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萬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

萬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

2018-01-06

饒公千古

據悉,國學大師、西泠印社社長饒宗頤先生於2018年2月6日凌晨去世,享年102歲。

饒宗頤出生於1917年8月9日,字伯濂、伯子,號選堂,又號固庵,廣東潮州人。中國當代著名的歷史學家、考古學家、文學家、經學家、教育家和書畫家。長期潛心致力於學術研究,其巨著《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全套共十四卷二十大冊,學問遍及上古史、甲骨學、簡帛學、經學、禮樂學、宗教學、楚辭學、史學、敦煌學、目錄學、古典文學及中國藝術史等十三大門類。

藝術方面,於繪畫、書法造詣尤深。擅山水畫,寫生及於域外山川,不拘一法。人物畫取法白畫之白描畫法,於李龍眠、仇十洲、陳老蓮諸家之外,開一新路,曾得到張大千的讚賞。書法方面,植根於文字,而行草書則融入明末諸家豪縱韻趣,自成一格。

萬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

饒宗頤先生談「琴詩書畫」

原刊載《傳記文學》2013年第10期

?

琴 Qín

訪者(陳韓曦):「琴、棋、書、畫」歷來被視為修身養性的象徵,古琴清和淡雅的品格給人以超凡脫俗的感覺。不知道您現在還彈不彈琴?

選堂(饒宗頤號):年紀大手指不聽使喚,沒彈了。但我堅持寫書法,就是想讓幾個手指靈活。

訪者:您學古琴是拜誰為師?

選堂:容心言先生。我向他學習古琴指法,開始對古琴藝術漸漸入迷。我搞音樂史,很大程度出自我對古琴音樂的摯愛。

訪者:您家裡有幾張古琴呢?

選堂:有五張古琴。其中有一張是北宋郭祐之所藏之「萬壑松」琴,為了它我還譜了一首詩來詠它。

凄涼犯

周密《浩然齋視聽鈔》載北方名琴條,有金城郭天錫佑之「萬壑松」一器。鮮於樞《困學齋雜錄》京師名琴條,亦記郭北山天錫新制「萬壑松」。此物現歸於余。每於霜晨彈《秋塞吟》,不勝離索凄黯之感,爰繼聲白石道人,為瑞鶴仙影雲。

冰弦漫譜,衡陽雁西風野日蕭索。草衰塞外,霜飛隴上,兩三邊角。江波又惡。況憔悴征衫漸薄。似聲聲、黃雲莽莽,嘶馬度沙漠。遙想京城裡,裂帛當歌,索鈴行樂。雲煙過眼,算而今、軫摧髹落。尚有知音,隔千載、重為護著。寄悲哀、萬壑競響許夢約。

訪者:這「萬壑松」琴現存放何處,我可觀賞一下嗎?

選堂:它存在潮州學術館裡,您有空可去看。

訪者:從許多歷史照片可看到您在彈琴時神韻優雅。近日中大的姜伯勤先生見您昔時撫琴的情形,他隨即置琴學藝。他說:「彈琴可以修身養性,陶冶情操。」

饒宗頤(雕塑),紀峰

選堂:「琴」既為治心之具,故有人把古琴從正面與儒家性命之理相聯繫。《琴余漫錄》又論「學琴之益;善彈琴者借為養性、調氣之用,非以悅他人之耳也,足證琴學為有益身心性命之學,琴音遠而身長,與彈者呼吸息息相關,是為有益性命,則彈琴可以延年。」

訪者: 「琴」有「琴操」之理論,什麼是「琴操」?

選堂:「琴」即為士人階層的樂器,又有琴德、琴操之理論。到了魏晉則多喜稱操。這時「操」的解釋,卻由儒家的意義變成法家意義了。

訪者:琴又有五種士操,具體指什麼?

選堂:言琴有五種士操,分別配以五音:宮、商、角、徵、羽而形成不同的類型。宮為德士操,徵為儒士操,角為道士操,商為隱士操,羽為黃門操。

訪者:「黃門操」是指什麼?

