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金庸小說中讀到佛法——「稻子訪談」第一彈

在金庸小說中讀到佛法——「稻子訪談」第一彈

「稻子訪談」的第一期我們請來了老周。老周在大家心目中的名氣自不用說,涉獵甚廣,下筆如有神。這次他帶來了自己與佛法的故事,精彩自不用說。

本文字數:6715字

閱讀時間:隨緣

老周是安徽人,70後,90年代來北京上學,後來就留在北京工作,做過業務、行政。在20年前開始正式接觸佛教,一見傾心,不能自拔,認為佛法闡釋了宇宙運行、萬物演化的規律。這種規律越早認識越好,知道的人越多越好。「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自凈其意 是諸佛教」。

01

與佛結緣自金庸

老周最早接觸佛教知識,應該是在小學四年級。為了看金庸武俠,在傳統的父母、嚴格的老師、打小報告的同學形成的嚴酷環境之下,頂風作案,自得其樂。當時正是80年代,大陸還沒有金庸武俠的正版小說,看到的都是各種盜版。即便如此,依舊沉溺在江湖紛擾,兒女情長,俠肝義膽,刀光劍影當中,記住了少林寺藏經閣里的掃地僧。江湖的頂尖高手出神入化的武功讓人驚嘆,老僧的佛理也同樣讓小周心神嚮往。

李敖說他和金庸曾經會面並談過佛經,李敖對佛經信口背誦、侃侃而談,金庸卻訥訥無語。此後,李敖就對外宣稱金庸根本不懂佛學——我李敖背的佛經,金庸全都不會。年輕時的小周覺得李敖特別厲害,到現在這個年齡,只覺得李敖膚淺。李敖會背,但未必懂。而金庸的層次比李敖高得豈止一籌。

老周畢業時,還有分配工作,所去的單位還給分配宿舍住(現在的同學沒趕上那個好時代)。當時分宿舍,有一位室友去美國留學,留下一箱書。老周自告奮勇,替這位室友保管這一箱書,這一保管就到現在,所有的書至今一本沒落。其中,有一本書名為《生與死——佛教輪迴說》(作者:陳兵),堪稱一本佛教知識小百科,也正是這本書把老周領進佛學的世界。

老周酷愛金庸,還是用金庸武俠的情形來類比,遇到佛學就像令狐沖學習獨孤九劍一樣,把以前所學的五嶽劍派所有的劍招都融會貫通,在佛學這裡,老周找到了貫穿他整個知識結構的主幹。

佛教最早折服老周的部分是其宇宙觀。產生於公元前6世紀的佛教學說里竟然包含了一個宏大的宇宙觀、時空觀。對於世界的數量,佛教說多過恆河沙數。恆河有多少沙子呢?不計其數,這個譬喻極為類似現在宇宙星系。銀河系有多少個星球,銀河系之外又有多少個星座、星系、星雲?確實遠遠多於恆河沙。這是宏觀的說法,而微觀的說法又有,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對於時間,佛教的時間維度也非常長,其時間長度也只有上個世紀才誕生的天體物理學才有此概念,佛教的時間單位常常用劫來計算,關於劫有多長演算法不一,但一大劫肯定是在10億年以上。釋迦牟尼身處農耕文明時代,能超越當時的生產和科學水平,提出這樣的學說,本身就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蹟。

面對如此宏大的空間,只感覺到自身的渺小,在宇宙廣闊的空間面前,整個人類都不算什麼,何況是「自己」呢!所以,老周從佛教學到的第一點便是不要急。在佛教體系漫長的時間線上,佛教看人世並不從一生的角度看,而從生生世世的角度看。老周學佛體悟到的第二點是做事如法(法即規律、佛法、道理,如法即遵循規律和道理),而不是簡單的用利害去區分。現在有句話很流行:成年人不問對錯,只看利害。這句話是不對的。從一時之利而做錯事,將來會有報應,付出更大的代價。如果某件事是非分明,也就是利害分明。對錯與利害,是難以區分的,對錯即利害,對錯高於眼前利害。第三點便是感恩惜福,能生在這一世,趕上中國歷史上最好的一段時期,是莫大的福報。每次翻翻中國歷史,都能感知到這一世的幸福。

