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把經典小說改編成歌劇

如何把經典小說改編成歌劇

今天,一起來聊聊馬斯奈如何把《泰伊思》從小說改編為歌劇的那些事。

法國作曲家馬斯奈是何人?

歌劇《泰伊思》究竟講了件什麼事兒?

怎麼樣把經典小說《泰伊思》改編成同名歌劇?

如何捋順歌劇《泰伊思》的人物關係?

「藝堂課」 系列音頻亦會在喜馬拉雅(國家大劇院FM)上同步更新,歡迎收聽

前言兩件重要的事兒

法國作曲家儒勒·馬斯奈(1842-1972),真可算是古典音樂圈裡「最熟悉的陌生人」之一。我來舉兩個例子。現在上海黃浦區有條很有年代感的路,叫思南路。這條思南路始建於1914年,原名是馬思南路,正是為了紀念1912年去世的法國作曲家馬斯奈的。

在歌劇創作上,馬斯奈不但擅長將經典小說改編成歌劇,還很有眼光。《泰伊思》這部歌劇就是改編自法國作家法朗士在1890年創作的同名小說,1894年歌劇在巴黎歌劇院進行了首演,1921年,作家法朗士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將這三個時間點聯繫起來看,足可證明馬斯奈敏銳的選材眼光。

小說在1921年傳到了中國。魯迅在1927年寫給江紹原的兩封信里反覆強調,小說《泰伊思》「實是一部好書」。

1-1

他曾大受歡迎

馬斯奈出生於1842年,剛好比老柴(柴科夫斯基)小兩歲,兩人還都是金牛座。

馬斯奈的音樂活躍時期主要是從19世紀中後葉到20世紀初。如果要評選這一時期,在當時最受歡迎的兩位在世法國作曲家,很有可能一位是馬斯奈,另一位就是寫過《動物狂歡節》的老壽星聖-桑。

「是我們音樂王冠上最璀璨的鑽石之一」

——聖-桑評馬斯奈

和創作了傑作《卡門》的法國作曲家比才一樣,馬斯奈也以歌劇聞名,但二人的歌劇命運卻截然相反。比才直到去世後才名聲大噪,馬斯奈則生前名利雙收,去世後,其歌劇演出沉寂了相當一段時間,直到上世紀70年代才有所好轉。而伴隨著弗萊明,以及多明戈大師對《泰伊思》關注與演出,這部歌劇才真正開始回暖。

喬治·比才

1-2

講了個什麼事兒

一句話概括情節

一位在沙漠里苦行的修道士阿塔納埃爾(以下簡稱阿塔),試圖拯救一位在亞歷山大城的交際花泰伊思,但就在拯救過後,阿塔卻發現自己已經深深地愛上了她......

歌劇一共三幕七場。

第一幕中,第一場一開始就有種宗教的肅穆莊嚴的氛圍,高音木管和低沉的弦樂之間形成了一種很奇妙的對峙,就好像是泰伊思和阿塔兩個人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第二場轉到了亞歷山大城,所以甩掉了歌劇開場前過分莊重的氛圍,這段開場音樂很輕鬆、愉悅,展現了很喧囂、繁華的市井場面。

第二幕從音樂角度來說非常重要,有詠嘆調「告訴我,鏡子,我的美貌將永駐」、精彩二重唱。在一二場之間,《沉思曲》也將第一次出現。整個第二幕第一場的旋律性非常強的,也很緊湊,是能體現馬斯奈創作特色的一場。

Dis-moi que je suis belle

 Massenet Edition

Renée Fleming;Orchestre National Bordeaux Aquitaine;Yves Abel 

00:00/04:45

「告訴我,鏡子,我的美貌將永駐」(泰伊思的詠嘆調)

第三幕共有三場,這一幕圍繞著阿塔和泰伊思有兩首很優美的二重唱,分別是第一場兩人在沙漠休息時的「取水」二重唱,以及第三場最後阿塔和泰伊思永別的二重唱,也就是著名的「你還記得那燦爛的旅途嗎」。

我個人更偏向於第三幕第一場的「取水」二重唱。因為馬斯奈在把兩人本就不可能的愛情完全破壞掉之前,在這首二重唱裡面畢竟展現了其中最美好、柔軟的部分。這首在降E大調上、節奏舒緩的二重唱,女高音泰伊思在大部分時間裡保持在了中聲區,再加上兩人煽情的唱詞「我屬於你,我的生命是你的」,顯得她更小鳥依人。

接著進入今天的「主菜」:一起來看看馬斯奈和腳本作者路易·加萊是怎麼把一本經典小說改編成歌劇的。

2-1

沙漏型的故事

曾有國外的學者說道,《泰伊思》的故事形狀,好像一個沙漏。這上下兩個玻璃球,就像男女主人公在故事開始和故事結束時的狀態。故事開始時,男主人公阿塔是一個虔誠的苦行僧形象,拒絕人世間的慾望誘惑,而在故事結束時,他違背了自己的信仰,深深地愛上了已經逝去的泰伊思。再看女主人公泰伊思,她在故事開頭是一個縱情聲色的萬人迷、交際花,而在故事結束時,她成了一個具有宗教信仰,嚮往天國永生的聖女形象,也走到了自己的反面。而沙漏中間的連接管道,就是阿塔和泰伊思這兩個人的見面——正是二人的相見,改變了他們的狀態,影響了故事結尾的走向。