選堂:五種分類都不相干,其中特別要注意的是黃門操。黃門本事漢代中官,這在明代地位尤為顯要,明代的宦官(太監)大多懂琴,甚或教琴。宦官彈琴意在窒慾修身,基於上述的道理,所以才有所謂黃門操,其取義可想而知。

訪者:琴被古人評為「眾器之中,琴德最優。」時至今日,古琴音樂仍為中國音樂的靈魂。

萬壑松琴,故宮博物院藏

選堂:道家無為的最高境界,是滌去心中的污積,而獲得正靈,像佛家之正道中的正定,這種「練心」的作用,相信對心理衛生有很大的貢獻。琴的教育,在禁止邪欲,完成士操,即是「自製道德」與「自顧情操」的功夫。琴音可令人達到和諧境界,古琴在這方面更盡了很大的力量,所以對於琴音的了解,正是一種精神享受。

訪者:「文以載道」,琴能否也載道?

選堂:古琴和中國哲學的關係,可說是「扣其兩端」。中國人好言道器相融,琴是器,哲學是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形而上者謂之道」。從「琴」到「道」過去一般文人的老調兒是「文以載道」,其實琴亦是載道的東西,「琴道」是很廣大的。琴之為道,於儒、釋、道三教都有密切關聯。

訪者:古人鍾愛的古琴起源於何時?

選堂:古琴這種樂器,在古代是士階層經常拿來作修養用的。琴瑟可以「樂心」,琴是極有幫助於修身之功用的。琴的起源,傳說謂帝後生晏能,晏能是為琴瑟。

琴余漫錄部分

訪者:1999年10月,您在武漢大學舉辦的研討會上發表涓子《琴心》考,討論樂教「和諧來歷」;2001年11月您在北京大學100周年紀念會發言提出「天人互益」以實現社會和諧。這與您研究琴學相關,那麼「琴心」究竟指何物?

選堂:古人很喜歡說「琴心」。精於琴者,聞琴聲便可以明對方的心理。琴心有悲心、思心、怨心、慕心之別。善琴者,聞聲有如窺鏡,可以照見內心隱微之處,可由琴音以反映人心。以琴治心,古人謂之「琴心」。道書以琴代表和諧境界。

訪者: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將我國的古琴列入「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之中。

選堂:這是對有3000多年歷史的古老樂器的一種保護。

?

Shī

《饒宗頤詩鈔》

木雕板手工刷印限量黑印本

訪者:在潮州,人們仍至今津津樂道您6歲的一件逸事。當時城內有文壇老宿以潮州特產「姑蘇香腐」出謎,徵集唐詩一句。聽說當時您立即答以「吳宮花草埋幽徑」,語驚四座,您「神童」名起於此。您小孩時和過詩,現在還記得嗎?

選堂:有一句為:「下白下,上上海,海上遊興,下白下」,意思是在上海旅遊,沒有在南京好玩,幾個上字幾個下字,中文很有趣,同一個字里有名詞和動詞,我對了一句「來飛來,回回雁,雁回還思,來飛來。」(飛來峰和回雁峰)。

訪者:(鼓掌)教授,這是您幾歲對的?

選堂:做小孩時對的,約10歲。上聯只用了下白下,文學的味道還不夠。我寫詩的年齡應該是8歲,而且寫得不少。16歲(1932年)那年,父親去世,我心情十分沉痛,世間生死別離我很早就經歷過。為悼念父親,我作了《詠優曇花詩》。序曰:「優曇花,錫蘭產。余家植兩株,月夜花放,及晨而萎,家人傷之,因取榮悴無定之理,為詩以釋其意焉。」

異域有奇卉,植茲園池旁。

夜來弧月明,吐蕊白如霜。

香氣生寒水,素影含虛光。

如何一夕凋,殂謝亦可傷。

豈伊冰玉質,無意狎群芳。

遂爾離塵垢,冥然返太蒼。

太蒼安可窮,天道邈無極。

衰榮理則常,幻化終難測。

千載未足修,轉瞬詎為逼。

達人解其會,保此恆安息。

濁醪且自陶,聊以用茲夕。

訪者:您小時候居住的「天嘯樓」,這個名字與詩有關聯嗎?

選堂:唐王維有首詩:「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共26字,長嘯是口技,我父親不會嘯(吹口技)。

訪者:您會吹口技嗎?