正因為佛教的宇宙觀極為廣大,所以能夠包容,順著這個邏輯去看黨史,自然而然就能夠很好的融合。歷史上很多大人物一時處在權力巔峰,但也生活在巨大的壓力和焦躁不安中,關於文革中的回憶錄提到的絕大多數高幹不吃安眠藥無法入睡。眾生皆苦,位高權重者也無法擺脫。黨史中也有很多因果。

02

福報輪迴今世顯

佛教里沒有「靈魂」的概念,佛教輪迴說也無法用唯物和唯心劃分。佛教的方法論稱為「中道」,即不偏不倚,不落一端。以人死為例,佛教正好在「斷見」和「常見」中間。所謂「斷見」,即死如燈滅,一了百了,不復存在。而「常見」,即認為人有靈魂,永遠不變。佛教正好落在中間,既不認為人死後如燈滅,像是落入無盡的大海中泯滅,也不像很多宗教那樣說的靈魂永生不滅。人的前世後生,既是你又不是你。佛教用語:相似相續,不常不斷。這種表達,極為微妙,語言難盡其義。佛經里用「母虎含子」形容佛陀說到這裡的難處,母虎在叼著小老虎時,太用力會咬傷小虎,太輕咬不住摔下來,兩頭都難。咬太重,會落入斷見。咬太輕,又偏向常見。

人的前世所積累的福報,會在當世和後世顯現,這一世的命運由前世的福報與當世本心共同決定。福報決定一個人的出生,一些書香門第的世家裡,家學淵源,只有積累到足夠的福報才能投生到這樣的家庭當中。但是當世的命運,還和這一世的所作所為有關,如果做多了惡,消耗完了福報,惡報很快就會降臨。所謂「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理解輪迴,還有一個類比,科學研究證實絕大多數人擁有記憶大概是在三歲,再之前就記不起來了。一歲的記憶便可類比於前世。你不記得你的一歲,但你的一歲和你的現在絞纏在一起,有不可分割的聯繫。

命運,在佛教看來就是歷生歷世業報的加權總平均值,當世權重最大。稻子學堂的書單里列出的《了凡四訓》就是記述「命由己造、境隨心轉、福自己求」佛教命運觀的經典著作。

輪迴便是生死,人死了到哪裡去了呢?在六道中生死流轉、沉沉浮浮、生生滅滅、永不得出。佛教講六道輪迴,如不出六道,永遠輪迴不止。六道: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其中天、人、阿修羅為三善道。畜生、餓鬼、地獄為三惡道。佛教格外高推人道,認為人道能見苦樂,有苦樂對比,故能勇猛修行。天界樂多苦少,不利於修行。佛出自於人道而非天道。

人的每一世和前一世相同又不同,所以今生是獨一無二的,歸根結底我們都還是要珍惜這一生的光陰,既為下一世積累福報,又爭取當世解脫。

在人道中相對於快樂,佛教更加強調苦,樂只是相對苦而存在。正所謂「快樂總是短暫的,換來的是無窮無盡的痛苦和長嘆」,也如托爾斯泰說的「幸福的人都是一樣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快樂的人都是一樣的,但是痛苦種種,各有不同。佛教也做了歸類: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生而為人,這些苦,都無法擺脫。

03

修心修行受功德

心,在佛經當中出現的次數很多,心肯定不是現代醫學上的心臟和大腦,心代指人一切精神力量和意識活動的總和。相由心生,境隨心轉。

心識,是人的認識意識,我們看待事物是認識,我們將事物投射到腦海里是意識。心智,是人的智慧和認知,是人所擁有的經驗以及學習能力的綜合。心力,是心的力量,這個力量來源於人的精神,來源願力。

