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青春期的孩子如何度過

青春期的孩子如何度過

GIF

「熱 愛 寫 作 療 愈 的 小 伙 伴 都 在 這 里 」

文紫衣飄雪· 主播 史大可

GIF

很多時候,我們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優秀,往往會羨慕他家命好,老天給安排了一個好孩子,好像沒家長的教育功勞;而看到自己孩子優秀時,又常常沾沾自喜,認為這都是自己教子有方,孩子只是比較幸運罷了。

也許這是人性中的排他性吧!別人的好是運氣,自己的好是實力,當然並非如此。因為無論孩子或是父母,我們都不是完美的人。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家長的引導,青春期更是如此。如何與處於青春期的孩子相處真的是一門學問,這是每個家長都要面對,做不好時往往是相愛相殺,苦不堪言。

記得兒子剛上初中時有一部熱播劇,叫《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兒子在當時就調侃過我,咱家會不會如電視劇演的那般,雞飛狗跳的?說實話,從內心來講,即便兩者撞不上,我也是非常擔心這種情況發生。

有時候一些事情是不可控的,作為一個媽媽有沒有能力把控溝通,讓這段時光朝著可控方向發展,對孩子來說至關重要。

現在兒子已經大學在讀了,我們平穩地通過了青春期這座橋。通過和兒子的相處之道,我也逐漸明白了一個道理:青春期和孩子共同成長,這是最好的方法。

01

淡化情感,做青春朋友

孩子身心快速發育過程,開始對異性萌生了好感。從教多年,我非常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他們不一定是想要做什麼,就是內心的一種非常美好的情愫而已,是非常純真的情感。

引導得好,這種情感就會轉化成為學習的催化劑,反之,有可能會使孩子荒廢學業,步入早戀。

兒子從初一開始就和一個女孩關係特別好,和我們說起也從不迴避,我們還討論過女孩有哪些優點,為什麼會吸引他。

我做得最離譜的事就是:每次帶孩子旅遊,通常都會按孩子的要求買兩份紀念品,一份送給一個男生,他的死黨;另一份會送給這個女生,他喜歡的女孩。我從來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她也不過是兒子的同學而已,淡化性別,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

時間久了,孩子也慢慢的將這種萌動的感情一點點升華,變成互相激勵學習的動力,沒有因為感情問題影響到彼此學習。

02

學會放手,讓孩子獨立

從上初中開始,兒子就騎自行車上學,直到高中畢業,風裡來雨里去,我們從來沒有接送過一次,用他的話說,這點風雨算不了什麼。

上高中以後,每次旅行都是兒子做攻略,設計行程路線,負責買票定酒店。出行時兒子和老爸一起負重,我永遠是輕裝上陣,他像個小男子漢一樣,手提肩背,說這些重活不需要我這個女生,是他們男生的事。

高中時擔任班幹部更是如此,班級里大事小情,兒子都能安排得井井有條,從不讓班主任操心,尤其是放月假時,他永遠是最後一個離班的,一定會把班級事務都安排好才回家。

如今不管兒子自己去哪裡我們都非常放心,因為我知道他獨立性非常強,完全不需要依賴他人。

03

拒絕碎念,讓溝通有效

多數的媽媽最擅長的是碎碎念,所謂關心則亂,這樣反而導致孩子厭煩,溝通效果不佳。

一次,兒子在給家長的一封信中這樣寫到:親愛的老媽,我很幸運做您的兒子,因為好多同學都羨慕有你這麼開明的老媽。無論做什麼事情,你都會相信我的能力,而且從不打擊,讓我很是感動。