選堂:我不會,這須用氣力,聲帶的震動,很吃力。「天嘯樓」是天嘯,而不是人嘯,是天的氣力,是天上在嘯,這樣更大。我做小孩時還寫了一副對聯,冠首「天嘯」:「天涯久浪跡,嘯詠憶兒時」,我幾十年在外面流浪,走遍東西南北。

訪者:在您13歲(1929年)時,「天嘯樓」建成後不久,您的父親又闢建「蒓園」。「天嘯樓」共有三層,饒老先生居住最頂層,把書室命名「書巢」。當時您和您的祖母一起居住在二樓。

選堂:我父親寫有一篇《蒓園記》,它的重點在於論述「修身為天下國家」的道理。父親曾是上海法正大學的學生,也是南社的成員。

訪者:饒家宅院緣何命名為「蒓園」?

選堂:《詩經》有「思樂畔水,薄采其茆」句,茆就是「蒓」。其用意:特別告誡後輩子孫應「立身處世,以學為本」。蒓是後人的鞭策,也是儒家的理想。

訪者:蒓園中的一景「畫中游」,您撰書的楹聯,雖歷經歲月,但今仍清晰,上聯是:山不在高,洞宜深,石宜怪;下聯是:園須脫俗,樹欲古,竹欲疏。楹聯是在幾歲時寫的?

選堂:應該是14歲所作。我最近又重書這副對聯,交由潮州學術館收藏,有空你去看看,很有意思。我20歲時,已寫有一本詩集,叫《弱冠集》,現在遺失了。我在金中教書時,寫有幾十首詩。當時金中遷校於鳳凰山,我只教了一年,寫有一本詩集,叫《千仞集》,用賈誼《吊屈原賦》中「鳳凰翔於千仞兮,覽德輝而下之;見習德之險征兮,遙曾擊而去之」的詞語,後來該集換名為《鳳頂集》,我還用了一個叫鳳凰山瑤的號,但這些都因戰亂丟失了。

訪者:為什麼叫「千仞」?

選堂:古人八尺為「一仞」。「鳳凰射於千仞之上」,我選「千仞」二字,但鳳凰無「千仞」,是「誇張」,指「高」的意思。

訪者:聽說你為「屎」寫過賦,為「睡」寫過詩。

選堂:是的。「屎」賦是1939年5月潮州淪陷時寫的,是時見饑民搶拾馬糞,洗後而食,心中十分悲戚,故撰寫《馬矢賦》一首。我小孩睡眠很少,每天凌晨三點鐘就起床,十多年都這樣,但精神很好。記起在11歲時我寫了一首叫《作詩》的七律詩:

燈盡目矓倦欲眠,一行一字尚流連。

睡時積欠以千計,詩境獨游垂十年。

不學後山卧草蓋,頗思張藉啖焚箋。

為詩終似為文苦,月脅天心費出穿。

「後山」是宋朝詩人,叫陳後山,他寫詩總在草叢裡,效仿張籍。張是韓愈的弟子,他總把稿紙燒後再沖水食下,寫詩就像寫文章一樣艱苦,作文章要穿天心,要穿心出月脅。讀書很辛苦,是苦行;做詩更苦,所以叫苦吟。

訪者:您豐碩的學術藝術成果,是靠犧牲睡眠、靠勤奮來的。

選堂:我最近寫了兩句:書成非隸非草字,善作半醒半睡人。過去睡不夠,所以現在要補眠。

《清暉集》

饒宗頤 著

訪者:這又是您的一種新境界。《清暉集》裡面收集您1420首詩詞,但裡面幾乎沒有青少年時期的詩詞。

選堂:我青年時代的詩詞,多數散落不知去處。當時寫的詩詞有兩類:一是學杜甫的《北征》《三吏》等,因為當時國難當頭,悲憤有感而發成為詩。一是愛情詩,都十分精彩,但可惜沒有保存下來。

訪者:您16歲時作的《優曇花詩》於1934年發表在中山大學中文系《文學雜誌》第11期。

選堂:16歲時,我已經滿口的詩文了,詩發表後,就有許多老先生和的詩。中大中文系主任古直說我的詩寫得不錯。他說:「陸機二十作文賦,更兄弟閉門讀書十年,遂名滿中朝,吾其勉之矣。」他勉勵我。

訪者:古直先生把您比為少有奇才,文章冠世的陸機,他獨具慧眼。

選堂:古先生還寫信給我要我專做法魏以上的學問。劉三、蔡守等名流與我都有書信交往,他們都不曉得我是十六七歲的青年。用古人說,真是結交多老蒼。

訪者:那麼,詩有「詩法」嗎?

