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陳橋兵變,成語「紫氣東來」的事件註解(1)

陳橋兵變,成語「紫氣東來」的事件註解(1)

成語「紫氣東來」出自西漢劉向《列仙傳》:「老子西遊,關令尹喜望見有紫氣浮關,而老子果乘青牛而過也。」

(陳摶老祖)

老子出函谷關,正是周王室式微,天下大亂,諸侯並起之時。他留下的五千言《道德經》,雖然在後世幾千年里,鑄煉了東方人的精神品格,但對當時的亂世,卻似乎是一點作用也沒有的。

老子出關後,不知所終。他或許是失望,或許留有什麼深意。那團紫氣,只停留在文字之間,而沒有找到落入現實的事件註解。

一千五百年後,有個叫陳摶的老道士,他活了一百多歲,但據說整個五代時期,他一直沉睡不醒,被人稱作「睡仙」。僅有的兩次睜開眼,一次是在一支逃難的隊伍中,看見有個老婦竹筐里挑著倆孩子,他哈哈一笑道:「誰說當今無真主,兩個皇帝一擔挑!」這個老婦就是宋代開國皇帝趙匡胤的母親杜氏。這倆孩子就是趙匡胤、趙光義兩兄弟。還有一次,他在毛驢上忽然睜開眼對周圍的人說:「你們看見那團紫氣了么?」眾人驚問道:「在哪裡?難道是太上老君顯靈了?」他不回答,一個人笑得跌下驢背:「好了,天下自此定了!」說完翻上驢背,飄然而去。

(紫氣東來)

陳摶老祖說話的那一時刻,在京城開封四十里外的陳橋驛,趙匡胤被手下將士黃袍加身,擁為皇帝。

陳摶老祖只是個傳說,但趙匡胤被黃袍加身,結束五代之亂,卻是對成語「紫氣東來」一個最完美的事件註解……

「秋疑案陳橋驛,一著黃袍便罷兵。」

這句詩出自清人查慎初的《詠史》,詩中說的「陳橋兵變」發生在後周顯德七年(960年)正月初四的早上。前三天,也就是正月初一這一天,開封城的大街小巷上四處張燈結綵,鼓樂喧天。王公貴族扶轎喝道,市井小民引車賣漿,原本是一派節日彩妝的氣氛。

卻在這時候,從鎮、定兩州同時傳來遼國與北漢聯合入侵的消息。宰相范質趕緊向符太后報告。當時的皇帝柴宗訓還不到七歲,由其母符太后垂簾聽政主事。

(柴宗訓)

符太后一婦道人家,哪裡經歷過這樣的大事。雖然以前也曾隨其夫君後周世宗柴榮南征北戰,但一直是柴榮與他的大將大臣們在拿主意,自己從來不問政事。因此甫一聽說就嚇得不行,趕緊召兩個宰相范質、王溥商量誰可帶兵禦敵。兩人說,論能力論聲望都只能派殿前都點檢、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前往。

趙匡胤倒也同意,但是他提了個意見,就是他兵少將寡,無法與契丹、北漢兩國聯軍抗衡。符太后沒辦法,只好同意全國軍隊他都可以隨意調度。

後周的兵力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是禁軍,二是地方部隊。禁軍是絕對主力。禁軍又分為殿前司和侍衛司。趙匡胤的殿前都點檢是殿前司的最高統帥。符太后說全國軍隊他都可以隨意調動,意思就是說侍衛司也由他指揮。當時侍衛親軍馬步都指揮使是李重進,副指揮使是韓通。李重進在地方上,實際統帥是韓通。韓通雖然有意見,但皇帝太后下旨,自然也只能同意。(未完待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生全歷史真相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曹操的兒子一個個都很厲害,而劉備的兒子卻是窩囊廢
公主嫌棄駙馬是禿頭,駙馬請了一次客後,公主立馬轉變態度,為啥

TAG:張生全歷史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