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976夜讀:唐詩里的明月光

976夜讀:唐詩里的明月光

這裡是《976夜讀》,我是周五的夜讀主播李萍。

朋友們:《唐詩里的明月光》從1月29號正式為朋友們推出,今天已經是開播的第五期,自開播到現在,很多朋友都對我們每天的節目給予更多期待與關注,在此李萍對大家的支持與鼓勵說一聲:「謝謝!」《唐詩里的明月光》內容選自《六神磊磊讀唐詩》。

說到唐詩我們知道它是通向中國文化的一扇門,唐詩不僅通向古遠,還通向當下,讓你對詩人不會再仰望,而是相逢。如此讀唐詩既沒有古今之隔,又不流於戲說的油滑,頗有「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的意趣。

唐詩乃是一種錯過它的遺憾指數極高的東西,這麼美的風景,你明明懂漢語卻沒能領略,那不是很遺憾嗎?其實只要你懂得二十一世紀的漢語,你就是唐詩的有緣人,你和唐詩的距離,真是只隔一道矮矮的牆而已。

每晚11點,新聞976《976夜讀》七位主播,化身翻牆人,幫你翻過唐詩那道牆,去折幾枝帶露的花,懷袖盈香,你自會尋正門參觀。

引爆!唐詩的寒武紀

在前幾天的節目中,已經有幾位詩人登場了。他們的身份職位如下:

楊廣:皇帝

李世民:皇帝

魏徵:宰相

許敬宗:宰相

上官儀:宰相

虞世南:禮部尚書……

他們不是皇帝王子,就是宰相大臣。他們的詩寫得怎麼樣呢?當然也各有特色,但和過去的一百多年相比,沒有大的突破。如果有一個「唐詩盛世開創獎」,那麼很遺憾,是不能頒給他們的。

直到公元650年前後,有一撥新的詩人陸續出現了。下面把他們的身份、職位也列一下,和前面一組詩人做個對比:

王勃:高級伴讀書童

楊炯:文員,縣長

盧照鄰:辦事員,小兒麻痹重症患者

駱賓王:反賊

這一對比,你大概會發現:這不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么?怎麼後面這一幫詩人層次那麼低、混得這麼慘?

是的,他們的仕途都不怎麼成功,大多是些書童、文員之類的基層幹部和群眾。和早先登場的魏徵、上官儀等詩人相比,他們都是些小人物。

但在唐詩的歷史裡,他們一點也不「小」。事實上,正是這幾個身份低微的人,組建了一個現象級的偶像組合,那就是大唐詩壇上的第一個男子天團——「初唐四傑」

在生物學上,有這樣一個時期,叫作「寒武紀大爆發」。在大約五億多年前,有一個被稱為「寒武紀」的地質歷史時期,在短短的時間裡,地球上突然爆炸般湧現出各種各樣的生物,遍布大地和海洋,呈現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唐詩的歷史上也經歷了這樣一場「大爆發」。詩壇突然從沉悶、封閉變成開放、活躍,然後繁花似錦、萬紫千紅。它正是從這幾個小人物開始的。

如果在公元七世紀的六十年代,問一個唐朝士人:如今誰的詩天下第一?

答案可能會是:上官儀。

上官儀是宰相,大詩人。他擅長的作品叫作「宮體詩」。顧名思義,題目大都是《記一次盛大的早朝》《記一次精美的宴會》《記一次愉快的出遊》之類。這些詩精緻典雅,江湖人稱他是「玉階良 史筆,金馬掞天才」。他的詩也被稱為「上官體」。

能用自己的名字來命名一種詩體,這是一個很高的榮譽。隋唐以來,還從來沒有哪個詩人有過屬於自己的「體」,上官儀是第一個。

他一生精華的代表作,是一首《入朝洛堤步月》:

脈脈廣川流,驅馬歷長洲。

鵲飛山月曙,蟬噪野風秋。

詩的題目《入朝洛堤步月》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在凌晨上早朝之前,詩人騎著高頭駿馬,踏著月色,緩緩經過洛堤所看到的風景。這首詩寫得大氣雍容,寫出了帝國宰相的超凡風儀。

宰相這首詩吟出來,旁邊 文武百官 都拚命鼓掌:太贊了,大人的詩真了不得,音韻清亮,真是美啊!這樣棒的詩,再配上您這麼個人,簡直是活神仙一樣啊!