選堂:《滄浪詩話》談詩,認為詩法有五個要點:體制、格力、氣象、興趣、音節,而詩的極致是入神。五法之中,以音節為最重要。因為詩如果沒有音節,便不成詩。體制是詩的形式問題。格力、氣象、興趣幾點很抽象,不易了解。

訪者:請您講一下對詩的認識。

選堂:我認為中國詩大概不離「事、景、情、理」四個要素。離此四者不可以成詩,四者之中,中國詩特別重視寫「景」。歷來的詩詞大多朝著這個方向發展,不離風、花、雪、月。

訪者:「抒情詩」大家都比較喜歡。

選堂:至於抒「情」詩,古人是歸入言志一類的,故先有言志一類的詩,其後再由「言志詩」分出「抒情詩」。

訪者:古代在何時才常出現「抒情詩」?

選堂:漢人把情和性分開,以性來控制情,使情來就理。直至建安時期,情性問題才沒有這樣嚴格分別,才有正式的抒情詩。

訪者:詩有什麼表現方法?

選堂:詩的表現方法有很多種,長期以來,在傳統中用得最多的方法是以景造情,所謂「觸景生情」便是了。

訪者:「說理詩」的失敗是因為正面說理成為障礙,是否有根據?

選堂:詩障有兩種:一是理障;二是事障。「玄言詩」是理障;與大謝同時的顏延年詩則獺祭事類太多,屬於事障。

訪者:怎樣才能消除這種事理障礙?

選堂:欲救此病,則可將理融入情、景之中,或寫理於景(物色),或以物色擬理,或獨言「物」而不講理,將理消融在物色裡面。

訪者:詩詞怎樣才能生動並吸引人。

選堂:純理則質木,得趣則有韻致;理上加趣,成為最節省的藝術手法。加入典故能增加趣味,胡適提倡白話文,主張不用典故,但是如果詩完全不使用典故,則不易生動,因典故可以增加趣味。中國人不愛正面講理,凡見正面講理的詩便覺討厭,就是因為說理詩缺乏理趣的緣故。

訪者:1918年胡適寫了第一首白話詩《兩隻蝴蝶》,這是中國新詩的發端。

選堂:我寫過一首白話詩,是唯一一首。

訪者:收在哪一本書?

選堂:在《清暉集》里,有季(羨林)老寫序。

訪者:1963年您遊歷錫蘭、緬甸、柬埔寨、暹羅四國時創作這首新詩。

選堂:我去安哥窟之後寫成這首詩,詩名叫「安哥窟哀歌」,「一隻暹羅的船,正朝向著帝門島駛去,那裡據說是巴比倫洪水時代沉淪不去所剩下來的陸地。」

訪者:您好像不寫新詩?

選堂:是。這首是嘗試。這首詩由來,是學一個美國人。他是個詩人,拿過諾貝爾獎。有一首詩中國人譯為《荒原》,大概講戰爭的殘酷。

訪者:是不是把詩變成意淺而易讀?

選堂:是。你看,我這首詩「在無垠與有限之間,在羯摩與達摩之間,在……之間……生命只是一團……」這樣把詩變得平易,鬆弛。

訪者:羯摩是什麼意思?

選堂:羯摩是行動、行為意思,達摩代表法,意即在行為與法律之間。

?

Sh

ū

饒宗頤 楷書「佛光普照」

訪者:在北大漢學會期間您提出中國最有魅力的是文字,尤其是書法,得到與會者的一致贊成。

選堂:法是人的一種修養,什麼樣的人寫出什麼樣的書法,書法是人的性格、學養、世界觀的綜合表現。

訪者:在書法學習上,您臨過許多帖,學過許多派,您說自己是「無家可歸派」,此話在哪裡講的?

選堂:此話是在日本講學時,對日本友人講的。

訪者:我有您的碑帖作品17張,裡面有各式書體,您的每一幅作品中,我不斷體會書於書之關係,學習您的章法。

選堂:一紙一幅之間,字與字之關係非常微妙。著字處為筆墨,無字處為空白。空白處有它的空間位置,其重要性不在有字的筆墨之下;有字處固重要,無字處也一樣重要,能在無字處下功夫,即能夠體會到「布白」之美。

訪者:在一張宣紙上「布白」,功夫應放在哪裡?

