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騎士亂成一鍋粥,每個人都想舀一碗

騎士亂成一鍋粥,每個人都想舀一碗




騎士慘敗給火箭,這次輸了32分。




沒什麼好奇怪的,這不是他們第一次大比分輸球:輸給森林狼隊28分,輸給猛龍34分,主場輸給雷霆24分。這次,只不過是前幾次的翻版。



因為遲遲找不到解決問題的答案,騎士像一頭病弱的獅子,在草原上落單,被群獸圍攻。旁觀者甚眾,有的拍掌叫好,有的搖頭嘆息,有的吶喊出主意,有的等著看它倒下,被撕咬成碎塊,享受最後的血腥場景。




一支連續三年進東部決賽的球隊,一個連續七年統治東部的球星,招很多人愛,也招很多人恨。當騎士亂成一鍋粥,不管愛它還是恨它,每個人都想舀一碗。




所以,現在圍繞騎士的各種流言、說法、分析太多了。蒼蠅不叮無縫的蛋,現在的騎士連蛋殼都沒了,所以並不奇怪。騎士球星眾,名聲顯,問題多,是媒體爆炒的最佳對象,而且各種利益夾雜其中,真假難辨——騎士更衣室矛盾重重,騎士更衣室沒有問題;泰倫-盧快下課了,泰倫-盧不會下課;騎士要交易弗萊,騎士要交易J.R.,騎士要交易勒福;詹姆斯會考慮加盟勇士,詹姆斯不會考慮加盟勇士……




在騎士隊開始學會贏球之前,這些流言不會休止,但騎士怎樣才能贏球呢?







騎士經常慘敗的原因,媒體通常歸結為防守太差,球員防守不努力。每次慘敗,盧指導也總是說,我們的防守太差,我們不夠努力。但我堅持認為,

防守不好只是結果,不是原因。




早在1月中旬騎士慘敗給猛龍34分之後,我就寫過一篇文章

《騎士1號位有毒,詹姆斯快醒醒》

,指出小托馬斯過早被塞進首發,嚴重破壞了騎士的化學反應,進攻變成一團亂麻。在當時,勒福、J.R.和克勞德都變得不會打球,因為他們都不習慣與小托馬斯配合。如今,這個問題依然沒有絲毫改善,打火箭時,勒福已經骨折缺陣,進攻問題進一步放大。



而他們防守上的問題,首先是由進攻不順引起的。對火箭這一場,原本是騎士比較擅長的主場(此前19勝6負),但和雷霆那場一樣,開局進攻打不開,打了半節球才得4分,導致防守上漏洞百出。他們每個人還沉浸在進攻不順的迷惑之中,其實防守已經將他們的勝機毀掉。




有一個鏡頭很說明問題:在一次進攻中,J.R.投籃不進,火箭快速反擊造成他退防稍慢一步,以犯規告終,死球以後,J.R.卻在比劃著投籃的姿勢,似乎還在反省剛才的投籃。




你可以看到詹姆斯的袖手旁觀、傳球失誤、退防失位,因為他不解,為什麼比賽打成這樣。賽後他說:無言以對。




小托馬斯和詹姆斯都依靠手中有球來帶動全隊進攻,反過來,他們也都不習慣無球作戰(包括韋德也一樣,因此他要求進替補陣容)。詹姆斯對火箭的第一節,直到小托馬斯下場,才真正投入戰鬥。當他和小托馬斯同時在場,就和克勞德、J.R.拉開,小托馬斯與湯普森中路二打二。

看上去這是詹姆斯為小托馬斯做的犧牲,實際上是資源的嚴重浪費,也因此破壞了三年來詹姆斯在騎士隊建立的戰術模型。






現在可以做的調整,是讓小托馬斯去替補帶二陣容,讓羅斯進入首發打1,戰術策動仍由詹姆斯來主導。這樣至少可以有效利用兩人的戰術發動能力,只是需要犧牲韋德的一些球權,而韋德帶的二陣容一直效率不錯,這可能是盧指導的不舍之處。




解決了進攻上的問題,提高進攻的成功率,就可以大大減輕防守的壓力,這是個邏輯問題,在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糾結中確定主要矛盾。

小托馬斯歸來已經一個月了,他和詹姆斯這對首發組合打了286分鐘,平均每100回合的「+/-值」是-14.9分。




遲遲不能解決進攻問題,讓騎士陷入輿論的被動,管理層、更衣室、詹姆斯和小托馬斯、一眾角色球員遭遇巨大的壓力,所謂「不團結」的流言根在於此。但騎士隊的文化和其他隊不一樣,他們在出現問題時,第一個想到的是從別的球隊交易或簽自由球員來補強,這是我在

《33歲的詹姆斯,你還會困惑嗎?》

一文中指出的「拿來主義」。相比之下,馬刺在出現問題時,第一個想到的是從本隊挖掘資源,這是球隊文化的根本不同。所以,

也不要怪媒體天天爆炒騎士交易這交易那,這是由球隊文化決定的,這是騎士處理問題的一貫方式。




用「拿來主義」建設陣容,就註定失敗嗎?當然不是,歷史上成功的隊伍,有不少都靠「拿來主義」奪冠了,遠的不說,近的就有湖人、凱爾特人和熱火。但「拿來主義」有個度,而且需要耐心去承受融合過程中的挫折。




