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影響世界歷史的50位女科學家,給孩子帶來勇氣和自信

影響世界歷史的50位女科學家,給孩子帶來勇氣和自信

沒有什麼比看見女人穿著長褲更讓人覺得煩惱的了。在20 世紀30 年代,人們都是這麼認為的。但伴隨著社會的發展、女性的獨立,穿著褲裝的女性早就不是什麼讓人驚奇的現象了,偉大的女性們拿出了無所畏懼的精神,在事業上創出一番令男人們驚嘆的景象。

今天接力君就要為你講述這些無所畏懼、敢於打破常規的女性科學家的故事。

我所學會的是,進步總是緩慢而艱難的。

—— 瑪麗·居里

瑪麗·居里

物理學家,化學家(1867—1934)

瑪麗·居里1867 年出生於波蘭華沙。在做了幾年家庭教師以資助姐姐上學之後,她終於迎來了命運的轉折點。她進入巴黎索邦大學學習,並在那裡遇到了同領域科學家皮埃爾·居里,她一生的摯愛。

當時,一位叫昂利·貝克勒爾的科學家在鈾鹽中發現了一種神秘又會「發光」的化合物。

其他科學家似乎對這一發現不太感興趣,而瑪麗則對這種「發光」物質著了迷,想知道它是什麼,為什麼會發光。在一個悶熱的棚子里,瑪麗與皮埃爾開始了研究工作。利用皮埃爾的靜電計,瑪麗分析了這種「發光」的化合物,發現能量產生於鈾原子本身。現在我們知道,帶有不穩定原子核的原子會放出粒子並釋放能量。瑪麗把這種效應稱為「放射性」。為了找到放射源,她與皮埃爾開始了全面而細緻的篩查工作,從瀝青鈾礦等材料中提煉放射性物質。在這個過程中,皮埃爾與瑪麗發現了兩種新的放射性元素:釙和鐳。居里夫婦因發現放射性而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後來,在1911 年,瑪麗又獲得了第二個諾貝爾獎,這一次是因為發現並研究了釙與鐳而被授予化學獎。

皮埃爾與瑪麗結成了一個了不起的組合,但不幸的是,他們意識到實驗中的輻射也會使人患病。皮埃爾在自己的手臂上做放射性實驗,並因此留下大塊的灼傷。長期與放射性元素接觸使得他們飽受疼痛的煎熬——如今人們都知道,輻射效應是致命的。1906 年,皮埃爾在一次馬車事故中喪生。悲傷之餘,瑪麗依然不顧危險繼續他們的研究工作,她發現鐳可用於治療癌症。她會花上數個小時收集氡氣(一種具有放射性的氣體)並送到醫院,儘管這讓她感到虛弱不堪。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遭到入侵。在大女兒伊雷娜的幫助下,她製造了一台移動X 射線醫療車,並英勇地開上戰場去幫助受傷的士兵。因為興趣,瑪麗·居里選擇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因為世界的需要,瑪麗·居里選擇不顧危險,一心奉獻。她的人生與事迹將永遠激勵著後世的科學家。

斯蒂文斯小姐曾參與了一項人類的重大發現,因此她的工作將被世人銘記。

——「遺傳學之父」托馬斯·亨特·摩爾根

內蒂·斯蒂文斯

遺傳學家(1861—1912)

內蒂·斯蒂文斯1861 年出生於美國佛蒙特州。為了上學她省吃儉用,還得靠代課來賺學費。在從事那短暫卻具有開創意義的職業之前,她經歷了一段頗為艱辛的生活。在加利福尼亞州新建成不久的斯坦福大學,她逐漸完成了本科學業。獲得碩士學位之後,她對遺傳學的興趣促使她回到美國東海岸工作,直到41 歲她才在布林茅爾學院獲得博士學位。

在那個年代,遺傳學上的重大問題其實非常簡單:究竟是什麼決定了一個嬰兒的性別?在當時,決定性別的要素仍是一個謎。幾個世紀以來,醫生們認為嬰兒性別是由女人在懷孕期間吃的東西或其保持體溫的方式決定的。而內蒂與其他科學家懷疑還有更多因素決定了性別。內蒂通過解剖蟲子來展開這項工作。她取出蝴蝶與米蟲的性器官,並在顯微鏡下觀察其細胞結構。雄性昆蟲有一個XY 形狀的染色體,而雌性昆蟲有一個XX 形狀的染色體。通過精湛的技術以及多種不同的昆蟲實驗,她根據觀察所得出的假設變得更加確定。

1905 年她發表了一系列作品(包括兩本書)來公開這項開創性的研究成果,並推翻了人們對於性別形成長達千百年的誤解。

大約在同一時期,內蒂的前導師埃德蒙·威爾遜也獨立得出了相同的結論,並找到了XY 染色體,內蒂的研究使得這項發現的證據更加確鑿。她以堅定的科學信念寫下了她的研究發現,但這卻遭到了公眾的質疑。不幸的是,她在1912 年英年早逝,這使得她很快被人們忽視與遺忘。

如今的人們因為那令人驚嘆的研究成果而認識了她,她研究發現讓科學家們更好地理解了性別的決定因素,並在此基礎上繼續發展遺傳學。

我一生都被化學與晶體所吸引。

—— 多蘿西·霍奇金

多蘿西·霍奇金

生物化學家,X 射線晶體學家(1910—1994)