選堂:長條每每書寫兩行或兩行半,每行的起點可以齊整,但最終點必須參差不齊,以免呆板。布白功夫即從無字處的布置來處理它的空間美。

饒宗頤 隸書五言聯

釋文:德從寬處積,福向藝中求。

著錄:《聯意書情·饒宗頤對聯書法作品選》

訪者:營造書法的空間美有何秘訣?

選堂:沒有秘訣,關鍵在於積累,日積月累而成。空間美由行氣所構成,行氣要先看每行之中,字與字的距離,次看行與行間之距離。有一要點:字密則行要疏。疏密與文字書寫時用筆的輕重疾徐正形成旋律之美,猶如音樂變化起伏的節奏。

訪者:看教授的書法就有這種感覺,特別是您書寫長卷,是以「激昂青雲」的心態在抒發書寫的技巧。

選堂:書寫長卷,紙在空間上的無限,正好投入寫者精神的無限。這是中國藝術上空間美的最具特色之處,可以代表中國文化博大處而不可限量的核心部分。

訪者:我看教授寫字到最末一筆都有自己特點,是這樣嗎?

選堂:這是我在收筆。寫字有「永字八法」。

訪者:一些人仿字,如仿賴少其等的字,就無法做到這樣。

選堂:缺少這些,有時我並不是故意,但氣已到。

訪者:喜歡書法的小孩說,您書法的橫寫這一划是新疆人的「鬍子須」,特別好記。

選堂:(笑)有人寫到最後,平平,無力,這是我在收筆,住與停頓,是寫字這個氣,像「番仔鬍鬚」(過去對外國人的稱呼),應提起,否則就無用。

饒宗頤 書贈傅漢思、張充和《和杜甫

訪者:看您的書法作品,我們感受到一種沁人心扉的「書卷之氣」瀰漫其間。

選堂:所以必須講究這個氣,是去俗氣。你看我寫這個「海」字,這三劃這麼大,大家不敢這樣寫。

訪者:教授的畫也與人不同。

選堂:我畫畫與其他人不同,如畫得太熟就變青了,無法去解說。像食橄欖一樣,苦甘;像黃山谷這些人一樣,寫詩,畫畫要有青、澀的原則。所以韓愈看不起王羲之,說是俗書。

訪者:學習書法,每天都要堅持練習嗎?

選堂:是,但是每個人又有不同,是靈性不同,有些東西是先天決定的。

饒公寫字照

訪者:您在寫的過程中總是不斷地去創新,去追求一種超然物外的心境。

選堂:是,這一點我是與人不同。

訪者:金農您認為怎樣?

選堂:金農體沒有流俗。

訪者:是脫俗、大氣。

選堂:揚州「八怪」都求脫俗,詩與文學功夫最深的是金農,鄭板橋還不及金農。

金農書法

訪者:國內賴少其原來是學習金農體。

選堂:他在安徽時我曾去他家裡,少其的收藏有好物件。

訪者:顏柳並稱為歷代書法楷模,啟蒙時代您臨的是他們的帖嗎?

選堂:我從兒童時候已開始寫書法,6歲時寫顏真卿的《麻姑仙壇記》《裴將軍》大字、小字;7歲學寫柳公權的《玄秘塔》,8歲寫蔡夢香的書體,後寫宋人的行草,後來寫北碑來增加骨力,12歲跟老師楊栻學畫,主要是學任伯年畫法,柳公權的楷書中的《神策軍碑》《玄秘塔碑》影響最深遠,在法國巴黎我親眼看過《玄秘塔》的拓本,是唐朝物件。

訪者:拓本是從何處流到巴黎?

選堂:拓本是從敦煌流出來。我是學顏、柳兩體,後來就寫張猛龍、爨龍顏等北碑,接著對漢字字體進行研究。從甲骨、竹簡、木簡、敦煌寫卷等吸收養分,融會貫通,寫出一個自己書法的面目。

訪者: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饒體。

選堂:可以這樣講吧。

訪者:淵博知識,特別是對古文學、古典書法的深入探究,您能隨心地把玩書法這門藝術,許多書體您都能將其寫成「心境的書法」。

選堂:書法不能局限在視覺藝術這反面,而更重要的是要看到在書法背後蘊藏的生命精神。

訪者:您在《蔡夢香先生墓志銘》中言及他的書法:「自擘窠小楷,波磔點畫,靡不殫究,若有神鬼役其指臂,而執筆之法屢易,老而日新,自出機杼,俯仰今古,無當意者。晚歲所書益奇,而解人益不易得矣。」從這段話可見蔡夢香先生書法造詣深厚,影響很大。

選堂:他是一位擅長詩書畫的逸士,他的書法取法北碑。卻用行草書寫,奇逸而蒼勁,不求形似,而求神似,其書法境界高遠。他是我父親的文友。《天嘯樓集》的封面及扉頁系其所題。

蔡夢香先生題《天嘯樓集》

訪者:他與您是否父交子往?