我用1993-94、1994-95、1996-97和1998-99這四支火箭隊,來給年輕的球迷舉例,看一看從原生態到「拿來主義」的變化過程中,度的把握如何由恰到好處變成失衡。


































































火箭隊當年的陣容變遷


93-94

94-95

96-97

98-99

首發

奧拉朱旺

奧拉朱旺

奧拉朱旺

奧拉朱旺

索普

奇爾庫特

巴克利


巴克利

霍里

霍里

埃利

皮蓬


邁克斯維爾

德雷克斯勒


德雷克斯勒


迪克森

史密斯

史密斯

馬洛尼

莫布利

替補



瓊斯

威利斯


埃雷拉

布朗

哈林頓

哈林頓

簡特

埃利

布拉德

馬克

埃利

邁克斯維爾

摩爾

普萊斯

卡塞爾

卡塞爾

利文斯頓

德魯




傳奇中鋒奧拉朱旺在30歲時還沒有奪冠,但火箭隊的耐心讓他和肯尼-史密斯、索普、霍里、邁克斯維爾等一眾骨幹在1994年登頂。這種原生態的成功,類似於勇士隊在2015年奪冠。但是在接下來那年,開拓者隊出師不利,德雷克斯勒提出交易,他在打了32場以後,被開拓者隊搶在交易截止日前換到火箭隊,代價是首發中鋒索普。




火箭隊在1994-95賽季的前半賽季是22勝10負,德雷克斯勒來了以後,進入首發,火箭接下來是25勝25負。他們在那個賽季是9連勝開局,也有過6連勝,有了「滑翔機」反而遭遇過5連敗、20戰12負等低谷,常規賽西部第六,比現在的騎士還慘。他們甚至在季後賽首輪對爵士前三場1比2落後,次輪對太陽1-3落後,第五戰打了加時才險勝直至晉級,西部決賽與馬刺打了「天王山決戰」才過關。但那年他們在總決賽橫掃了魔術。




如果當時的火箭隊處於現在的移動媒體時代,我認為早就垮了,可在那個年代,輸完球第二天看了報紙才會有新聞發酵,球隊已經做好應對準備。火箭以常規賽第六的身份、季後賽前三輪磕磕絆絆進入總決賽,堪稱奇蹟。







德雷克斯勒和奧拉朱旺是大學隊友、室友,友誼牢不可摧,能扛八級地震,這又是現在的騎士隊不能相比的。但是由於在1996年喬丹再奪冠,火箭隊引進了巴克利,肯尼-史密斯、霍里都走了,化學反應嚴重受損,雖然拿到57勝且進入西部決賽,卻被爵士淘汰。1997-98賽季火箭隊只勝了41場,然後NBA停擺,德雷克斯勒退役,火箭引進皮蓬,在短命的50場賽季中首輪被淘汰。皮蓬只打了那個賽季就去了開拓者隊,火箭轉入低谷。




只不過短短的五個賽季,火箭隊由一支原生態奪冠的球隊變成球星扎堆的「偽強隊」,相當於由現在的勇士隊變成現在的騎士隊。同樣是名帥湯姆賈諾維奇指揮,前後差距怎麼那麼大呢?







你可以將原因歸結為喬丹的「公牛王朝」太偉大,可是火箭隊連和公牛決戰的機會都沒有,內部的化學平衡被破壞才是根本原因。德雷克斯勒到來,那樣堅固的友誼尚且要經歷顛簸,何況更多球星加入。那個年代已經流行「拿來主義」,湖人隊有了奧尼爾,才和科比開創三連冠的「OK時代」,但他們倆和馬龍、佩頓組成的「四巨頭」湖人隊,照樣拿不了冠軍,隨後眾星四散,只剩下科比,湖人陷入低谷。




和這些球隊主動尋求巨星組合不同,騎士隊是因為失去歐文才有現在的巨變,詹姆斯與小托馬斯的又都處於合同年,因此球隊更是亂成一鍋粥。




相信他們每個人都想立刻贏球,於隊於己都有共同的利益,無奈龍游淺水、虎落平陽,昔日巨獸的困境,終於變成大眾的狂歡。




如果漏過下列文章


請點擊封面和標題




































日期

時間

對陣

直播

02.06

0800

開拓者-活塞

騰訊

0900

爵士-鵜鶘

CCTV5

?

?

?

?

1130

小牛-快船

CCTV5


02.07

0800

騎士-魔術


騰訊

?

0900

奇才-76人

CCTV5

1130

?

雷霆-勇士

CCTV5

/

騰訊

?

?


紅色

字體

是我參與直播的比賽。


未列出的比賽都會在騰訊會員場播出。


冬奧會期間,央視除全明星周末外不直播NBA。


點擊公眾號下方菜單「直播預告」獲整周場次。





請長按二維碼

,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蘇群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特朗普獨愛波波維奇?
全明星挑人,我們錯過了開胃菜

TAG:蘇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