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區塊鏈能為我們未來的世界帶來什麼改變?

區塊鏈能為我們未來的世界帶來什麼改變?

36氪專門為讀書設立了【36氪領讀】欄目,篩選一些值得讀的書,並提供一些書摘。希望你手邊有一本稱心的書,讓讀書這場運動繼續下去。


《區塊鏈世界》一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通過翔實的資料,全面地回顧了區塊鏈從2008年誕生、成長和逐步發展的歷程,詳盡地介紹了區塊鏈技術的獨創性、機制的科學性、邏輯的藝術性,通過金融、防偽、醫療等十餘個行業場景介紹區塊鏈的應用特性。下篇結合二十國集團峰會精神、 「十三五」規劃等最新政策,探索研究區塊鏈與數字經濟的結合,以及作者對行業發展趨勢的觀點和建議。

本書的主要特點如下:第一,創造性地從哲學觀和方法論角度,通過東方文化來闡述對區塊鏈的理解和實踐,第一次提出了中國區塊鏈的發展邏輯和工作思路;第二,本書核心作者既包括長期旅居美國矽谷的地緣政治和技術專家,也包括國內大數據行業翹楚,以及來自市場一線的商業精英,第一次從專業角度全面解析區塊鏈底層技術本源、流派類別和應用發展。


井底望天

《大國遊戲》系列作者。1996年投身矽谷高科技行業,先後在惠普、Alteron、NetScaler、NetScreen和Juniper工作,2012年開始創辦財經周報,並創立一系列高科技企業,矽谷風投精準資本創始人。

武源文

井通科技執行董事。曾任長江大數據交易所總裁、哈爾濱大數據交易中心總經理、貴陽大數據交易所董事,亞信數據云平台部副總經理,大數據專家顧問,產業互聯網的積極研究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為:區塊鏈底層技術與商業共享、數據交換共享及交易流通的標準規範。 對大數據產業及相關行業有深入的業務理解。

史伯平

井通科技CEO,井區科技合伙人。長期從事天使投資和初創企業孵化工作。主要負責井通科技應用生態體系的塑造和新的殺手級應用的尋找投資等工作。

趙國棟

中關村大數據產業聯盟秘書長、北京大數據研究院副院長,匯冠股份獨立董事,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特聘導師,國務院學位辦大數據專業碩士特聘導師、中國計算機學會大數據專家委員會委員、曾獲資本市場新財富金牌分析師團隊第一名。 出版有《大數據時代的歷史機遇》《產業互聯網》等著作。 擔任多家上市公司的高級顧問和獨立董事。


傳統互聯網是信息互聯網,最擅長的是信息的傳輸和複製,我們很容易把一份郵件發給對方,但是對方不能確定你在本地的郵件信息是否消失了。而所謂價值轉移是 A 把一塊錢轉給 B,B 要非常精確地多一塊錢,A則要少一塊錢——這種價值轉移功能並不是傳統互聯網所擅長的,從而導致傳統互聯網必須依靠中介才能實現這樣的功能。

區塊鏈有很多用途,實現價值轉移的功能只是開始。區塊鏈不僅可以用在房屋上,也可以用在汽車上,因為汽車也可以通過這種密鑰的方式來授權使用或者禁止使用。比如把區塊鏈和無人駕駛結合在一起,可以做出一個非常有趣的應用場景。

車子在生產出來之後,通過無人駕駛就可以上路,然後接入去中心化的約車系統開始接送客人。客人如果獲得了這輛車的使用權,就可以獲得一把密鑰打開車門,當車到達目的地,客人下車之後,這把密鑰將不再有效。

而每輛車都有一個自己的數字貨幣錢包,用戶直接將費用支付給這輛車,於是車子就有了自己的資金。因此這輛無人駕駛的汽車可以自動到加油站為自己加油,加了油再繼續運營。直到有一天年限到了,它還可以把自己賣掉,把錢交給公司……

看完這個案例,是不是感覺人類似乎沒必要存在於這個世界上了?通過區塊鏈技術,我們完全可以將這個看似科幻的場景變成現實。而且大家需要知道的是,這個案例中所有的技術都是現成的,區塊鏈現在就可以做到這些功能。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區塊鏈是一個大規模的協作工具,通過這個協作工具可以讓很多原來想像不到的東西變成可能。就像我們現在正在使用的優步、空中食宿一樣,去中心化和去中介化永遠是互聯網的主題,只不過區塊鏈讓這件事情更容易做到,而且每個人都有機會非常簡便地使用區塊鏈技術實現自己所需要的功能。

全新共享經濟

共享經濟是數字經濟新的發展階段,是伴隨互聯網技術,特別是包括區塊鏈技術在內的一批新技術廣泛應用之後,蓬勃發展起來的全新的經濟形態。隨著信息互聯、互信建立、靈活支付、資產交割和智能合約的逐一實現,共享經濟一舉登上歷史舞台,迅速來到了我們身邊。