2-2

情節:聚焦當下

小說《泰伊思》,國內翻譯過來有兩種篇章結構,我將它分成四個篇章,分別是:蓮花篇、紙草篇、宴會篇和大戟篇。小說劇情主要是兩種類型:一種是閃回的,一種是現在的。第一類專門介紹過去發生的事,比如蓮花篇開頭五六頁的位置,介紹男主角阿塔過去的過去;紙草篇開頭,介紹女主角泰伊思的過去。但歌劇只有兩三個小時,出於時間、人力,以及對觀眾注意力的通盤考慮,這些展現「過去式」的情節,就不那麼重要,所以我們在歌劇《泰伊思》裡面,看到的基本都是經過精簡的、「現在進行時」的情節。

2-3

人物:只選對的

馬斯奈在歌劇人物方面採用了「寧缺勿亂」的原則,不選多的,只選對的。小說中有一類人物是「階段性人物」,指的是:在小說這兒出現一下,可能在後邊就不出現了的人物。但歌劇顯然不太需要階段性人物,會分散觀眾對幾位主要歌唱角色的注意力。

依照這個原則,最終歌劇主要圍繞著四個角色的人物關係展開。它們分別是男中音阿塔納埃爾,女高音泰伊思,主要在第一幕和第三幕出現的老僧人——男低音巴雷蒙,最後是主要在第二幕出現的男主人公幼時的好哥們——男高音尼西亞斯。

那兩位重量級的男配角,在整個歌劇推進中又起到了什麼作用呢?

老僧人巴雷蒙曾告訴男主角,不要去管滾滾紅塵,男主角不聽,才引發後來的故事,所以這個人物就像一面鏡子。另一位男高音尼西亞斯,則是把泰伊思引薦給男主人公的重要角色,所以需要保留。

3-1

說說《沉思曲》

《沉思曲》在這部歌劇里意味著——靈魂。第一次出現是在第二幕的第一場與第二場之間,作為一首間奏曲,也是全劇中唯一一次完整演奏。

Tha?s, Acte Deux: Meditation

 50 Plus Grands Succès

Berliner Philharmoniker;Herbert von Karajan;Michel Schwalbé 

00:00/06:00

那麼《沉思曲》第一次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呢?

理由至少有三個。第一點是,當時女主角泰伊思情正處於情緒崩盤的狀態,所以在這個位置出現柔美的《沉思曲》,可以在轉場的時候幫助觀眾來做情緒上的軟著陸,或者說緩衝。第二點,這首曲子真真切切地表現出泰伊思真的在借這個機會冥想——因為之前男主角阿塔就明確表示我要在門外等你到天明,等你的決定,而天亮泰伊思就給了男主角一個決定,就是跟他走,放棄眼前奢華的生活,去過有尊嚴、有意念的生活。第三點,和小說《泰伊思》有一定關係,剛才講到,泰伊思和阿塔納埃爾的見面,是推進故事走向的一個由頭,但在小說里兩個人真正見面很晚,大致等同於歌劇里第二幕第一場泰伊思唱詠嘆調「鏡子之歌」的那個位置,所以在這次很有意義的會面中,也需要有一首重磅曲目來一錘定音。

此外,《沉思曲》還在歌劇的第三幕第一場、第三場等地方都出現過。尤其是泰伊思死前和阿塔的二重唱《你還記得那燦爛的旅途嗎》中,《沉思曲》的出現也營造出了全劇最大的一個高潮,它不僅為兩個人悲劇性的愛情做了結尾,為靈與肉的對峙畫下尾聲,還預示著泰伊思和人世、和男主角最後的告別。

3-2

四個建議

在欣賞這部歌劇之前,我也為你列出了四個建議:

1. 通過上面的講述,馬斯奈是一位擅長寫作優雅、有表現力,且具有抒情特質的歌劇作曲家,《泰伊思》正是其中的典範之作;

2. 你可以重點把握以男女主角,以及男主角的哥們兒尼西亞斯、老僧人巴雷蒙為主的四人關係,它們可以輕易地幫助你理解每一幕的劇情走向;

3. 我強烈建議你在去劇院欣賞這部歌劇之前,多用手機app或者更好的音響設備欣賞著名的《沉思曲》,在進入第二幕之後,我相信你會把它的每次出現,當成一次奇妙的彩蛋;

4. 如果你還有時間的話,不妨找找作家法朗士的原著來讀,這部歷史題材的小說其實並不長,而且會幫助你更好的了解在歌劇的時間線之前,男主角阿塔和女主角泰伊思,都經歷了怎樣的人生。

關於 | 藝堂課 |

他們未必是古典大咖,

卻是業界資深觀察者;

他們未必是舞台名流,

卻是古典普及的幕後推手;

他們未必是科班講師,

卻用自己的知識與才氣記錄著、分享著;

他們是劇小院的朋友,

也是隨時給予劇小院養分的老師。

藝堂課將有請大家或熟知或不熟知的老師們,

講一講大家或好奇或感興趣的古典樂小知識。

如何加入「藝堂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大劇院 的精彩文章:

「歌劇之王」再度歸來,「最美小提琴曲」完整亮相!
「多明戈青年藝術家培養計劃」首度在中國設立

TAG:國家大劇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