佛教說的三界跟我們通常理解神話中的仙人鬼三界不同,佛教說的三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分有28層,佛教說:三界二十八天。人類現居於欲界。欲界眾生,皆有慾望。欲界便是慾望所化,受慾望驅動。做個類比,在經濟學當中,現代社會的根本動力是消費意願,消費停滯了,社會發展也就停滯了。欲界之上是色界,色界之上是無色界。

老周有個推測,在現代社會,出家的人會越來越少,在家修行的人會越來越多。畢竟,絕對意義上深山老林已經少,現代信息技術、物質的發達,與世隔絕的環境變得很少了。但是佛法不會變。

在家修行須受受五戒,即「不殺生」「不偷盜」「不妄語」「不邪淫」「不飲酒」。如果感興趣想有更多了解的朋友可以參考檢索一行禪師所寫的「健康生活五大信念」。戒律是對修行的一種保護。

修行的目的是攝入、積累福德(福報)和功德。福德之上是功德。福德可帶來福報,福報指的是俗世間的幸福,而功德是比福報更高級、更純粹。梁武帝崇佛,幾次出家,他在位期間立佛教為國教,修建了非常多的寺廟。梁武帝問達摩祖師「朕為佛教做了這麼多事,有沒有功德?」,達摩坦率地回答「沒有功德。只是人天小果。」

修行需要布施。布施分為財布施、無畏布施和法布施。財布施包括外財施,即以自己所擁有的衣食財物施予他人、動物,內財施是以自己的身體去布施,如身體力行地幫助他人等。無畏施,給予他人勇氣、信心,是精神上的傳遞;正如星雲大師常說,「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法布施是指以清凈心為人講解佛法,令聽者歡喜,開啟智慧。

關於布施,我們經常會說到慈悲。給予他人歡樂是慈,我們經常喜歡說慈祥的奶奶外婆,是她們經常孫兒輩帶來快樂。拔除他人痛苦是為悲,所謂悲憫之心人皆有之,看到他人的不幸,心生惻隱。

04

宇宙之間存因果

佛教的理論基礎是因果律(佛教體系里常稱:緣起法)。但佛教里的因果體系極其複雜,似乎是一個變數極多的超大函數,蝴蝶效應在佛教的因果體系是存在的。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使佛教因果律的複雜性有了直觀的體現。

如,隨著大數據時代帶來,有人提出要相關性不要因果,他們覺得知道「是什麼」就夠了,不用知道「為什麼」,在大數據時代,不必要知道現象背後的原因,而要讓數據自己「發生」。在沃爾瑪超市,如果不是數據,沒有知道需要把蛋撻與颶風用品放在一起。這其實是一種錯誤,大數據其實是揭示了因果,揭示了暫時人類理解不了因果。相關性也是一種因果,強相關性時相對簡單的因對應相對簡單果,相對性弱的時候多個因對應多個果。

說到因果,不得不提到緣,緣可視為:某種條件。緣是一件很美妙的東西,有因緣、姻緣、法緣。在神話中,月老的紅線能夠把兩位相隔萬水千山的人繫到一起,紅繩就是姻緣的顯化。現代人追求浪漫,實際上追求也是這個緣。我們「悅讀匯」,「稻子學堂」這麼一批愛讀書的人結識到一起,我們的因緣在「書」上,在「讀書」上。也許「悅讀匯」里的各位同學,我們以前早就做過同學。還有法緣,老周能從金庸武俠小說看到佛,大多數人就看不到,這也是一種獨特的法緣。對於大家都看到的事物,有些人悟了,有些人沒有悟,這也是有無法緣的區別。

緣分都修來的,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這裡要說到父母緣,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我們的孩子,怎樣對待我們的父母。從輪迴的角度來說,孩子在若干世之前可能也做過我們的父母,父母在若干世年前也有可能做過我們的孩子,我們身邊所有的人都是這樣,他們曾經可能是我們的兄弟姐妹。如此,便有一個感恩的心,便有了一個平等的心,平等的對待孩子、對待父母,才是真正愛孩子、愛父母,眾生平等含義其實就在這。