共享經濟發展的前提,首先是社會上有足夠多的某種需求難以被滿足;其次是社會上有大量的閑置資源和剩餘的服務能力沒有被有效挖掘和利用 ;而最關鍵的一步,就是必須有全新的機制和技術來為需求和服務能力做匹配和對接,否則再多的需求和閑置資源也變不成實實在在的經濟活動。

人類社會的每一次技術進步,帶來的不僅是生產能力的提高,還伴隨生產能力優化所帶來的資源解放——原來無法投入社會生產的資源和被客觀條件極大限制的生產能力,就有了投入使用、發揮效力的機會。比如紙張和印刷術解放的其實是社會大眾的頭腦,讓知識可以被普通大眾消費得起,從而極大地解放了社會生產力 。

今天,雖然互聯網連接了全社會的資訊,並且建立了互聯網上的社交網路,但真正的數字經濟還停留在比較初級的形態。電商平台更多的還只是一個資訊平台,交易信用還是通過依賴第三方信用的傳統方式來實現的。

而社交平台在商業活動和知識整合、分享方面的威力還遠遠沒有發揮出來。在進一步發掘互聯網的技術潛力,更好地創造商業模式、匹配新技術的發展方面,共享經濟可謂正當其時。而區塊鏈技術由於其卓越的技術特點——公開透明、唯一性和安全可靠,可以在共享經濟領域大顯身手,讓業已蓬勃發展的共享經濟模式如虎添翼,並可以大量催生全新的共享經濟商業模式和業態。

商業模式優化

國內的滴滴、易到、神州以及國外的優步的共享租車服務,在短短的一兩年時間裡已經快速普及和優化,迅速融入了各國的城市生活。這種服務很好地結合了當前的互聯網技術與社會需求,一炮打響並不意外。空中食宿是另外一個共享經濟的明星。從廣義上講,P2P 金融也屬於共享經濟的模式,只不過共享的是閑置的錢。而互助和慈善方面的共享經濟嘗試已經遍地開花。

正如前文所述無人汽車的應用場景,如果融入區塊鏈等先進的技術手段,無論是共享租車還是共享租房,都可以獲得進一步的發展,商業模式可以得到進一步的創新,用戶體驗也可以更上一層樓。比如可以讓用戶,也就是乘客和司機雙方共同創建智能合約,讓消費者創建一個包括乘車距離需求、價格以及享受到服務後自動付款承諾的邀約,而司機可以接受這個邀約並提供乘車服務。在這個過程中,雙方分別提供了價值,司機提供了時間和車輛,乘客提供了費用。在合約進展順利的情況下,乘客在特定地點上車,在目的地下車,司機獲得乘客提交的費用。

顛覆社會生活方式

隨著數字經濟時代的大數據能夠處理越來越多的現實預測任務,區塊鏈技術能夠把這些預測落實為行動。通過把區塊鏈技術與大數據相連接,大數據將會在「反應—預測」模式的基礎上更進一步,能夠通過智能合約自動運行大量的任務。大數據的預測分析能夠與可自動執行的智能合約完美進行對接,特別是如果我們通過自動運行的智能合約、DAPP、DAO、DAC、DAS 將區塊鏈技術加入經濟支付層面,並作為量化管理工具,那麼海量自動執行的任務將會解放大量的人類生產力,因為這些生產力可以被去中心化的全球分散式計算系統所代替。

我們以為大數據已經很大,但是在潛在量化、追蹤和管理所有相關活動和實際情況中,一旦通過區塊鏈技術同時嵌入低級或高級層面的解決方案里,將會促進數據量向更高的數量級發展,而對這一切,我們只能說,大數據自身也都還在發展中。

從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應用開始,個體的作用就不斷地被強調。在早期應用中,區塊鏈實現的是貨幣交易、數字資產管理等應用。在此之上,DAPP 可以以比較複雜的形式提供豐富的應用,包括積分兌換、資產交易、融資、司法認證、公共檔案管理等。在智能合約出現並廣為採用之後,DAPP 可以應用到複雜邏輯的各種場景,並不僅限於金融領域,比如去中心化的社交、局域通信、遺囑等。隨著智能合約的發展,未來可以催生出很多新的行業,比如智能合約工程師和律師、匿名驗證代理、合約執行代理等。

這與原有的中心化的組織結構是條不同的道路。當然,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兩種結構並存會一直存在。但是,隨著人工智慧和各種自動駕駛機器、自動服務機器的廣泛應用,可以預計,人作為社會性動物的特點會逐漸退化。正像遠古的人類必須通過複雜的社會結構把更多人的合力有效組合起來以改造環境,新時代的個人將比任何時候都強大。作為中心化的領導組織層的作用將被弱化。DAO 和 DAC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決相當多的實際問題。

