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蘇聯反攻時可以馬不停蹄地前進?

為什麼蘇聯反攻時可以馬不停蹄地前進?

網友兵器次元:

德國雖然在戰爭初期憑藉著良好的指揮溝通和優秀的戰術規劃殲滅了蘇聯大量有生力量。但是戰爭進展到1941年下半年,德國還是德國,蘇聯還是爆兵的蘇聯。由於戰線的拖延過長且蘇聯境內的公路設施並沒有像歐洲和法國那樣好,所以德國的補給明顯跟不上戰爭的步伐了。而且由於德國在此前一直都在注重坦克和裝甲車的生產而忘記了重型卡車的生產,所以導致了在火車進入蘇聯後,剩餘路段的運輸只能靠一些臨時徵集的拖拉機和騾馬進行運輸。而蘇聯在熬過冬天后不僅從西伯利亞的援軍已經到達東線戰場,美國的援助物資也開始不停地轉交到蘇聯的手中。美國的援助物資中不僅有食物和衣服,還有大量的戰鬥機以及坦克等先進裝備武器,而決定著蘇聯可以馬不停蹄的反攻的卻是此次援助中並不起眼的8輪卡車和各種吉普車。

網友挺胸的炫耀:

說到這個問題,就不得不提到影響戰爭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後勤。

許多人喜歡強調古代和近代戰爭中後勤的困難,不過和現代戰爭的後勤相比,它們的複雜性根本不值一提,古代軍隊可以擺脫行李輜重,大軍可以像蝗蟲一樣從一個地區吃到另一個地區,實現真正的以戰養戰。

小鬍子巴巴羅薩計劃初期的成功,很大程度源於德軍戰前的準備工作,情報、保密、後勤準備、戰略戰術。事實上德軍統帥部的將軍們已經預計到了入侵後三個月開始的後勤困難,各戰役階段目標也是以迅速奪取蘇聯工業基地及油田展開。任何戰爭,作為進攻方的後勤大多沒有防守方的優勢。德軍後勤能力並不差,但蘇聯糟糕的道路、天氣、蘇聯後撤時的堅壁清野策略著實讓德軍夠嗆。鐵路的破壞及軌距不同也導致大批從後方運來的物資堆積在中轉地無法運出。

網友趙志軍:

在二戰中由於德國的進攻給蘇聯造成的極大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尤其是斯大林格勒的戰 事非常的慘烈。

終於在在1943年初戰事出現轉折,當德國的進攻陷入泥潭的時候,英勇的蘇聯紅軍,奮起反擊,不給德軍以任何喘息的機會,在戰場上橫掃德軍,以催枯拉朽之勢直搗德國的首都柏林。

作為統帥的斯大林和高層指揮官們明白,此時如給敵人以任何喘息的機會,都會事半功倍,這場來之不易的反擊就會功虧一時,而德軍的反撲,會使戰爭更加被動,所以蘇聯紅軍把敵人分割包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其殲滅,此時蘇軍士氣高昂,而德軍遭受打擊後節節敗退,一潰千里,只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直到首都被攻破希特勒飲彈自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會眼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清朝調兵最多幾萬,而不像明朝一調軍隊就是幾十萬?
為什麼伊朗不怕美國?

TAG:社會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