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救時宰相 卻因頂撞慈禧被革職 死後仍受其折辱

他是救時宰相 卻因頂撞慈禧被革職 死後仍受其折辱

原標題:他是救時宰相 卻因頂撞慈禧被革職 死後仍受其折辱


晚清時期,咸豐皇帝駕崩後,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和恭親王奕訢合力除去了「顧命八大臣」,開啟了兩宮垂簾、親王議政的「同治」時代。在一開始,三人尚能合衷共濟,通力合作。但隨著慈安暴亡,慈禧權力慾望膨脹,漸漸容不下經常與她作對的恭親王。


在光緒十年(1884年),慈禧以軍機處處理中法戰事不利為借口,將以恭親王為首的全班軍機大臣盡數罷免,以禮親王世鐸代之。此為著名的「甲申易樞」事件。

由於禮親王世鐸能力遠遜於恭親王,有人評價此次易樞為「易中樞以駑馬,代蘆服以柴胡」,對這次人事更替持負面態度。


不過,在新進軍機處的這幫大臣中,並非全是庸碌無用之輩。其中以戶部尚書身份入直軍機的閻敬銘,便以其清廉耿直的作風,以及出眾的理財能力,一度享有「救時宰相」的美譽。



大清自道光一朝以來,官員因循守舊、貪污成風,王公大臣不以奢靡浪費為恥。到咸豐年間,因肅順大力整治貪污,官場上的腐敗風氣有所改善。但到光緒以後,慈禧掌權,她本人是個貪圖享受的貴婦人,上行下效,官場腐敗又故態復萌,後來還養出了慶親王奕劻這樣的巨貪。

在這種朝廷風氣下,要守身持正,並非易事。而閻敬銘,卻將清正廉潔,做到了極致。


《國聞備乘》記載,閻敬銘初入政府之時,有「布衣脫粟之風」,生活非常節儉,對自己個人的物質享受毫不在意。朋友贈送飯食給閻敬銘,他一定會留著用來招待客人。因為天氣炎熱,食物變質發出餿味,朋友們不敢下筷子,又不好說破,而閻敬銘卻絲毫沒有發覺,「飲啖自如」。



當然,閻敬銘用變質食物招待客人,並不值得提倡。但閻敬銘之所以這樣做,並非有意,而是確實習慣了艱苦樸素的生活。


在擔任戶部尚書時,因要處理戶部百年來擠壓的壞賬、爛賬,閻敬銘每天一早就入署辦公。而且身為一品大臣,戶部的長官,閻敬銘辦公時充饑之物,乃是他在路上買的兩塊燒餅。到午飯時間,便一邊抄寫,一邊吃燒餅,日日如此。

由於閻敬銘擅長理財,又廢寢忘食地工作,不僅將國庫經理得井井有條,還發現了過去許多戶部官員貪贓舞弊的行為,辦了多件大案要案,深得慈禧信任倚重。



閻敬銘因做人做事非常講原則,因此能夠清楚大清財政多年來的積弊。但也正因這種性格,閻敬銘因事得罪了慈禧太后,埋下了日後被罷黜的禍根。


閻敬銘與慈禧產生衝突,原因是慈禧想重修頤和園。當時捻軍內亂剛平,百廢待興,東邊的日本又虎視眈眈,隨時會與大清擦槍走火,正是財政緊張的時候。慈禧將重修頤和園的工程交給了醇親王奕譞,奕譞要求閻敬銘的戶部撥款,而奕譞以國家支用不足為由,拒絕了醇王。


慈禧聽聞此事後大怒,隨便找了個理由,將閻敬銘革職。此後閻敬銘雖曾被起複,但沒有再受到過重用。

閻敬銘死後,因為其生前為一品大臣,依例朝廷要為其賜謚,一般是作為一種褒獎。慈禧因痛恨閻敬銘,一開始不想給他謚號,後來因清朝開國以來沒有大學士無謚,遂不情願地給了閻敬銘一個謚號。


閻敬銘為文職官員,謚號第一字為「文」字。按照閻敬銘生前的官階和功績,即便不謚「文忠」,也應該謚「文襄」,最不濟的情況,也能謚個「文勤」。但慈禧不願給閻敬銘美謚,最後給他謚號「文介」。


所謂「介」者,意為「執一不遷」,即責備閻敬銘固執己見,不會靈活變通,先從別的地方挪用款項給慈禧修園子。閻敬銘身為清官能臣,懷抱一顆公忠體國之心,卻因慈禧婦人小肚雞腸,反倒成了罪過。閻敬銘一生被慈禧打壓,死後仍受此侮辱,著實令人惋惜不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搞哥讀史 的精彩文章:

「顧命八大臣」大多下場凄慘 為何此人卻還受慈禧重用?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為何卻說園裡沒什麼貴重物品?

TAG:搞哥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