人類社會不可能滿足每個人的預期目標,那麼追求在虛擬社會中的成功,將是很多人的目標。隨著虛擬現實技術的完善並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真實社會和虛擬社會的界限逐漸模糊。在虛擬社會中,DAS 將被首先採用。

虛擬社會將成為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 DAS 在虛擬社會中的成熟,整個現實社會將進入 DAS 階段,因為到那個時候,虛擬和現實已經無法分開。人類的文明也將進化成為一個完全自治的智能生態系統。

互聯網民主

區塊鏈行業設計中有些思想非常重要,就和那些長久以來支撐著互聯網架構的某些原則一樣,其中之一就是中立性原則。在互聯網中,中立性原則是指互聯網服務提供商應該允許所有內容和應用程序都可以被訪問,而不能不支持或者阻止某些特定來源或特定的產品或網站。

這個思想和加密數字貨幣是十分相似的 :比特幣的中立性原則意味著所有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夠方便地使用比特幣。比特幣的中立性意味著那些沒有銀行賬戶或者不能充分獲得金融服務的人群能夠在一個低技術的環境下使用比特幣,特點就如同用簡訊付費、存摺和區塊鏈批量交易等。這意味著,任何人都可以使用比特幣,而不受文化、語言、宗教、地理、政治制度和經濟區域的限制。

比特幣僅僅是一種代幣,它能夠在任何現存的政治、經濟或宗教體系中使用。這正是現存貨幣,或者現存社會組織的主要弱點,它們不能跨越各種政治、經濟以及宗教的限制因素,不能實現人類社會全員的意志體現,不能合力前往人類歷史的前進方向。

社會意志以一個更加廣泛的思考方式來看待區塊鏈技術概念的使用,那就是它的內涵將延伸到更多方面,而不是僅局限於經濟、市場、貨幣環境或者社會組織。

同樣重要的是,每件事都不像一個純經濟事物。這需要一種能夠認知現實經濟和市場基本屬性的思維方式。區塊鏈技術能夠幫助闡述每一件我們所看到和經歷過的事,生活中每一個系統,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都是一門經濟學科、一個資源分配的系統。

此外,系統和交互就是經濟學,它包含意識和發現、價值屬性和潛在的交互和交易,還包括交換像貨幣或代幣的機制,甚至是簡單的力、能量或者濃度的交換(如生物系統)。這種相同的經濟結構無論是在一個協作團隊還是農貿市場都是普遍存在的。

在一個以交易賬本形式使用區塊鏈技術的量化結構中,這意味著能夠進行更高精度的跟蹤,相對於現狀,詳細和廣泛程度將會提高好幾個數量級。區塊鏈追蹤意味著能夠統計所有參與方對系統的貢獻,無論是多麼微小的級別,無論是否需要上升到宏觀層面,都可以以無縫、以自動化方式進行評估和總結,因為在一些社會價值體系中是完全無法明確跟蹤用戶貢獻的。

追蹤的精神和道德本身就是一個獨立且有趣的社會科學主題,用區塊鏈來做學科領域的探索課題將會變得更加普遍。然而,基於區塊鏈的追蹤工作可以是某種形式的「GitHuba+比特幣」的想法。例如,可以在所有時間內跟蹤某軟體代碼,記錄其中每一行是誰貢獻的。這很重要,因為所有系統內的經濟理性參與方(例如人類)都需要評估他們的貢獻,然後根據追蹤他們的貢獻來回饋酬勞、名譽、地位或者其他獎勵。

展望:區塊鏈對組織和社會構成方式帶來的優化

區塊鏈的本質是一個大規模協作工具,絕不僅僅是改變一兩個行業,而是會改變我們所有人的協作方式。一方面,DAO/DAC/DAS 的概念因為區塊鏈的推廣而會得到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的推崇,科技創新的方式必然由原來的工程師集團作業逐漸向個體化傾斜。在一個成熟的分散式自治系統內,沒有「權威」這個概念,任何人都可以不受干擾地向其他人宣揚自己的觀點和理念——只要方案足夠巧妙,邏輯足夠縝密,就可以取得足夠支持,並且所有服務將會是全球化的。

另一方面,政府本是一個壟斷行業,但隨著 DAS 的出現,它帶來了如何優化、如何提高政府管理的全新的思考。人類的權利和義務的架構將會產生怎樣的變化,進而優化出一種怎樣的政治結構,無疑都令人十分憧憬。