有問題問出家是不是一種特別自私的行為,這裡面存在著這樣一個誤解,真正的出家一定是經過父母和至親同意的。有一本經書《父母恩難報經》(安世高譯為正本,其他版本是後人偽造),從名字就可以看出它是勸人盡孝的。佛教的出家,跟儒家說「一屋不掃,何掃天下」的含義一樣,他也同樣提倡,先解決好自己的問題,然後再出家。一個大修行人乘願再來人間,其投生的家庭也是因緣具足,會理解出家修行這一大善的行為。

佛教雖然被歸為宗教,但和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等宗教相比,其宗教色彩很淡。因此,也有高僧大德提出:佛教之教,乃教育之教,非宗教之教。

佛教是唯一一個預言自己將會滅絕的「宗教」,佛法作為規律不會滅絕。但是教育世人認識佛教的「佛教」會滅絕。佛經有過預言,一萬多年後,佛法滅盡。正法時代百年,像法時代千年,末法時代萬年。正法和末法的區別,並非在佛教理論上,而是在實修上。在釋迦牟尼駐世的正法時代,證悟佛法的人很多,出現的尊者菩薩也最多,此謂正法時代。之後,有像法時代,還是不斷有高德大師修行有證。而在現在末法時代,佛法依然流傳,但親身證悟果位很少,反而打著佛教旗號的騙子慢慢多了起來。

05

流派分流因地異

佛教大的劃分,有三大語系,分別是巴利語、漢語系、藏語系。巴利語系佛教是從古印度傳往東南業,斯里蘭卡、泰國等,又稱之南傳佛教。我國雲南傣族地區的佛教就是南傳上座部佛教。

漢語系的佛教自漢朝從西域傳到中土,已經成為中國化的宗教,再由中土傳入朝鮮、日本。漢傳佛教最有名的是禪宗,關於達摩祖師一葦渡江的故事傳說數不勝數,禪宗一系也是人才輩出,特別是六祖慧能。佛教里,只有佛陀講法才能被稱為「經」,高僧講法成為「論」。記錄慧能大師言行的《六祖壇經》是唯一一部,不是佛陀講法,而歸入「經」的著作。

藏語系即藏傳佛教,藏傳佛教是佛教穿過喜馬拉雅山,直接由印度傳入西藏,藏文所含的佛教經典也是瀚如煙海。藏傳佛教衍化出很多有特色的地方,與漢傳佛教最大的差別就是四皈依。漢傳佛教講三皈依:佛法僧。藏傳佛教講四皈依,多一個皈依上師。

在真正的密宗里,師父選徒弟要三年,徒弟選擇師父也要三年,都非常嚴格的,在一起同吃同住三年,相互觀察考驗。前些年,有個詞流行叫朝陽區仁波切,到處「傳法、收徒、接受供養」很多人上當受騙,是因為對密宗不了解。

在佛教中,冥想是禪定的一種方法,到了真正的禪定,一念不生。我們人只要活著,總是一個念頭接著另一個念頭,心緒紛雜,要定住心神其實是一件很難的事。打一個比方,這就處於好比前一個念頭已經熄滅,後一個念頭還未升起的空檔之時。真正的大修行人能在這個狀態下入定。入定不是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想會墮入醒不過來的虛空當中(這種佛教稱之為無想定,並不推薦)。如果在定中念佛,一心不亂,那就是很高的境界了。

在《大唐西域記》中,玄奘過大雪山,聽到當地的一個傳說,因為地殼運動,山崖中發現一個僧人打坐。誰也不知道這個人入定了多久,有人說用寺廟裡報時敲打的聲音可以讓這個僧人從入定中醒來。結果,當這個僧人被喚醒之後,他開口就問釋迦牟尼在哪?他要去見佛陀求法。有人告訴他佛陀早已經涅槃多年了。這個僧人聽完很失望,他是釋迦上一劫的阿羅漢,入定為了等他,結果醒來,已經錯過了佛陀駐世的時代,說完之後這位僧人就入涅槃了。感覺很像是等公交,睡著了等過時間,錯過站了。

大家問,老周答

Q

怎樣看待不同地域之間由信仰衝突造成的社會亂象,從佛教的角度來看,有無解決辦法?