高二暑假,我和兒子同另一對母子一起出遊天津,我與兒子事先有約定,劃分好責任,我負責保管物品及安全監護,其他的事情他自己完成,可以徵求我的意見,但我不會幹涉。

一路上我們母子合作愉快,而另一對母子可以說每一天都是在賭氣中度過。嘮叨的媽媽哪怕是一件很小的事都要和孩子說N多遍,孩子都煩得不行,嚴重時母子倆互不說話。

是的,溝通要看效果,也要有時效性。

我們利用每天晚飯時間和兒子交流,比如說,班級的新鮮事、趣聞等等,也有意了解孩子的想法,及時做出正確引導,晚飯往往是我們和兒子最放鬆,也是最幸福的時光。

通過及時有效的溝通,也打開了我們和兒子間那道緊閉的門。

04

釋放情緒,為孩子減壓

記得初二時,有一次孩子放學回來,氣急敗壞,問什麼他都不說,只是一直用拳頭砸牆。後來了解到是數學老師冤枉他了,還不讓解釋。

兒子的性格其實是比較溫和的,如果不是非常大的委屈不會這樣。當時我知道給他講大道理是沒效果的,於是就採取了剝洋蔥的方式,把老師冤枉他的事一層一層剝開倒推分析。分析過程中孩子慢慢了解到老師為什麼會那麼說,出發點是好的還是壞的,孩子的氣自然就消了。

高中時孩子念的是尖子班,每個學年初會有個別成績突出的同學從普通班轉入,兒子同桌就是這樣的。那幾個學生特別不適應新班級的節奏,經常因為作業完成不好被班主任罰。

兒子對班主任的處事方式不太認同,覺得缺少人情味,有排擠人的嫌疑。當時我和孩子爸爸馬上就說班主任是負責任,是為他們好。然而我們這樣說孩子反而越來越憤懣不平,說他也不想怎麼樣,就是想釋放一下情緒而已。

在孩子釋放情緒的同時,巧妙地引導孩子和自己做一下換位思考,讓孩子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再來反思自己的行為是否恰當。

這時候我才意識到孩子只是同情弱者的心理,是他自己覺得師生關係不對等,情緒平復之後就雲淡風輕了。

05

與之交友,給親情鬆綁

做孩子的朋友,說出容易,做到很難。作為父母我們太想給予了,恨不得孩子全方位都在自己的監控之下,往往結果就是孩子想一味地逃離。

有一位警察朋友,女兒讀高一,孩子媽媽是一位護士,對孩子學習生活不敢有絲毫鬆懈,真是全方位的服務。但是,娘倆經常發生大戰,朋友不時地要充當裁判員,家裡總是烏雲密布。

一次,因為女孩寫作業時偷看小說,被媽媽發現了,怒不可遏的媽媽把手機直接給摔了,孩子的對抗情緒達到了極點,此後幾天不言不語,拒絕上學。有一晚孩子說胃疼得厲害,送到醫院,爸爸再三詢問才知道孩子吃了安眠藥,後來通過心理醫生的疏導才漸漸好轉起來。

聽到這個消息讓人感到後怕,有時候父母的言行真的就像刀子一樣,會殺了孩子。愛如果變成了一個牢籠,被囚禁的人還能有快樂嗎?

06

共同成長,令青春無悔

無論我們是做什麼的,身份如何,作為父母的我們不可能事事正確,學會反思自己的行為,分析對孩子的身心影響,更好地和孩子進行溝通,才能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

特別喜歡黎巴嫩詩人紀伯倫的《致孩子》,讓我們一起共勉。

GIF

你們的孩子,都不是你們的孩子,

乃是「生命」為自己所渴望的兒女。

他們是借你們而來,卻不是從你們而來,

他們雖和你們同在,卻不屬於你們。

你們可以給他們以愛,卻不可給他們以思想,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們可以蔭庇他們的身體,卻不能蔭庇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們在夢中也不能想見的。

你們可以努力去模仿他們,卻不能使他們來像你們,

因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與「昨日」一同停留。

你們是弓,你們的孩子是從弦上發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無窮之中看定了目標,也用神力將你們引滿,使他的箭矢迅疾而遙遠地射了出去。

讓你們在射者手中的「彎曲」成為喜樂吧;

因為他愛那飛出的箭,也愛了那靜止的弓。

---紀伯倫

--end--

圖片 / 來自網路

本期主編 /夢想女神

本期美編 / 木子

如需轉載,請與我們聯繫

作者紫衣飄雪,感性與理性思維並重的天蠍女一枚,喜歡文字的溫度,愛旅遊、攝影。

主播史大可,一個平凡的普通人,專註於活著這件事兒。講溫暖的故事,讀有用的書,交有趣的朋友。平凡生活,與你同在。

美編木子,用一顆熱心溫暖這個世界,願意嘗試一切事物,挑戰極限,我在寫作療愈等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身心合一吧 的精彩文章:

最好的療愈是在傷口處開出花

TAG:身心合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