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培養孩子對數學的興趣

如何培養孩子對數學的興趣

前天上了一直播,和許多熱心的爸媽們交流分享了我對一些問題的理解和解決方案。接下來幾天,我會把分享話題的主要內容整理成文字(視頻剪輯需要更多時間),發布在這裡供大家參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其實這句話我只同意一半。對於大部分的孩子而言,等他/她對某項知識或技能感興趣才開始學,家庭中和諧的親子關係早就飛到九霄雲外了。

所以很多家長都對一個話題特別感興趣:如何培養孩子對XXX的興趣。今天,我先來談談數學方面的啟蒙教育。

要培養或激發孩子對數學的興趣,我認為至少要分3步走:

1)對數學不反感、不害怕

2)學得會(基礎知識)和在日常生活中用得上(正反饋激勵)

3)接觸有意思有深度的數學歷史(比如七橋問題歐拉定理,黃金分割,三大數學猜想等)

其中第1步和第2步,無論你有數學特長的奧數爸,還是對數學無感的作家媽,都是可以做到的。

做什麼和不做什麼是同樣重要的

先來談談什麼不能做——有3件事情是家長們需要剋制自己去做的

1) 首先要避免在孩子面前潛移默化地灌輸「數學很難、女生學不好、媽媽也不會」這些情緒。大多數孩子都是在心裡很崇拜自己爸媽的,認為爸爸媽媽無所不能。一旦有了「數學是爸爸媽媽也不會的」這種想法,就不知不覺養成了畏難的心理。

2)其次不要很功利化地對孩子說」學好數學會怎麼樣、學不好會怎麼樣「。這些人生經驗太抽象了,對於孩子而言根本無法理解相關資訊。而孩子對不理解的信息,最可能採取的對策就是——不認同、不搭理,對自己有利的就假裝支持,對自己不利的就找特例反證。

3)不要勉強數學一般的孩子直接去上競賽培訓班——和一小部分牛娃在一起、用為牛娃設計的課程體系和節奏來接受學習,對普娃們的打擊是巨大的,容易讓孩子們產生逃避、害怕的心理陰影。

接下來談談應該做什麼——以下4件事情是所有爸媽都可以做的

1)給孩子創造生活中用數學的場景,比如整理文具(使用的是分類和數數的本領)、吃飯點菜後估算花了多少錢(加法心算的能力)、給10元錢或100元錢去結賬(練習減法、尤其是湊整十數的能力)、旅行時給家人朋友買禮物(練習的是選擇的策略、平均的概念、估算的本領)。

尤其是對於女生而言(無論是小公主還是反叛青春期),讓她們在生活中分擔原本屬於媽媽的家庭任務,會讓她們有很多的成就感,也會改善母女關係。

2)和孩子打牌(24點)或玩智力類遊戲APP,練習的是心算、圖形、邏輯、想像力的能力。以下這3款智力遊戲APP,我親測有效且非常好玩,而且不會長時間沉迷,畢竟持續動腦筋是很累的。

第一款是24點挑戰;第二款是圖形等分切割;第三款是尺規作圖法。我兒子連續玩上1小時也不叫累,雖然其中有很多燒腦關卡。

3款數學智力開發遊戲APP

3)有耐心地陪孩子學習和回答他/她提出的問題。其實對於數學概念和解題思路的理解,慢不是問題、錯當做對才是長期的坑。如果上一次做對了、這一次做錯了,很大概率是上一次也沒學會,只是碰巧答案湊對了。所以遇到孩子犯重複同樣的錯誤,哪怕是第10次也要當做是第1次,在溫馨和諧的氛圍中孩子專註於解決問題,才是我們想要的結果

4)幫助孩子有選擇的「挑題」來練習。比如買幾套《一課一練》和《考前衝刺》,要接受孩子有不懂的、不會的、經常錯的習題。爸媽們可以陪孩子挑著做,甚至允許他們先挑簡單的做,反正簡單的做完了就自然只能做難的了。每天都主動發現和認可孩子的進步,哪怕沒有可被觀察到的進步、認真持續學習的過程本身,就是學習態度和習慣的進步。

用一句話來概括:三不四要(不負面影響、不功利化、不勉強競賽;要生活場景、要遊戲體驗、要耐心陪學、要選擇練習)

by 四維數學課堂Andy

讓學習成為一件有意思的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奧數爸爸教數學 的精彩文章:

TAG:奧數爸爸教數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