上官儀的詩,影響了詩壇很多年。但漸漸地,有一些人不服氣了。

話說,公元669年,在京城一處私家花園裡,有一個二十歲的年輕人,正在讀上官儀的詩。

花園很大,草木蔥蘢,樹蔭遍地。年輕人的相貌也挺清秀,眉目間還帶著三分桀驁。他讀了幾首詩,臉上露出不以為然的表情,不停搖頭唏噓:

可惜啊,可惜!就憑上官老兒這幾下子,居然也成了當年天下第一高手?

哼哼,只可惜我的叔祖父——「東皋劍客」王績 王無功先生 故去太早。不然,以他那一套獨步天下的「田園狂歌詩」,上官儀老兒未必是他的對手。

年輕人想及此處,雙眉一軒,兩眼中射出異樣的神采,一聲清嘯衝破雲天:「有朝一日,我必定……」

話還沒說完,只聽腳步聲響,一個秘書帶著幾個警衛衝進來:「王勃呢?王勃在哪裡?叫他快滾出來!」

年輕人一愣:「我在這裡……」

秘書二話不說,一把揪住他:「你老實交代,昨天到底在網上發了什麼鬼文章!」

「沒……沒發什麼啊!」年輕人王勃搔著頭,「哦對了,咱們王爺不是喜歡和隔壁的英王鬥雞么,我就幫王爺寫了一篇《英王,小心你的雞》……」

秘書大怒:「說的就是這個!這篇鬼東西,誰讓你寫的?誰批准你發的?這文章有明顯的政治錯誤,性質十分嚴重,影響十分惡劣,造成了難以挽回的後果,殺了你都不算多!當年你一進王府,我就看出來你不靠譜了……」

警衛一掌把王勃推出大門。隨即,「砰」地一聲,一床鋪蓋砸到他身上。

「拿上你的鋪蓋,走人!」

這個寫文章闖了禍的年輕人,就是我們要介紹的「初唐四傑」的第一位——王勃。

王勃的人生起點,應該說是不低的。他從小就才氣過人,名聲在外,十六歲時就被授了「朝散郎」。這是文散官,並不負責什麼實際事務,但品級不低,是從七品銜。

當同齡人還在翻牆逃課泡網吧的年紀,王勃就成了副處長了。

接著,小王勃來到了他參與政治活動的第一站——沛王府,擔任高級伴讀書童。如果放到今天,他的經歷足夠攢出幾套《哈佛男孩王子安》之類的暢銷書。

王勃的老闆——沛王 李賢 大有來頭。他是武則天的第二個兒子、太平公主的親哥哥。這個人頗有見識和能力,後來一度還做了太子,幾次監國,離當皇帝就差一步了。

少年王勃能夠跟著他做事,應該說是很有前途的,一幅美好的人生畫卷正在他面前展開。

但是王勃偏偏有一個毛病:不講政治。

沛王有一項個人愛好——鬥雞,經常和弟兄諸王們比賽。唐代的王公貴族常有這些飛雞走狗的小愛好,本來也不足為奇。當時不要說皇子們了,許多外戚、豪門都不惜血本地買雞、鬥雞。

十九歲的王勃跟著主子玩樂,一時手癢,便寫了一篇文章發到網上,叫作《檄英王雞》。這是一篇開玩笑的惡搞文,沒有什麼惡意,不外乎是為了逗主子開心,順便也炫耀一下才能而已。

不幸的是,有一個最不該看的人偏偏看到了這篇帖子,他就是當朝皇帝唐高宗李治。

李治勃然大怒:這寫的什麼玩意?這個王勃怎麼這麼混蛋,敢挑撥我兒子們的關係?

你可能有些不理解:一篇少年人的惡搞戲謔文章,何至於惹皇帝發這麼大的火?