選堂:是的,他這個人的生活跟他的名字一樣。一生離於夢者僅十之二三。他是一個十足奇逸的人。他是一個清貧文人,外出旅行時,隨身所帶的小葵箱里除幾件衣衫外,裡面有一紙,寫道:「處士諱夢香蔡公之墓」,這張墓碑文隨他浪跡天涯,對這離奇的事他笑說是「自己的身後事自己先做,免得今後麻煩人」。

訪者:在您舊居參觀時,看到牆上的磚頭刻有各種碑體,是用來裝飾還是用來臨摹?

選堂:兩者均有,小時我生活在一種觸目皆寶的環境里,你所磚頭上的字就有鄭潤(雨亭)臨元刻本古帖的字體。我十多歲已和書界名流劉三、蔡守有書信往來,和他們交流書寫見解。

訪者:小孩寫書法是臨好還是描好?

選堂:應選寫帖後寫碑,不能寫得太像,打好基礎,以後才變,練好橫、豎各筆劃。

訪者:學習書法有什麼竅門?

選堂:顏真卿的老師說:「學習書法,一要『工學』,即勤學苦練;二要『領悟』,即從自然萬象中接受啟發。」

訪者:曾見您書漢簡體的「天地綱紀,各有分理」,此幅書法奔放中帶沉厚,參入了唐代顏真卿楷書筆意來作隸體,其內容是來自新出土漢簡中的一篇文學作品,該作品叫《神鳥賦》對嗎?

神鳥賦

選堂:對,近年在山東、江蘇接界處出土一塊簡冊,裡面有一篇賦叫《神鳥賦》,裡面有這兩句話。書法界對此簡冊十分重視,對其書法大加讚揚。我通過考證,發表了一篇文章《〈神鳥傳(賦)〉與東海文風》。你看到的匾額就是我寫他的字形,一般人不知道,研究漢簡的人才知道。

訪者:我收藏柳公權的舊拓本,也經常看,不知哪種字帖最好學?

選堂:最好的字帖是日本二玄社印的,整套,做得非常好。

訪者:現在難找。

選堂:日本很熱愛書法,喜歡收藏好帖,現在,我們的出版社水平也有提高,但還不如二玄社做得好,他們非常講究,一點都不馬虎。

訪者:中日文化交流甚早,中國的書法何時傳入日本?

選堂:中國書法傳入日本,似乎可追溯至東漢時代。

訪者:您對日本友人西川寧先生的法書頗為欣賞。

選堂:他寫法書特出風格,筆勢馳騁,凌厲無前,令我最驚訝的是西川先生所寫的「古文」,用字的恰當,行筆的遒勁,可當得起「雅健」二字,非深於「義法者」,不易辨別。

訪者:您什麼時候與他相識?

選堂:我從日本書道權威雜誌中認識到西川寧先生,衷心嚮往已久,一直到1980年8月才有機緣和他見面。我深覺有幸地能夠有一度在他家裡欣賞過一些瑰寶唐本《說文》,至今猶迴旋在我的腦海中,永不會忘記。至於清代丁敬身、鄧石如以至趙之謙等名家的精品,遽數之不能終其物,更不用多說了。

?

Huà

饒宗頤 江渚秋色圖

訪者:人類很早就懂得用粗線條來表現物的神態,這是否意味著繪畫的開始?

選堂:人類審美觀的發生很早,談史前藝術史的人,每把繪畫的起源追溯到舊石器時代。中國的原始繪畫,也可追溯到石器時代。

訪者:我國發現最早的繪畫作品是《灌鳥魚石斧》圖,標誌著新石器時代美術成就。

灌鳥魚石斧

選堂:那時候的院士人已能摹仿動物的形態,再加上雕刻或彩繪,一般都承認他們是最早的畫家和雕刻家。

訪者:中國繪畫有沒有始祖?