多蘿西·霍奇金1910 年生於埃及,成長於英國,在那裡學習,偶爾回到身在蘇丹考古遺址的父母身邊。在挖掘現場,周圍都是一群友好的地質學家,多蘿西獲得了在現場工作的早期經驗。13 歲那年,她從地上發現了一種神秘的礦物,並用化學儀器準確地分析出了其成分,鑒定為鈦鐵礦晶體。她很快便愛上了晶體學這門研究原子與分子結構的學科。

多蘿西於1928 年被牛津大學錄取攻讀X 射線晶體學,當時該校對女性入學要求非常嚴苛。X 射線晶體學是了解分子結構的最新方法,它很難學,可能需要數月甚至數年的觀察,再加上人工進行複雜的計算,才能充分了解分子結構。

在劍橋經歷了一陣短暫學習,1934 年多蘿西重返牛津大學從事研究與教學。在牛津大學博物館一個黑暗的滿是灰塵的地下室中,周圍布滿高壓電線與骨骼標本,多蘿西開始了她的科研工作。她繪製出膽固醇結構的工作令所有人印象深刻,於是大家把她視為一個可以破解任何未知分子結構的天才。

多蘿西開始研究一種重要的抗生素青黴素的結構。化學家們需要用這些信息來大批合成青黴素藥物(該藥物於1928年被發現)。1945 年,通過4 年的艱辛工作與創造性的技術突破,她成功破譯出合成青黴素的分子結構密碼。這一發現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而後她繼續從事開創性的工作,在研究維生素B12 結構時,她與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學生合作,發明了一個計算機程序,能比傳統方法更快地繪製分子結構。因為在生化物質(包括維生素B12)結構方面的重要貢獻,她於1964 年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多蘿西還繪製出了胰島素的結構,這有助於糖尿病的治療。

晚年的多蘿西仍週遊世界講學,提醒人們重視糖尿病,促進科學的發展,並為爭取世界和平而努力,直到1994 年去世。

科學不能脫離日常生活,也不應該脫離日常生活。

—— 羅薩琳·富蘭克林

羅薩琳·富蘭克林

化學家,X 射線晶體學家(1920—1958)

羅薩琳·富蘭克林1920 年生於英國倫敦。她的父親想讓女兒做他認為適合女士的工作,他不贊成女人上大學。還好家裡的女性一起支持她,她才得以繼續深造並在劍橋大學獲得了物理化學博士學位。

當時有一個重大問題亟待解決:DNA 的形狀是怎樣的?科學家們知DNA 是形成身體的基本構造,但他們沒有能夠證明它具體形狀的證據。羅薩琳是國王學院從事這一研究的科學家之一。她花了許多時間對DNA 的精細纖維進行X 光探測,並且捕獲了那張能夠證明DNA 是雙螺旋結構的著名照片。

與此同時,另外兩位科學家,詹姆斯·沃森與弗朗西斯·克里克也在試圖弄清楚DNA 的結構。他們剽竊了羅薩琳的實驗成果,然後在未經她允許的情況下,把她的發現發表在自己的著作中,並沒有給對方署名。就這樣,她被人們忽視了。羅薩琳離開了國王學院的糟糕工作環境,繼續她的研究。她去了一個頂級的研究實驗室,開始做有趣的研究,專攻煙草花葉病毒與脊髓灰質炎病毒。

不幸的是,羅薩琳後來被診斷為癌症晚期,這可能是在先前忘我的工作中接觸到X 射線輻射所致。她1958 年去世,年僅37 歲。

沃森與克里克在羅薩琳去世後獲得諾貝爾獎。沃森在《雙螺旋》一書中對她進行了嚴苛而蹩腳的評論。他還承認自己看過她的數據,人們由此開始了解這個發現是如何取得的。

羅薩琳被作為一位該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而被世人銘記。現在我們知道了她開創性的工作,我們可以去歌頌她所完成的一切!

女性佔據了地球人口的一半,我們絕對無法忽視這些頭腦的力量——人類的進步有賴於我們對知識的不斷追尋。這本書裡面的女性向世界證明了:無論性別、種族與背景,每個人都能做出偉大的成就。她們的遺產將一直永存。在今天,全世界的女性依然在不顧一切地去做出發現與探索。

讓我們為這些先驅歡呼,這樣我們就可以激勵下一代人,一起在她們停下來的地方繼續尋找知識。 走出去, 解決新問題, 找到答案,學習一切能夠學到的東西,做出自己的發現。

《紐約時報》年度暢銷力作!

火遍全球的兒童科普繪本,插畫精美的勵志傳記讀物。

精彩內頁

女科學家知多少?

以文末留言的形式,說出你知道的女科學家和她的主要成就或趣事,就有機會獲得《無所畏懼——影響世界歷史的50位女科學家》一冊哦!

本文部分內容選摘自

《無所畏懼——影響世界歷史的50位女科學家》

?END ?

責任編輯 邵琨

精彩好書免費試讀

經典故事獨家點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接力出版社 的精彩文章:

聽說這是「圖書圈」里人才知道的事

TAG:接力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