因為在那個時代,皇子之間的競爭是高度敏感的政治話題。當年唐太宗就是殺了一個哥哥、一個弟弟後登上皇位的。唐高宗自己上台之前,也曾經和兄弟 魏王李泰有過一番激烈鬥爭。這種事,是絕不能拿來公開調侃的。

何況王勃調侃的兩個人沛王和英王之間的關係尤其敏感。這兩人之中,唐高宗喜歡沛王,而武則天卻偏偏和沛王關係緊張。宮廷里一度有傳言說,沛王不是武則天親生的,是唐高宗和武則天姐姐的愛情結晶。你說這事兒敏感不敏感。

王勃對此不知道避諱,反而拿來開玩笑,幫一個皇子討伐另一個皇子,自然犯了大忌。他文章里講的那些話,在唐高宗看來尤其刺眼,唐高宗批示:「叫王勃這個傢伙滾蛋!不許他帶壞我兒子!」

就這樣,少年王勃被迫從王府捲鋪蓋走人了。

可以想像,一個不到二十歲的年輕人,背著包袱,站在長安的大街旁,繁華的城市突然變得無比陌生,本來光明的前途瞬間幻影般破滅,他該有多麼茫然。

難道就這麼結束了么?一個帖子,就讓我施展才華的抱負、振興家門的希望、出將入相的夢想,都統統結束了?

還有那個高宗皇帝,我曾經精心撰寫了那麼多大塊文章來歌頌你,都是滿滿的正能量啊,可就因為一篇鬥雞的帖子,就變成壞分子了?

也許,這是詩神的故意安排,要讓王勃經歷眼下的處境。

幾個月之後,在長安 通往 蜀地的褒斜道上,出現了王勃的身影。

已經無處可去的他開始了四處遊歷。翻越秦嶺,穿過漢中,踏著崎嶇的蜀道,他來到了一片新的土地——四川。

王勃為什麼會想到入蜀,我一直搞不明白具體原因。他既不是蜀人,在這裡似乎也沒有親眷,父親又不在此任職。唯一的可能,大概是四川有一幫可以接濟他的朋友,再加上風景壯麗,讓王勃打算「采江山之俊勢,觀天下之奇作」,於是背起行囊、邁開腳步就來了。

在當時,詩歌江湖的中心是京城,那裡聚集著數量最多的詩人,每天產生著最多的作品。王勃這一去,等於是主動脫離主戰場了。他要去尋找新的綠洲。

在蜀地,王勃走遍了梓州、劍州、益州、綿州。他看到了大自然的美景,所謂「江山峻勢」「宇宙絕觀」,也體會到了羈旅遊子的心情。

他的氣質也慢慢變了。過去王府里高級伴讀書童的洋洋自得、意氣風發,現在已經漸漸磨平,他身上多了一絲 幽憂孤憤、耿介不平之氣。

王勃發現了一件事:過去大家在宮廷里所寫的那一類詩,到了這裡都是渣,都不好使了。那些空洞的辭藻,無病呻吟的句子,根本無法表現自己眼前雄奇的山川,也無力抒發胸中的浩嘆。

我要寫一種新的詩,一種用心靈寫出來的詩。

他開始直抒胸臆,感慨「悲涼千里道,凄斷百年身」;他還開始描寫更廣闊的社會現實:「塞外征夫猶未還,江南採蓮今已暮。」這些都是在宮廷里寫不出來的。

他得到了新生。如果王勃還留在王府和宮廷,繼續當他的高級伴讀書童,大概只能留下一堆《記一次盛大的早朝》《記一次精美的宴會》《記一次愉快的出遊》之類的詩。他的成就不一定能超過上官儀,而唐詩中卻將永遠沒有了「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寂寞離亭掩,江山此夜寒」。

今天回頭來看,王勃的入蜀,是唐詩江湖的一次偉大的開闢之旅。在初唐的詩壇上,有著特殊的在蜀地的「一入」和「一出」,所謂「一出」,是我們後來會講到的陳子昂出蜀;而這「一入」,就是669年的王勃。

這一年的秋天,九月九日重陽節,王勃來到梓州的玄武山上旅遊,想看看這一帶的景色。

在這裡,他遇到了一個人。

此人比王勃年長,大約三十多歲年紀,雖然不是高官,但是談吐不俗,能看出一股世家大族的風範,以及掩飾不住的才氣。

他和王勃同游玄武山,一起寫了許多詩。這個人就是「初唐四傑」的第二位:盧照鄰。

盧照鄰的少年經歷和王勃很像。

他也是出身望族——范陽盧氏;也是很早成名——才十幾歲的時候,就被人比喻成是漢代的大才子司馬相如;他也早早地遇到了自己的伯樂,王勃的老闆是沛王李賢,盧照鄰遇到的則是鄧王李元裕。老闆對他很賞識,兩人很談得來。

