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無癥狀心肌梗死的防治要點

無癥狀心肌梗死的防治要點

有一種心肌梗死,稱為「無癥狀心肌梗死」,又稱「無痛性心肌梗死」,患者發作時或者發作前,可能沒有心絞痛的典型癥狀,如劇烈心痛、不敢活動、大汗淋漓等,或僅有輕微胸悶,甚至平時從無心臟病史。無癥狀心肌梗死一旦發作,後果便可能十分嚴重,甚至可能引發猝死。

預防要點

無痛性心肌梗死更加險惡,更加隱蔽,卻又容易被忽略,值得關注。

01

麻痹大意要不得

無痛性心肌梗死尤其「青睞」工作忙、應酬多,無暇體檢的中年人,因為這些人對自身短暫的胸痛不適常不放在心上,完全沒有想到可能隱藏的巨大風險。其實,只要及時體檢,冠心病、心肌供血不足的危險會被儘早發現,隱患也可以儘早排除。這也是中老年人需要及時體檢的原因。

02

老年人可能不敏感

對老年人而言,無癥狀有時並非真的無癥狀,而是他們對疼痛等感受能力下降,尤其患有多種疾病的老年人,敏感性更差。如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肌梗死時,因為其心臟神經異常退化,有40%的患者感覺不到胸痛。

GIF

03

聲東擊西易誤診

有的心肌梗死患者並非全無疼痛,只是痛不在胸骨後心前區,而是放射到頭面部、腹部或四肢,讓人以為是牙痛、咽喉痛、胃腸痛或肢體痛,用異位疼痛的假象掩蓋心絞痛真面目,醫生如果不仔細檢查,可能誤診或者漏診。

04

缺少循環更嚴重

研究證實,人類冠狀動脈之間存在廣泛潛在的吻合血管,平時並不使用。當發生心肌缺血和壓力差時才開放這些通道,即成為側支循環,對梗死的心肌起著重要作用。平時反覆發生缺血的人,側支循環就多些,嚴重梗死時對缺血的耐受力就會更強些;而無痛性心肌梗死患者因為平時發作比較輕,側支循環就少些,一旦發生嚴重心肌梗死,情況就會更加致命。這就是無癥狀心肌梗死患者更易猝死的原因。

治療要點

無痛性心肌梗死的治療原則和方法與一般心肌梗死大致相似。但老年患者各個系統均有較大改變,治療上有很多特殊性,臨床應該注意以下問題:

01

吸氧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往往合併慢性肺部疾患,吸氧顯得更加重要。常採用鼻導管持續低流量吸氧,吸氧時必須確保吸氧鼻導管的通暢;對於張口呼吸者,鼻導管法給氧不能夠保證氧氣的有效吸入,此時可選用面罩法,氧濃度以40%為宜;合併腦血管意外者常有呼吸功能障礙,單純鼻導管或者面罩吸氧常難以糾正嚴重的低氧血症,此時應考慮進行氣管內插管,用呼吸機輔助通氣。

02

鎮靜止痛藥

有呼吸功能障礙、意識不清的患者,尤其既往有慢性肺部疾患,或合併腦血管意外的患者,嗎啡、哌替啶及強鎮靜劑(如巴比妥類藥物、氯丙嗪)等應該禁用。

03

個體化原則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併發症較多,且常有肺、腦、腎等多系統病變,病死率較高。因此,在選擇溶栓治療、介入治療、抗凝治療及應用正性肌力藥物時,均應根據每個患者具體情況慎重選用。

04

重視血糖控制

由於無痛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糖尿病患者較多,糖尿病患者發生急性心肌梗死可使原已被控制的糖尿病加重,或使隱性糖尿病顯現。因此,必須嚴密觀察,預防酮症酸中毒對策有以下5條。

合理應用胰島素。最好靜脈內應用胰島素,最大優點是可在短期內根據血糖和尿糖調節單位內所用胰島素劑量。

加大極化液內胰島素用量,並將10%葡萄糖液改為5%葡萄糖液。

在心肌梗死急性期過後,且患者無確切靜脈途徑給葯指征,可將胰島素改為分次皮下注射,三餐前應查尿糖,並做好記錄,以利觀察尿糖水平與所用胰島素劑量關係,根據血、尿糖水平調節胰島素用量。

病程超過4周以後,可改為精蛋白鋅胰島素皮下注射。

不宜應用兩類口服降糖葯。磺脲類藥物(如格列本脲)可導致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梗死範圍擴大,誘發心律失常;雙胍類藥物(如二甲雙胍)在機體缺氧時,可引起乳酸酸中毒。

05

重視其他併發症處理

心肌梗死可出現心力衰竭、休克、心律失常、血栓形成與栓塞等併發症,醫生要根據每個患者具體情況及時給予相應治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保健與生活雜誌 的精彩文章:

TAG:保健與生活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