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長安記▕世人謂我戀長安

長安記▕世人謂我戀長安

【寫在前面】

冬月出行,走過強秦與盛唐的山河歲月,我和佳媛各從兩地相約長安。時隔五年未見,這一路風塵卻也格外溫暖。一次旅行,好的壞的都經歷了,對於西安,我們還是有太多的愛,訴不盡亦道不完。

世人謂我戀長安

古人擅起名

詩詞歌賦里寫了太多姑蘇和金陵

填了太多廬州與汴梁

今人讀來,縱使千年滄桑

字字皆仍為古韻。

長安,是七世紀的盛唐。乘著夜色登上城牆,綿延遠去的磚瓦彷彿將兩個時代割裂開來,左側是車鳴人往的西安,右側是落雪叫賣的市坊。

【城牆】

【鐘樓】

像是親王筆下的《長安十二時辰》,靖安司丞李泌手執拂塵,洞悉著市坊和宮城,他命人點起一盞又一盞燈籠,用詩詞韻腳平仄千里傳音。

雁塔題名

也許千年之前的此地,唐人亦俯視著108坊的燈火,聞著升騰而起的煙火撩撩。

酒仙太白或許長醉於階前,繡口一吐無盡華章;

賀知章或許乘興夜遊,策馬遊盪過大街小巷。

也許白日里的朱雀大街留下了無盡的春風得意,

也許孟郊登科後的馬蹄聲聲不絕如縷,

也許焦遂酒後在市坊里遊逛,高談闊論生死蒼茫。

也許遊人聽得大雁塔聲聲鐘響,聞得城樓下樂坊傳出笛音曲曲悠揚。

長安,長久平安,這座古老而動人的都城,與古韻一同被碾碎,又彌合成一代又一代的皇城。北地的風雪綿延千年,她愈發蒼老,卻又愈發篤定。

大唐啊大唐,你可知縱使激蕩了千載,吹遍了風沙,仍讓人神往,讓人淚眼盈眶。

世人謂我戀長安,是啊,我愛極了一千四百年前的盛唐,愛極了兩千多年前的巍巍驪山和銅陶兵馬,愛極了安靜又喧囂的市坊。

親王馬伯庸在《長安十二時辰》中寫過這麼一段話:

「你曾在穀雨前後登上過大雁塔頂嗎? 那裡有一個看塔的小沙彌,你給他半吊錢,就能偷偷攀到塔頂,看盡長安的牡丹。升道坊里有一個專做畢羅餅的回鶻老頭,他選的芝麻粒很大,事先翻炒一次,所以餅剛出爐時味道極香。

還有普濟寺的雕胡飯,初一十五才能吃到,和尚們偷偷加了葷油,口感可真不錯。

東市的阿羅約是個馴駱駝的好手,他的夢想是在安邑坊置個產業,娶妻生子,紮根在長安。長興坊里住著一個姓薛的太常樂工,廬陵人,每到晴天無雲的半夜,必去天津橋上吹笛子,我替他遮過好幾次犯夜禁的事。

還有一個住在崇仁坊的舞姬,叫李十二,雄心勃勃想比肩當年公孫大娘,她練舞跳得腳跟磨爛,不得不用紅綢裹住。盂蘭盆節放河燈時,滿河皆是燭光,如果你沿著龍首渠走,會看到一個瞎眼阿婆沿渠叫賣折好的紙船,說是為她孫女攢副銅簪,可我知道,她的孫女早就病死了……

我想要保護的,是這樣的長安,為了這些微不足道的人繼續過習以為常的生活。」

走在華燈初上的西安,我總會有一秒鐘的錯愕,也許,七世紀的大唐從未消逝;也許她只是停留在另一個時空,也許太白真的醉倒在階前,也許這同樣也是張小敬守護的盛唐。

西安這個地方積澱了太多歷史,無論是秦王嬴政還是唐玄宗李隆基;無論是兵馬俑的波瀾還是華清池的婉約都讓人久久難忘。

市坊

安靜又喧囂的市坊,繁華又古韻的都城。

我們走走停停,登上了驪山,走過了市坊。

回味了夢回大秦,遇見了雪滿長安。

世人謂我戀長安。

西安,有緣再會。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逃離的方舟 的精彩文章:

TAG:逃離的方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