選堂:圖畫的製作,起源於對自然物的摹擬,是人類智慧的共同表現,絕不能歸功於某一個人的單獨創造。清朝人編輯的《畫史匯傳》,錯讀《穆天子傳》,說有一個人叫「封膜」的,是中國作畫的始祖,那是極端可笑荒謬的。

訪者:張彥遠提出書畫同源,直截了當指出用筆的重要性,這可謂一針見血。

選堂:從張彥遠的理論,書與畫同源,必須從「用筆」方面著力,這是中國畫的特色。張彥遠發揮得十分透徹,可見書法的訓練,自然是中國畫造型的基本功夫,以筆的線條作為表現的主體,這一點是不能否定的。

饒宗頤 學黃公望《富春山居圖》

訪者:您的繪畫作品,元氣淋漓,可以用「中得心源,外師造化」來形容,您這種率性隨心,是才情、學養、閱歷和功力的綜合體現。

選堂:實際上畫面的安排,完全出於畫家運筆的習慣,每個畫家到了相當造詣,他就有掌握自己與眾不同的手法和驅役這特殊的手法的摹寫造化各種事物的出神入化的伎倆,各自特備風格的形成,即由此奠定。外界宇宙的客觀形象,只是畫材而已,主觀部分是個人的宇宙,包括畫家的個性、學養、心靈活動等等的總和。作為畫家自身構成他的突出而與人不同的成因,可說是畫中的「我」。

饒宗頤 山水

訪者:怎樣才能做到畫中有「我」?

選堂:「我」的追求和「我」的表現在筆墨交融之下去進行創作,但表現的手法因人而異,還是有差別的。個人宇宙醞釀、形成,好像掘井,才有「中得心源」的可能性,這是非常重要的。許多人只懂做「外師造化」一類寫生旅行的工作,縱有收穫,只是表面而已。

訪者:畫畫怎樣處理好「疏」與「密」的關係?

選堂:「疏」與「密」,好像是不同的兩面,其實正是相輔相成。從作畫的功夫上言,必先能密而後疏,密是疏的基礎。在構圖上論,疏、密隨心,因境而異,疏密本無定則;有時可以極密,密中有疏,同樣地亦可以疏中見密。

訪者:這是運用虛實疏密結合和「留白」等手法來經營畫作的方法。

選堂:是。近時的畫風,由於喜歡追求現實的緣故,有時不免過於求密,畫面堆砌,往往和圖案設計配合得太緊湊,對於線的表現尚未做到理想的地步,正如錢選所說:「愈工愈遠。」如何去補救它?是很值得我們去尋思和體驗的。

饒宗頤 贈傅漢思、張充和夫婦作山水

訪者:畫是無言詩,詩是能言的畫,詩畫二者關係是這樣嗎?

選堂:是。天下有大美而不言,能言之者,非畫即詩,畫人資之以作畫,詩人得之以成詩;出於沈思翰藻謂之詩,出於氣韻骨法謂之畫。

訪者:同一首詞在畫作上題了多次,這種重複會不會給人以流俗的感覺?

選堂:我們可以體會到有時亦要借重「詞」來充實畫的內容,來增加讀畫者在聯想上產生情感的共鳴,而不惜把一首好詞一題再題,這說明畫和詞也有彼此相需的密切關係。

訪者:古代畫家一詞多題的情況多嗎?

選堂:1972年我在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當教授時,曾參加台北故宮博物院舉行畫竹特展,見到兩幅文徵明繪的朱竹,用高啟的詩《水友吟》,前後兩次用同一首詩來作為他所繪朱竹的題句。可見他對這一首詩有極度的愛好。這首詩已載入他的詩集《扣舷集》中。

饒宗頤 紅衣羅漢圖

款識:世傳禪月大師所繪羅漢,豐頤蹙額,深目大鼻,或巨顙槁項,見者莫不駭矚。無為楊傑題師真堂句雲定中傳得阿羅漢十六身中第幾身。宣和畫譜稱其自謂得之夢中。疑其托是以神之,殆立意絕俗耳。選堂畫並記。

2011年夏,饒公題署「桑蓮居藝術館」

萬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

饒公千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桑蓮居藝術館 的精彩文章:

王柏生:創造一個自我的世界

TAG:桑蓮居藝術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