盧照鄰跟著老闆輾轉了幾個地方,最後在長安定居。他在王府里得到了一份工作,叫作「典簽」,工作主要是掌管文書,有一點點類似於圖書館管理員。眾所周知,圖書館管理員這個崗位深不可測,前程可大可小,做大了有無限可能。

可我們的盧照鄰同學卻偏偏做小了。他大概是所有做過圖書館管理員的中國文化名人里結局最不幸的一個。前文說了,王勃的毛病是不講政治,而盧照鄰的毛病,是不識時務。

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組織上重視什麼,他就偏偏不搞什麼;等他開始搞了,組織上已經不重視了。就好像領導喜歡民歌的時候,他偏要搞搖滾;領導喜歡爵士了,他偏去搞嘻哈;等領導決定不拘一格選秀了,他偏偏身體垮了,沒有機會上舞台,只剩下和病魔作鬥爭了。

盧同學人生的第一階段,是在長安快樂地做著詩人,但好景不長,人生中的第一個沉重的打擊來了,他在長安最大的粉絲——鄧王去世了,盧照鄰 失去了照拂。

老闆在的時候,一切都好說;可當賞識你的老闆走了,生態環境就立刻惡劣起來。後世的李商隱等也都遇到這樣的問題。

盧照鄰不好再待在王府了。通過一番運作,他在四川謀得了一個新崗位,便立即背上書囊,向蜀地進發。

攀登著險峻的山道,盧照鄰氣喘吁吁。他發出了「蜀道難」的感慨:「傳語後來者,斯路誠獨難!」比李白早了數十年。

他在四川做的官不大,是一個縣尉,相當於副處級的辦事官。就是這份工作,盧照鄰也沒幹多久就 秩滿去職,改非 退二線了。

在四川,似乎只有兩個人給了他一點慰藉:

一個是一位姓郭的姑娘。我不知道他們有沒有結婚,但想必感情不錯,共度了一段快樂纏綿的時光。

另一個就是王勃。這兩個當世才子很談得來。他們之間實在是太互補了,一個善於寫七言詩,一個善於寫五言詩;一個辭藻華麗,一個典雅雄渾。四川大地上,從玄武山到成都曲水,到處都留下了他們基情滿滿的同游詩文。

這一年,忽然有一個好消息傳來:朝廷要搞「選秀」了,讓各地搜羅選拔有才能的人士,為朝廷效力。

王勃和盧照鄰對視了一眼,彼此都看出了對方眼中的期盼:以我倆的才能,一定有機會的。說不定仕途從此會有起色呢。

他們分別做準備去了。王勃回家去借錢,寫了一篇有趣的文章,叫作《為人與蜀城父老書》,感謝大家資助他。盧照鄰則去和姓郭的女朋友告別。「不要忘了有我在這裡等你。」郭姑娘看著他瘦削的身影說道,眼中滿是不舍。盧照鄰是怎麼回答的呢?不知道。我猜想他大概也點頭答應了:「等我搬到長安去,開著大奔來接你。」自古以來,男的哄姑娘都是這一套。

而此時此刻,在長安,有一個人正等著和他們相會,讓初唐四傑組合的力量更加壯大。這個人,就是「四傑」里的又一位成員:楊炯。

好了聽眾朋友,今天的《唐詩里的明月光》我們就先認識和了解引爆唐詩寒武紀的初唐四傑中的這兩位-王勃和盧照鄰,想要探尋唐詩的勝境歡迎在明天的節目中繼續收聽主播夏琳給大家講述初唐四傑中最後兩位—— 楊炯和駱賓王。

——976夜讀:唐詩里的明月光

節選自《六神磊磊讀唐詩》

小編:楊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臨沂綜合廣播 的精彩文章:

976夜讀——興波的夜聽

TAG:臨沂綜合廣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