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研究稱某些星系合併後,其特大質量黑洞大約一年吞掉一顆恆星

新研究稱某些星系合併後,其特大質量黑洞大約一年吞掉一顆恆星

文:娟娟

作者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作者

最近,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天文學家發現了一種機制,可以解釋在某些星系內的特大質量黑洞周圍不對稱恆星群的持續存在,並認為在星系合併的後期,圍繞特大質量黑洞作軌道運動的恆星可能會被拋入黑洞,並以每年一個的速度被黑洞吃掉。該研究最近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

在特大質量黑洞的引力作用下,該黑洞周圍會形成一個核星團(nuclear star cluster),引力物理學希望這個核星團是球對稱的。然而,天文學家通過觀測卻發現,包括我們附近的仙女星系在內的一些星系,其特大質量黑洞周圍的核星團卻是非對稱的,並以盤面(disk)的形式存在。

在盤面內,每顆恆星都沿著一個橢圓軌道,隨著時間的推移圍繞著特大質量黑洞旋轉。這些恆星的軌道幾乎重疊,並且頻繁發生相互作用。最終,對一顆恆星軌道的引力干擾將把這顆恆星帶到離黑洞足夠近的地方。

研究人員稱:「我們預測在星系合併的後期,特大質量黑洞每年將會吞掉一顆恆星。」「這比其他預測的速率多1萬倍。」

這一發現支持了觀測證據,即在一些中心存在特大質量黑洞的星系裡,其恆星死亡率高於其他星系,同時也表明,偏心核盤(eccentric nuclear disk)或許比曾經預期的更加常見。對這個方面進行深入研究,或許能夠幫助天文學家更好地理解星系合併以及宇宙演化。

圖片:仙女星系 來自:nasa

「仙女星系或許已經度過了這個過程的高峰時期,它在很久以前就經歷了合併,」研究人員稱,「但是有了更高解析度的數據,我們或許能夠在更遙遠的星系核中找到更年輕的偏心盤(eccentric disk)。」

參考資料: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8/02/180201141420.htm

//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3847/1538-4357/aaa714/met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心的寫字空間 的精彩文章:

來自卡西尼號的數據顯示:土衛六像地球一樣擁有「海平面」

TAG:一心的寫字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