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用了什麼絕招 使撐桿跳高比賽規則一改再改

他用了什麼絕招 使撐桿跳高比賽規則一改再改

對體育感興趣的朋友一定不會錯過每四年一次的奧運會,碰上自己喜歡的項目更會通宵熬夜看比賽,不僅熟知該項目的優秀運動員,能是對項目規則了如指掌,甚至達到裁判水準。但運動項目的比賽規則是如何制定出來的呢?

他使裁判一次次更改撐桿跳高比賽規則

當時國際田聯還沒有成立,規則也沒有統一,於是在撐桿跳高比賽中,花樣百出。

1904年的美國聖路易斯奧運會上,日本選手富士佐間代參加了撐桿跳高的比賽。當輪到他比賽時,只見他從容不迫地手握竹竿,漫不經心地走到沙坑前,用力將竹竿向下一插,然後迅速地用兩手爬到了頂端,將雙腿舉起,輕輕鬆鬆越過了橫杆。現場的裁判和觀眾先是一驚,隨後便哄堂大笑。於是裁判們聚到一起討論後宣布撐桿跳高應當手持竹竿並以助跑起跳的成績才能有效。

這可難不倒富士佐間代,第二次比賽時,只見他重新手握竹竿,目視前方,開始助跑,他在不斷的加速,似乎信心百倍!可當臨近沙坑時,他突然減速,最終停下來,再次按照之前的步驟來了一遍,又一次輕鬆的越過了橫杆。裁判們又一次懵了,再次聚到一起討論後宣布富士佐間代的成績無效!最後在仲裁委員會的裁決下,對撐桿跳高的規則做出了明確規定,比賽的時候,運動員必須手持撐桿,直線助跑,單腳起跳,並禁止在杆子上倒手爬桿。

撐桿跳高奧運項目起源

古代人很早就學會在木棍的輔助下翻牆頭了,這也是撐桿跳高的起源之一。

據說,在1500年前的愛爾蘭,就有撐桿跳的遊戲,不過那並不是跳高,而是過河。直到19世紀,英國人為撐桿跳高制定了比賽規則,舉辦了正式比賽。

因為他們,體育比賽不得不修改規則

拳擊歷史上最經典的時刻,要數泰森對霍利菲爾德的那一「咬」。這一「咬」之後拳擊比賽中便有一向規則規定不準咬耳朵。

作為NBA第一代天皇巨星,喬治·麥肯迫使NBA修改了干擾球規則,因為麥肯出眾的身高,經常能夠跳起封蓋對手正在下落的投球,聯盟不得不增加防守干擾球規則,當皮球投出後在到達頂點後下落時不得觸碰皮球,否則直接算得分有效。你還知道哪些因為運動員或團隊而修改了規則的事件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風明月逍遙客 的精彩文章:

《風箏》里的接頭暗號「宮門倒」郵票是怎麼一回事兒?
當年日本想試試大唐深淺,結果出乎意料!

TAG:清風明月逍遙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