老周:恐怕比較悲觀。刀兵劫(戰亂)是人道中無法避免的三災之一,是人類共業所致,無法徹底避免。從佛教的角度來說,只有人人都認識和遵循佛法,才能徹底解決。

Q

如何從佛教歷史看當前佛教商業化?

老周:佛教戒律中對佛教徒有很多約束,其中就有對物質享受和財富佔有的嚴格限制。當今是商業社會,佛教也離不開商業,但是作為身在其中、接受供養和捐贈的僧人如何保持初心不變,不受金錢蠱亂,那就要看自己的修為了。我不看好、不贊成佛教離金錢太近。歷史上,佛教每次遭遇滅佛打擊都是在佛教極盛之後。

Q

人與人之間為什麼差距這麼大,無論是三觀還是性格,這在佛學中能夠解釋嗎?

老周:可以解釋啊,這就是歷生歷世的輪迴中形成的果報顯現,佛教里喜歡稱為:宿世種子。也許類似於現代科學裡的基因。

Q

陽明心學的「致良知」、「心無外物」、「知行合一」,佛教有沒有相應的說法?

老周:陽明心學,我是外行,這個問題應該是何老師來回答。我勉強試一下:良知類似於佛教中的佛性。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有成佛可能。佛教里這個說法,類似於致良知,人人皆可為聖賢。心外無物,是不是可以類似於《華嚴經》: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知行合一是不是類似於「行解並重,有修有證」。

多說一個故事,關於王陽明的一個傳說,流傳極廣。王陽明在江西任上某次路過一寺廟,聽說廟裡有位老禪師閉關多年不出屋門,非要進到老禪師閉關的屋子裡看看。廟裡的僧眾阻攔不止,只好打開大門,看到裡面確實有個打坐的老和尚,已去世多年,但是桌上留著一幅字:五十年前王守仁,開門即是閉門人。王陽明突然大悟,這個老和尚就是他的前世。一代大儒其實是一個高僧轉世。但在我的印象中王陽明對佛教有過批評意見。佛教本身並不拒絕和反對批評,甚至是歡迎,有批評才能有交流。要說批評佛教,誰能比得上佛教自己,又有哪家宗教預言了自己的衰落和滅絕,只有佛教。

Q

怎麼看待誦經對於日常生活中的修身養性作用?除了心經,還有其它用於修身養性的經課誦讀嗎?

老周:當然太好了,作用極大,功德無量。《心經》之外,我作為一個凈土宗的粉絲,推薦《阿彌陀經》《無量壽經》。

Q

如何看待「佛教」和「佛學」差異?佛教徒和佛學愛好者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老周:「佛教」現在被很多人認為是一種宗教,但也有高僧大德認為詞典條目上的宗教是以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等宗教為藍本下的定義,佛教如與之相比,差別還是挺大。佛教的教,實為教育的教,應該算是佛法的教化。

顧名思義,佛學從佛教體系內演變出的一種學術和學問。因為佛教體系廣博精微,幾乎處處都有涉及,所以佛學研究也足以讓人皓首窮經、投入畢生心力。

佛教徒和佛學愛好者最大區別是:佛教徒信仰佛法並遵守佛教戒律,佛學愛好者只是感興趣或者喜歡。如果愛好者真的相信佛法規律,並且遵守佛教戒律,那就變成一個佛教徒了。佛教不僅有宏大精微的知識體系,更需要親身實修,只有按照佛陀的教導真正地實踐實證,才能稱之為佛教徒,而不只是多了解一些知識、學問和談資。

推薦了解佛教的幾本書

《正見》 宗薩欽哲仁波切 著

《佛陀傳》一行禪師 著

《西藏生死書》

《正信的佛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橙君 的精彩文章:

TAG:橙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