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微渠道」會成為純零售主要渠道模式之一嗎?

「微渠道」會成為純零售主要渠道模式之一嗎?

作者:童思南 ID:tongsinan

要講明白微渠道,首先要說說微商。這二者之間既有聯繫也有區別。

通俗地講,微商指的是一個個人開了一個小微店賣東西,微商指的是那個個體的人,微店是那個可以展示產品和交易產品的手機商鋪,微商=微店掌柜,未來開微店的店主也都要註冊營業執照,就類似於過去的個體戶。

落地商業時代,零售終端指的是地麵店。那麼移動互聯網時代呢,零售終端就是人。人就是渠道中最末級的那個終端。

因此用更專業的解釋,微商就是指一個小的零售終端。類似於過去的一家地麵店、專賣店、專櫃等。

微渠道是指什麼呢?他是站在一個品牌經營者或者產品總部運營的角度來說的,也就是他集合無數的微商個體,再加上總部運作的那個微店系統平台,就構成了微渠道。

微渠道能不能成立,得先看微商能不能成立,因為微渠道它是由眾多的微商個體一起來組成的。現在社會上對微商的認知是兩極分化的,有些人很看好,就連眾多知名企業,例如海爾、格力、小米也在試水微商,但是也有很多不好的聲音。因此我們先要從微商的歷史講起,對微商有一個更全面、更客觀的認知以後。再去判斷微商是否會有繼續存在的可能。

那微商是怎麼出現的呢?

微商的真正興起大概是在2011到2012年,當時有很多寶媽們通過海外的同學幫忙代購奶粉,最開始是友情幫忙。後來寶媽身邊的朋友們也想找那個海外的同學代購,這個時候免費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因為代購會佔用對方的學習和工作時間,在關係不親近的時候找人幫忙挺不好意思的,這個時候就有了收費這一說了,在請人幫代購時,會給對方一些代購費。

後來一些寶媽和海外大學生等人,發現這樣能創收,收入還不少。於是代購的範圍就擴大了,包括護膚品、名牌服裝、名牌包包等,比國內專櫃便宜。於是越來越多的人發現:原來在朋友圈晒晒商品信息,分享購物經歷,就會有人找上來委託自己代購,就會獲得不菲的收入。隨後,眾多的寶媽、家庭主婦、大學生都加入到了代購的陣營中,她們的客戶多數都是朋友和熟人,獲得客戶的主要途徑是通過曬微信朋友圈,後來人們就將這種經營模式稱為「微商」,這是微商的最早雛形。

這之後,興起了一些專業代購公司。這些公司通過專業的運作,建立了很多微信群,例如寶媽群,代購群等等,慢慢形成規模化以後,他們就開始做批發了,方法是到國外去批量採購一些貨囤在倉庫里,由於採購的價格降下來了,所以逐漸連代購的手續費也減掉了,直接按國外專櫃的原價出售。這個時候,他們開始找代理了,進入了代理模式。

最開始都是正規的代購,賣的也都是國外的正宗產品,但是隨著做代購的人越來越多,專業的代購公司也越來越多,大家開始拼價格戰了。但是低價沒有利潤啊,這個時候大家就開始玩貓膩了:在廣東找一家OEM工廠做A貨,仿貨,冒充國外正品,甚至發展到後期連所有單據都可以造假,比如造假國外商場單據,過海關單據等。這個時候,廣東OEM工廠的小老闆們也發現了他們這個生意的秘密,這比他們代工賺錢多了。找他們做OEM加工的這些專業代購團隊,其實什麼都沒有,只是弄了些微信群,會忽悠,以講課的名義讓人進群,然後賣產品發展代購員。於是他們也心痒痒了,也想參與到這個生意中去。

但是這些小工廠自己不會社群營銷,也不會找客戶,怎麼辦呢?

