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這6種方式給寶寶取暖,他的身體可不答應……
本以為熬過了「三九」,沒想到卻要凍死在年底了。天寒地凍,很多家庭在靠電熱毯、「小太陽」、浴霸等「續命」,外出的寶寶都是里三層外三層全副武裝。
比起大人,孩子更應注意防寒,但給寶寶取暖時,以下幾種危險的方式千萬不能用。
錯誤一:電熱毯整晚開
南方沒有暖氣,父母習慣用電熱毯給孩子「暖被窩」,
建議不要整晚使用,嬰幼兒最好不用
。一方面孩子身體不像成年人,不能承受高溫,容易導致大量出汗,丟失體液;另一方面,當孩子尿床時,容易引起短路,存在觸電風險。
使用提醒:
如果使用電熱毯,要選擇質量有保證的;
睡前開啟,睡覺時一定要關掉,避免通宵使用;
不要鋪在軟床墊上,以免電熱絲受到抻拉,導致斷裂、漏電;
不要給有尿床習慣的孩子使用。
錯誤二:熱水袋裡灌開水
熱水袋也是備受媽媽們青睞的取暖神器,但若使用不當,很容易造成「低溫燙傷」。
研究證實,人體皮膚接觸近60℃的物體持續5分鐘以上,就容易造成深部組織壞死,如果皮膚破損,還會引發感染。
使用提醒:
使用熱水袋最好別選電熱水袋;
普通熱水袋要控制好溫度,不要用剛燒開的水灌,水溫以40~45℃為宜;
水不能裝太滿,灌2/3的水即可,先排盡空氣,再擰緊蓋子;
最好在外面加上棉套,或裹一層毛巾;
使用時別讓孩子固定地放在同一部位;
給孩子焐被子時,最好放在腳旁10厘米處,時間不要太長。
錯誤三:戴太長的圍巾
給孩子戴圍巾
是個技術活兒,一不留神就會帶來健康隱患。
買圍巾時要注意長度,以
不超過胸部
位置為宜。可使用脖套,以免孩子在坐電梯、自行車或玩耍時被夾住,出現「勒脖子」的意外。
系圍巾
不要過緊或打死結
,否則一旦出現危險很難解下來。圍巾
也不能鬆鬆垮垮地「掛」在脖子上
,這樣會導致脖子著涼,造成落枕、頸椎病等。
更
不要把圍巾當口罩用
,捂住口鼻的部位經常處於潮濕狀態,容易沾上灰塵和細菌,引起不適或導致呼吸系統疾病。
總是圍太厚的圍巾不利於血液循環。
如果圍巾材質不好,還可能會造成皮膚乾燥、過敏等。建議買
針織面料或者羊毛材質
的圍巾,顏色以純色為宜。
錯誤四:車上睡覺開內循環
盡量別讓孩子在開著暖風的車上長時間睡覺,尤其是停止、未熄火還開著暖風的汽車,容易聚積一氧化碳,當濃度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引起中毒。
使用提醒:
建議車剛啟動時開啟內循環,讓車內儘快熱起來,等溫度高了,尤其在孩子睡著的情況下,最好改成外循環,以保證空氣流通。
另外,暖風溫度不宜過高,不要直吹孩子面部,可摸摸孩子後背、手心,如果出汗較多,就要調整溫度。
錯誤五:洗澡時開著浴霸
冬天給孩子洗澡是個難題,很多家庭為此裝了浴霸,或者洗澡時在旁邊放個「小太陽」。事實上,這無形中可能傷害了孩子的眼睛。
浴霸和「小太陽」的強光會刺激嬰幼兒視網膜,尤其是0~4歲的孩子,造成視力下降。
使用提醒:
冬天給寶寶洗澡前,應先打開取暖器15~20分鐘,待浴室溫度合適再把寶寶帶進去;
使用「小太陽」時,不要讓孩子離太近,
注意變換身體姿勢,避免只朝向一個身體部位。
錯誤六:被子蓋太厚
嬰幼兒的被子切忌過厚過重,如果孩子愛踢被子容易著涼,此外,厚重的被子還會影響孩子的呼吸和睡眠質量。
使用提醒:
建議選擇鬆軟、透氣的被子,上端不要蓋過脖子。如果看到孩子面色通紅、頭上有汗,就說明溫度高了。
為防止寶寶踹被子,可用夾子夾住被子的四個角,與床墊或褥子固定一下,但留出足夠的空間給孩子翻身。▲
本期
母嬰智囊團
廣州和睦家醫療兒科醫生、醫療總監 夏凱莉教授
本期編輯:鄭榮華
版權聲明:本文為「母嬰日報」(微信號:muyingribao)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生命君開小號啦
更多實用、有料的育兒知識
請移步「母嬰日報」翻牌子
(ID:muyingribao)


※如何挑撥她的慾望?答案在這4招里
※為什麼我總是無緣由地焦慮?
TAG:生命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