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世界上最崇高的一個願望

世界上最崇高的一個願望

世界上最崇高的一個願望

the greatest wish

當一個人發起菩提心時,已決定

他必將圓成這一誓言

噶瑪誠列諾布

1

如何跨入修行的五個階段

大乘經論說,一個行人在趨入覺悟的路上,要走過五個階段。即: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和無學道。

當一位行者意識到,一個人的智慧有幾分欠缺,內心就會有幾分疑惑和痛苦,他饒益父母親友乃至一切生命的努力,就會有幾分缺憾和不完滿。

除了徹底、完美的證悟外,他無法利益包括自己在內的一切生命。所以,他必須窮盡宇宙和生命存在狀態及其本質的真理。

這一智慧的深度和廣度達至究竟、圓滿,就是生命的徹底覺醒。

它不是從理論上推知,那屬於第一階段資糧道;

不是親身體會,那是加行道;

也不是驚鴻一瞥,那是見道;

這一證悟,經過不斷深化和發展的修道,

達到無可逾越的巔峰,就是無學道的佛位。

如同一個巨人站在11維度空間,審視3維空間人類的宇宙觀和價值觀,對人類的心智缺陷一目了然。

佛陀以人的形象出生在這個世間,以人類的邏輯和語言揭示宇宙和生命的起源及其發展規律,目的不是來教授超越3維空間的知識,而是為了和人類憂戚相關的生死大事。

佛陀棄王子之位,示現了出走、苦行、證道、廣轉法輪和涅槃的一生,向人類宣告,人雖然受空間、時間、肉身和心智的局限,但是,人也具足完全覺醒的能力。

人的身體是一個小宇宙,它是大宇宙的一個縮影。通過切實有效的次第修行方法,可以開發人的潛能,超越人類身心的局限,讓我們從一個巨大的、生死輪迴的痛苦大夢中解脫出來。

佛陀本身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證。

同時,佛陀向有志於追求自由的人們,指示了這一道路的每一步台階及其相應的境界。

就是以發願菩提心——為一切眾生現證無上菩提的佛位——作為入道之門;

以行菩提心——踐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波羅蜜多來圓滿修道人必須經歷的五個道位。

發菩提心是進入大乘資糧道的標誌,是獲得佛果的關鍵!如果沒有菩提心,無論是講經說法、禪修或閉關,都不會獲得無上菩提的果位。

果取決於因的緣故。

《華嚴經》云:「三世如來從菩提心而出生故。是故善男子,若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則已出生無量功德,普能攝取一切智道。」

2

菩提心比生命還重要

對趨入解脫之門的人來說,這一誓願比生命還重要。

我們活多久,舒適或快樂與否並不重要,即使這一生窮困潦倒,疾病纏身也沒有關係,因為在輪迴中,這些是暫時的。

財富、幸福感、才華和壽命一樣,都是短暫和變化無常的,除了此生獲得一些滿足外,對生生世世的未來沒有什麼幫助。

今生不過就幾十年,過去已不可追,未來卻無限漫長,生命的意義是利用短暫的此生,謀取一份未來。

這就是內在生命的覺醒,只有生命的覺醒,才能開發我們與生俱來的智慧和潛能。

有一分覺醒,才有一分釋然和輕鬆,一分快樂和安詳,一分智慧和慈悲。

它不依賴於外在變幻莫測的世界和瞬息即逝的條件,而是依賴於內在覺性的增長。這一寶藏是亘古不變的,是每個人都有的,不依賴親友、職業和收入,是疾病和死亡都不能奪走的,它永遠在那裡。

我們不僅自己要覺悟,還要致力於一切眾生的覺悟,這二者是一件事。

如同一個病人受盡折磨,九死一生,後來,他通過一種簡單且一點也不昂貴的藥方獲得了新生。在遇到同樣的病人時,他感同身受,了解病人缺少的是訊息,是和他一樣的機遇,一旦病人服用了治癒他的妙方,就能解除痛苦。

一個大乘行人也是如此。當他看見人們和他之前一樣,遭受無謂的不幸和痛苦時,迫切希望分享他的喜悅。

他分享的熱切度、深度和廣度,和他覺醒的程度成正比。即使病人們對他充耳不聞,他對病人的愛,希望病人像他一樣離苦的悲心是不會改變的。

隨著覺醒的深入,他內在的智慧越來越犀利、越來越圓滿。社會上流行著各種關於此病的邪說,他需要先得到病人的信任。

他贈送病人禮物,言語婉轉動聽,和喜歡吃吃喝喝、海吹神聊的人一起,他和他們吃吃喝喝、海吹神聊;和喜歡藝術的人在一起,他和他們分享藝術家及其作品。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他們從病魔和死魔的手中解脫出來。

這就是一個菩薩所做的。他內心的慈悲源於他對疾病和死亡之苦的深刻認識,他願意在人們新生的路上,在他們身旁,為他們指點迷津。

如果一個從死亡線上回來的人,不樂於分享他的藥方,除了純粹的變態,只有一個原因——他確實沒有可以分享的美好經驗。

一個行者也是如此。如果他不願意分享和給予,是因為他尚在門外,還未觸及與踏上開發內心寶藏的道路。

3

一個人最偉大的志向

慈悲是智慧的另一面,與智慧的開發是同時並進的。如上所說,一分智慧會開啟一分慈悲,反之亦然。

執著自我真實存在,不僅是現世痛苦之因,也是生命輪迴的根本。只有證悟自我及一切萬法空性,才能從輪迴中解脫出來。

當我們踏上解脫之路時,由於我執的力量,我們對世間的追求,會轉移到對我的生死、我的解脫的關注。與之前對我的事業、我的財富、我的家庭的關注,本質上並無不同,依然是在推動生死之輪,而不是削弱它慣性的力量。

以強化自我的動機出發,所做的一切修行,都不會導向證悟空性,無法品嘗到無我帶來的喜悅。相反,如同我們為得失期望和憂慮一樣,進入佛門後,我們也為能否解脫而深受希望和憂慮的折磨。

只要有「我」存在,無論做什麼,都不會快樂、放鬆和喜樂,這是一個定律。

所以,菩提心不是口號,是諸佛在多劫中思索、觀察,發現菩提心蘊含著說之不盡的廣大利益。發菩提心,也是後學者在充分思維佛陀的法教之後,結合對人生的深刻洞察,做出的一個重大選擇。

它是世界上最崇高的願望,也是一個人最偉大的志向。

在發出這一誓言之後,從此,行者就步入大乘道,在這條最神聖、最艱巨、最漫長、最有意義、最快樂、最究竟的大道上邁步行進。

行者邁出的每一步,都是對自我的艱難挑戰,是身心的漸次凈化,隨著修行的深入,一個行人最偉大的兩種品質——智慧和慈悲會漸漸展露頭角。

菩提心最大的障礙就是我執。即使行者可能迷路、後退、被自我這一仇敵打得落花流水,但依靠願心的力量,依然會在十方諸佛的加持和陪伴下,一世又一世跋涉在這條道路上,每一步都在接近目標。

當一個修行人發起為一切眾生誓願成佛的菩提心時,已決定了他必將圓成這一誓言,到達這條道路的終點。

噶瑪誠列諾布曲吉降措微信二維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噶瑪誠列諾布 的精彩文章:

TAG:噶瑪誠列諾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