他們找到了一些專門給傳銷公司講課的人,主要是那種能打雞血講成功學的那撥人,也里也有一些是講微信營銷或網路營銷的人,請他們在網路上幫忙講課營銷。最開始是以支付報酬的方式:講一次課給多少錢,然後成交多少再提成多少錢。後來這些「講師」自己也招代理、帶團隊。一直到現在,我們會發現,做微商做得最好,金字塔尖上的那些人,很多都是些會雞血的成功學、傳銷組織中的講師或團隊頭領。

這就是微商的第二階段了,OEM工廠跟傳銷講師勾搭上了(最近十幾年「成功學」很難獨立搞培訓辦班生存了,這些人也都轉做傳銷講師或者去做教練技術培訓去了)。所以這個階段,很多做微商的團隊都是從傳銷那裡過來的。再加上廣西北海出事以後,國家又一輪打擊傳銷,地面上的那些傳銷機構玩不下去了,全面轉向微商,也就是利用「微商」的概念瘋狂玩傳銷。

這個時候,微商開始進入混亂期了,時間大約是在2013年和2014年。產品也不再是國外代購品,而是找OEM工廠做自己的產品,再包裝一個概念(安全、綠色、納米、太空、航天等等吸引眼球的東西層出不窮),最瘋狂的時候出現了幾千種面膜微商的盛況,特別火爆。其實他們並不是真的賣面膜,而是搞傳銷,通過讓下線囤貨來賺錢,這個時候他們主要玩的多級分銷,代理的層級特別多。

等到了第三階段,也就是2015年的時候,一大批做落地會銷的人(主要是做保健品的和做醫藥的)也發現了這個門道,也紛紛加入進來。他們把落地會銷模式的三級分銷帶進了微商領域。

在這期間,有幾件大事發生,2015年的時候,央視報道了一些微商的負面例子,主要是譴責傳銷和產品質量問題,各大媒體紛紛追隨,引起對微商的一片打擊聲。之後,騰訊公司也做了一件大事,把所有參與多級分銷的賬號全給封掉了。還做了一個規定:三級以內的分銷算合法,多於三級的屬於不合法。

於是微商紛紛向三級分銷過渡。但是我們會發現,那些微商做得瘋狂的,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三級分銷,基本上還都是多級分銷。真正的三級分銷反而沒那麼所謂的容易裂變,因為很多做三級分銷的公司對到底是應該做純招商邏輯還是做產品銷售邏輯自己也弄不清楚了,處在一個比較尷尬的位置上不知所措。

到了第四階段,也就是2016年下半年或者說2017年上半年,開始有很多人提倡不再層級代理、不壓貨,產品應該要銷售給消費者,不是賣給微商的,甚至提出只要一級分銷純做產品銷售。但這個一級分銷或者說純銷售邏輯的渠道模式到底怎麼做,目前還沒有特別成熟的可以借鑒。

到了2017年,隨著無數大品牌開始看重微商作為銷售終端的力量、也開始打造自己的微商模式。他們都在提出產品銷售為主的口號,這個時候,微商才真正意義從新進入到產品銷售的模式里來了。

我們期待2018年將全面開啟微商銷售邏輯的新時代!

我在2015年就提出了微渠道模式的銷售邏輯,2106年開了幾期培訓班培養微商總部操盤手,但因為我構建的模式是一級分銷:就是總部平台+微商(微店)模式,消費者通過個體微商的微店來下單,總部來發貨,加盟微商利用總部平台的系統:產品展示系統,營銷內容系統,培訓支持系統,客戶服務系統的支持,來完成客戶經營和維護。舉個容易理解的例子:就像連鎖專賣店,總部+門店。

這種商業模式對經營者要求非常高,對團隊成員也要求高,做過連鎖總部的人應該很容易明白,一個連鎖總部如果你沒有那些總部支持,你是不敢招募特許加盟店的,因為加盟者只是肢體,總部才是大腦。

但人都是很容易浮躁的,或者說人性都是喜歡撿容易的做,參加過我微商總部操盤手的學員沒有一個嘗試做一級銷售模式的,有的還是在做三級或多級分銷的招商邏輯。這裡也有現實原因,絕大部分人自己也沒有這個操盤能力,只能退而求其次,做招商圈錢邏輯模式了,畢竟招募幾十個一級代理,然後靠一級代理忽悠下級代理,這樣層層囤貨,只需要給一級代理髮貨更容易些。

其實,微商從最初的代購開始的,代購本來就是給消費者代購,是面向消費者銷售的邏輯。

從微商的發展歷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微商有兩種模式:招商模式和銷售模式。那這兩種模式有什麼本質的不同嗎,或者這兩種可以同時存在嗎?回頭我給大家分解一下!

(作者:童思南 來源《新零售革命》即將出版)

歡迎評論、轉發,感謝大家的支持,下周見。

原創轉載聯繫:sinantong(需授權許可)

·訂閱指南·

訂閱學習課程,關注「小微學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童思南 的精彩文章:

TAG:童思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