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數據觀情報局》:聽行業大咖探討人工智慧對人類社會造成的影響!

《數據觀情報局》:聽行業大咖探討人工智慧對人類社會造成的影響!

以下為文字版

本節目是由數據觀出品的《數據觀情報局》,本期節目我們將會關注達沃斯論壇上關於人工智慧的話題,聽一聽行業大咖如何探討人工智慧對人類社會造成的影響。

一年一次的世界經濟論壇,上周在瑞士小鎮達沃斯舉辦,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百度總裁張亞勤、谷歌雲首席科學家李飛飛等參加了人工智慧這個重要議題的討論。李飛飛說:「人工智慧已經是一個世界性的話題,它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是每個人都會關注的。」

在去年4月舉行的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中,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髮表了關於人工智慧的演講。他說:「在他一生的經歷中,人工智慧的崛起,是對人類社會最深刻的影響」。雖然霍金並不反對人工智慧的發展,但是他認為人工智慧本身是一種存在問題的趨勢。他說:「人工智慧一旦脫離束縛,以不斷加速的狀態重新設計自身。人類由於受到漫長的生物進化的限制,無法與之競爭,將被取代。」

但是霍金的擔憂和預言並沒有阻止人工智慧發展的腳步。在達沃斯論壇上,無論是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還是馬雲、劉強東等行業領袖,都在不遺餘力的化解人們對人工智慧的恐懼,認為人工智慧在給人類帶來一些傷害的同時,也會提供大量的好處。

人工智慧會對人類和社會造成的危害有兩個主要關注的方向,一是人工智慧會取代大部分人的工作,造成大量的失業,二是人工智慧一旦具備理解情感的能力,將可能反過來控制人類。

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它已經逐漸在一些領域取代了人類的工作。馬雲以及百度總裁張亞勤等都在達沃斯論壇上表明,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的確將會替代人類的大部分工作。全球著名的IT諮詢公司高德納做出預測:到2020年,人工智慧將減少180萬個人類的工作崗位。但預測同時指出,人工智慧也將創造230萬個新的崗位。

張亞勤認為,人工智慧會取代一些工作,但同時也會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而且或許是「更體面」的工作。張亞勤以之前的三次工業革命為例談到:「每一次工業革命,都會淘汰一些行業和工作,但是同時又會創造新的工作崗位。AI與過去所有的顛覆性技術一樣,也將創造新的工作崗位,比如數據的標註、製作、採集服務等,為社會帶來許多新的就業機會。」

正如馬雲在達沃斯論壇的演講中所說:「每一次的科技革命都會帶來一定的社會問題。接下來30年全球會出現很大的變化,會使世界失去原有的平衡,很多人擔心人工智慧、擔心機器人技術,但是不管你擔心與否它都會來,所以最關鍵的是要去改變自己,來適應這個變化的時代。」

至於對人工智慧理解情感的擔憂,谷歌雲首席科學家李飛飛認為,人工智慧的發展還處於早期階段,這種擔心還為時尚早。她說:「今天的人工智慧還存在大量的局限,尤其是對監督學習和人工賦予知識(knowledge)的依賴。」

對於如何避免這種問題的產生,她指出,在機器學習和偏見和偏差的問題上,我們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這些問題在關於人的生命健康和權益方面尤其重要和突出。

李飛飛同樣對人工智慧的發展抱著一種樂觀的態度。她說:「人工智慧的理想是讓機器變得智能,模仿人類智能解決問題,讓人類的生活變得更好。」李飛飛特別提醒大家,目前AI還不能理解語境、複雜的知識,要識別人類的感情、情緒和動機,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霍金雖然對人工智慧未來的發展存在著擔憂,但是他也提出:「強大的人工智慧的崛起,要麼是人類歷史上最好的事,要麼是最糟的。不得不說,是好是壞我們還不能確定。但我們應該竭盡所能,確保其未來發展對我們和我們的環境有利。」

以上就是本期《數據觀情報局》的全部內容,我們下一期再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大數據產業觀察網 的精彩文章:

一組PPT看科大訊飛如何《用人工智慧理解人、服務人》

TAG:中國大數據產業觀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