衍生人工智慧

當我們暢想「區塊鏈 + 人工智慧」的未來的時候,我們首先不應忘記「大數據」。因為所有的人工智慧、價值創新的核心都來自數據和信息。數據和信息在哪裡,價值和創新就從哪裡產生。如果未來有大量的數據存在區塊鏈里,那麼所有的應用和創新都將基於區塊鏈,區塊鏈將成為一切的入口。

區塊鏈衍生人工智慧的路徑前面提到,去中心化的自治網路,能夠在沒有人類干預的情況下,在預先設定的業務規則之下自動運行。由於智能合約平台被設計得越來越自動化、自治化、複雜化,也許 DAO/DAC/DAS 是能夠衍生出人工智慧的一種潛在方式。如將現在非人工智慧的、非區塊鏈的、非智能合約的系統遷移到區塊鏈上,並使它們隨著合約的運行不斷加強自動化,就可以通過將簡單的邏輯模塊相連,建立大型的應用。

另一種方式是通過編程思想實現,包括 Stephen Wolfram 的知識編程語言、John Conway 的生命遊戲(Game of Life)、Marco Dorigo 的蟻群優化演算法(Ant Colony Optimization)、群集智能(Swarm Intelligence)、Andy

Clark 的具身認知機器人(Embodied Cognitive Robots),以及其他基於一般程序的系統。

區塊鏈衍生人工智慧的優勢

相對於其他技術,區塊鏈的以下特性將有助於其實現友好的人工智慧。

第一,信譽系統。

在如今的物理世界及數字世界交易中,信譽是一個很重要的機制。人們關心自己的信譽,並設法採取措施提升及保護信譽(如 LinkedIn、Yelp等)。信譽作為區塊鏈網路的一個關鍵特徵,正在智能合約中興起。在未來,人類以及其他在網路上運行的組織,都將同樣重視自己的信譽,並採取措施來保護它。

第二,共識模型。

作為一種去中心化的技術,區塊鏈通過獨立的「第三方」機制——「挖礦」——來進行審查並記錄交易。

只有來自「友好參與者」(人類或人工智慧)的「善意」交易,才能夠被確認和記錄下來,而已知的惡意參與者,將無法執行他們的交易。即使是偽裝成「友好參與者」的「惡意參與者」,也將不得不真正成為「友好參與者」,只有這樣,他們的交易才能被真正執行。

第三,高效利用。

代碼決定了共識模型、貨幣交易以及智能合約運行的每一個細節。這將使區塊鏈的互聯機器,能夠擁有自己的、在資源管理和利用方面的人工智慧文化。

在資源獲取和網路保護方面,解決方案的侵犯度最小的區塊鏈,才是最具共生性的,也就意味著人工智慧生態系統將變得更友好。區塊鏈人工智慧必須提升每一筆交易的成本效率,包括人對人、人對機器,以及機器對機器的交易。區塊鏈技術在如何解決友好型人工智慧的問題上,還有很多潛在約束和限制。

展望:區塊鏈 + 人工智慧 = 無限可能

區塊鏈技術的誕生,讓人工智慧的各類演算法更高效,其去中心化的原理以及分散式的計算規則,讓萬物連接秒算,並且防止黑客對數據的攻擊,各類資產可以實現在區塊上登記、交易數據永遠不可篡改、不可逆,這無形的魅力讓各類資產匯聚在區塊鏈上。資產與資產之間的對話用公鑰和私鑰進行管理。各種資產以符號的形式存在於演算法里。資產的信任基礎也存在於演算法里。

根據《奇點臨近》這本書的主要觀點,計算機科技進步正在加速,我們正處於弱人工智慧向強人工智慧過渡的階段。從某種意義上講,區塊鏈技術從科技原理來說也是人工智慧的一種發現,關聯性都在於演算法。可以預測,區塊鏈技術和人工智慧結合,會誕生出無限應用的可能性。

隨著人工智慧的進步與演算法的進步,數字化的資產會成為智能生活的主題元素。區塊鏈技術本身所倡導的去中心化的智能合約也是人工智慧的基本精神。萬物相連、萬物溝通的語言,連接的是標準化的符號,這個符號背後就是數字化的演算法革命。區塊鏈、人工智慧和數字資產是未來智能世界的驅動力量。技術、符號、數字是連接未來的語言。

以長遠的角度來展望,未來的社會有可能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有些現象會讓現代人感到匪夷所思 :增強型人類、人類和機器不同形式的混合體、數字頭腦上傳,以及不同形式的人工智慧,比如模擬大腦,以及先進的機器學習演算法等。這些智能也許不會被孤立地操作,而是會被連接到一個可以互相通信的網路。為了實現這些目標,數字智能將要求其在網路上進行某些交易,其中許多任務可以通過區塊鏈和其他的共識機制來自動管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蘇寧華北、華東大將回歸總部 四大事業群模塊基本確立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