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健康科普 世界癌症日

健康科普 世界癌症日

每年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

世界癌症日的前世今生

上個世紀末,由於全球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的急劇上升,國際抗癌聯盟(UICC)和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00年,在巴黎召開了世界腫瘤高峰會議,討論了當時全世界癌症發病的現狀,並在這次峰會上簽署了「巴黎抗癌憲章」。這個憲章中規定,在每年的2月4日,要在全世界範圍內同步開展腫瘤防治的宣傳活動,幫助公眾消除對癌症的錯誤認知,引導公眾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癌症早診水平,降低癌症發病率。世界癌症日,由此誕生

GIF

關於癌症的那些數字

根據2017年世衛組織公布的最新數據,全球每年有880萬人死於癌症,佔全球每年死亡總人數近六分之一。每年有1400多萬新發癌症病例,預計到2030年這一數字將增加到2100多萬

GIF

而國家癌症中心在2017年發布的中國最新癌症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有280萬人死於癌症,新發病例達429萬,佔全球新發病例的20%。平均每天有近1.2萬人被確診患癌,7000多人因此死亡。其中,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結直腸癌占死亡病例的75%。癌症防治已經成為中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

GIF

對於癌症的正確認識

許多癌症患者會問一個問題:為什麼得癌症的會是我?怎樣才能不得癌呢?癌症的發生有其「內因」,有些人天生就對某些癌症易感,當然也有其可以掌控的「外因」。美國有研究顯示,大約42%的癌症發病是歸因於「可控的外因」。

當然不同的癌症,歸因於「可控的外因」比例也是不一樣的:比如宮頸癌,幾乎都可以歸因於HPV的感染,81.7%的肺癌是由於吸煙造成的。而有些腫瘤,「看臉」的成分就更大一些,比如卵巢癌只有4.3%的比例可以用目前可控的外因解釋,淋巴瘤歸因於可控外因的比例也低於10%。

隨著人均壽命的不斷提高,有些人一生終究不可避免會罹患癌症。但是,醫學技術在不斷精進,新的藥物如靶向藥物、免疫治療藥物和其他各種新的治療方式,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期,減少了副作用。

我國的腫瘤治療也緊跟國際步伐。有些腫瘤如乳腺癌、甲狀腺癌和前列腺癌,大部分患者都能得到治癒並長期生存,這些癌症的形象也逐漸從一個「致命殺手」轉變為一個可防、可控且部分能夠獲得長期生存的「慢性病」。

關於防癌的小貼士

在美國導致癌症的因素當中肥胖和超重排名第二。儘管中國肥胖患者的比例遠不及美國,但是近年的數據顯示,中國肥胖人群的比例正在迅速上升。有充分的證據證明肥胖會導致10種癌症的風險上升。包括食管(腺癌)、絕經後乳腺癌、肝癌、膽囊癌、胰腺癌、腎癌、前列腺癌、結直腸、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

美國一項涉及144萬人的大數據研究表明,運動能顯著降低13種惡性腫瘤的風險。體重、膳食和運動三者是相輔相成的。

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

至於老百姓最關注的吃什麼「致癌」吃什麼「防癌」,其實沒有那麼的神秘。煙、酒、檳榔、霉變的食物(含有黃曲霉素)是絕對應該避免的。而腌制的食物(鹹菜、鹹肉)、燒烤類(含有多環芳烴)、加工肉類(比如火腿、火腿腸、熏肉、香腸等)也是明確的致癌物,能少吃就少吃。紅肉和油炸類食品也有可能增加癌症風險,攝入量應有所控制。膳食結構仍應遵從中國健康膳食寶塔,不要盲目聽信各種不靠譜的傳言。

金色頻道監製:車 岸 原

金色頻道編輯:葛 峻 旻

文字來源:腫瘤醫院

圖片來源:網 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癌症 的精彩文章:

癌症最怕這4種零食,經常吃可以遠離癌細胞!
更年期來了別害怕,資深專家教你3招,把癌症拒之門外!

TAG:癌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