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南北朝第一謀略家,號稱「北魏張良」

他是南北朝第一謀略家,號稱「北魏張良」

崔浩是北魏前期最具影響力的政治家,他長於計謀,精於決策,被稱為「南北朝第一謀略家」、「北魏張良」。他相繼在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 拓跋燾三朝為官,位至司徒,為北魏邁入封建社會及一統北方立下了汗馬功勞。

■名門之後,堪比張良

崔浩,字伯淵,清河郡武城(今山東武城)人,出身於北朝第一名門望族清河崔氏家族,崔家自魏晉以來出了許多高官顯貴、名人雅士。崔浩之父崔宏幼年被稱為「冀州神童」,北魏初官至吏部尚書,賜爵白馬公。

崔浩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才華比父親更高,史書中說他「少好文學,博覽經史。玄象陰陽,百家之言,無不關綜,研精義理,時人莫及」。他容貌姣好,酷似美婦,頭腦也很聰敏,時常自比張良。

崔浩剛剛20歲就當上了通直郎,不久又被升遷,成為著作郎。由於學問淵博,才華過人,在書法上也有很高的造詣。他受到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的欣賞和重用,常常被拓跋珪召見。

409年,拓跋珪在朝廷政變中被兒子拓跋紹害死。拓跋嗣登基,是為明元帝。明元帝任崔浩為博士祭酒,經常讓他給自己講解經書、占卜,很欣賞他。

■恩寵有加,屢獻奇謀

拓跋嗣常常與崔浩商議國家的政治軍國大事,經常採納他的主張,對他非常恩寵。416年,東晉大將劉裕率兵北上,水陸並進,討伐後秦。晉軍攻城略地,十分順利,後秦不斷退卻。第二年,劉裕順著黃河逆行向關中進發,準備從北魏境內抄近路攻秦。

明元帝召集大臣商議對策,眾臣都認為劉裕想打著伐秦的旗號來攻打魏國,所以不能答應劉裕的借道請求。不但如此,還要截斷黃河的水路,防止劉裕的水軍行進。

可崔浩卻出來反對他們,說:「我們現在缺少糧草,邊界還經常受到北方柔然的侵犯,不宜出兵。後秦多次侵擾東晉的荊州,東晉派劉裕征討,這是別國的事,與 我們不相干,假使我們出兵攔截,肯定會遭到劉裕的仇恨,他反過來打我們,就讓後秦得了利。我們還是答應劉裕,讓他帶軍入關攻秦,我們就在他們打得傷了元氣 時過去收利,這樣便能夠一舉兩得。」

然而,明元帝並沒有聽從崔浩的意見,他派遣孫嵩領軍十萬阻截劉裕,大敗。

此時,明元帝後悔不已,覺得如果自己當初聽從崔浩的話,就不會有今日之事了,但此時已經無濟於事了。

■力主北伐,誅滅群雄

明元帝拓跋嗣辭世後,他的長子拓跋燾登基為帝,是為太武帝。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崔浩因為被明元帝專寵,且為人正派,直言敢諫,使大臣中的有些人十分不快。太武帝拓跋燾身邊的掌權之臣就對崔浩很不滿,時不 時地在拓跋燾跟前說些他的壞話,無中生有。拓跋燾明白崔浩是有才之士,可總聽到讒言,不免受到干擾,因此有什麼大事就叫來崔浩詢問一下,平時則把他冷落在 一邊。後來,在攻打夏國和征討柔然的問題上拓跋燾犯了難——不能同時發起兩場戰爭,可到底該先打哪個呢?

大臣們都認為應該先伐柔然, 因為從柔然可以得到許多人口牲畜以及財物,從而補充自己的實力。而大夏國比較清貧,除了那個建造得十分堅固的統萬城外什麼也沒有。崔浩的眼光卻不這樣淺 薄,他覺得大夏國如今政治腐敗,國主殘暴,民心喪失,派兵去攻打它是最好的選擇,一定要等戰勝它之後再集中全力去對付別的國家。夏王赫連勃勃恰好於數月之 後去世,崔浩就提議出兵,拓跋燾批准了。

聲勢浩大的北魏軍開始向統萬城進發。崔浩根據現實,使用奇計,在他的直接指揮下,北魏大軍將堅固的統萬城攻下,滅了大夏政權。隨後,崔浩力排眾議,竭力勸說太武帝進攻柔然,大臣們心中不服,推選出太史張淵同崔浩進行「舌戰」,就是否攻打柔然進行爭辯。

崔浩精通天象,他首先用這方面的理論駁斥了張淵提出的北魏沒有天時地利的觀點;然後,重述討伐柔然如果成功,不僅能杜絕柔然的騷擾,還能得到漠北草原,只有益處而沒有禍患。崔浩侃侃而談,旁征博征,將辯論變成了他一個人的演說,張淵毫無應對之詞。

拓跋燾因而下定決心討伐柔然,此戰大勝,北魏獲益良多。後來,拓跋燾又一舉將北燕和北涼消滅,這些重大的軍事行動崔浩都參與其中。他足智多謀,善於決策,在北魏兼并各個政權、統一北方的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北朝 的精彩文章:

點將台之南北朝時期的另類皇帝們
木海說之南北朝異事,東晉四篡,陳霸業;五六四分,楊堅辛

TAG:南北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