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他們為何能成功地操縱戀人?| 什麼是「煤氣燈」操縱法

他們為何能成功地操縱戀人?| 什麼是「煤氣燈」操縱法




KY作者 / 咯咯


編輯 / KY主創們




我在大一的某一門選修課上看過一部叫《煤氣燈下(gaslight)》的黑白老電影。影片講述了一個原本美麗、自信,且能夠獨立思考的女主角,在丈夫縝密的心理操縱下變得懷疑現實、質疑自己,最後精神上幾乎完全被對方控制的故事。


 

其中一個經典的橋段,是男主角故意將家中的煤氣燈調得忽明忽暗。當女主角對燈光的異常變化表達疑惑時,男主堅定地否認,堅持告訴她那是她的幻覺,是她過於疑神疑鬼。最後,女主角也由此開始懷疑自己的認知是否是現實。


 


後來心理學研究中,這種關係中通過「扭曲受害者眼中的真實」來控制對方的情感操控,就被命名為了「煤氣燈操縱法(gaslighting)」(Calef & Weinshel, 1981;Gass & Nichols, 1988 )。這種操控看似有些聳人聽聞,彷彿只會出現在電影和小說橋段中,但其實它在關係中十分常見,並且相當強效。


 


在我身邊,就有不止一個朋友曾遭遇過這樣的操縱。今天的文章中也會穿插其中一位朋友A的故事。在那些真實發生的片段中,你可能會發現,心理操縱其實離你並不遙遠。






煤氣燈操縱是情感操控的一種形式,它的效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日常點滴中慢慢滲透的。在操縱過程中,

操控者會把事實刻意扭曲、選擇性地刪減,或者直接將虛假信息灌輸給對方。


 


他們這樣做的目的,是讓被操控者懷疑自己的記憶力、認知力和精神狀態,乃至整個自我的價值。

逐漸地,

被操控者對現實的認知被擾亂,失去對自己判斷的信任,

最後只能被迫地相信操控者,從而讓他們實現對自己情感和行為的操縱。


 


這種情感操控在各類型的親密關係中都十分常見。以親子關係為例,有一些父母習慣於在日常生活中否認孩子自己的認知、感受和判斷,讓孩子覺得自己並沒有對好壞的判斷力,從而全盤接受家長的安排。


 

這種操縱在親密伴侶之間,會表現得更加典型和突出。

什麼情況下操縱者會這樣控制自己的伴侶呢?以下是

他們操控身邊人的三種最常見的原因

(Greenberg,2017):


 


1. 隱藏:他們試圖掩藏自己做的某些事情


 


很多時候,操控者試圖扭曲伴侶眼中的真實,讓對方不再信任自身的判斷和感知,

是為了掩蓋起某些對自己不利的事實。

這些事實可能是會給Ta帶來負面結果的,比如Ta其實出軌了,但Ta並不想承認錯誤,使得自己成為弱勢、理虧的一方。Ta也還不願結束這段關係。


 


他們想隱藏的也可能是一些很小的、但卻會讓他們自己感到羞恥或尷尬的事情。由於操控者通常自戀且脆弱,他們就會對「有損自己形象」的事的暴露十分敏感。


 


這種情況里,操縱一般起源於你發現了什麼讓你疑惑的事。常見的情形可能包括,你在伴侶手機上看到一個陌生的異性的簡訊,你發現你們倆公用的信用卡上有點異樣,等等。一開始可能你並不覺得是什麼大事,只是單純地跟對方聊起這件事,或是隨口一提,Ta就會立刻進入到試圖操控你的狀態里。


 


2. 改變:操控者想要在某些方面改變你


 


操控者心中大都有一副關於理想伴侶的畫像——他們對伴侶有著一系列的、具體的要求。

他們操控伴侶,是為了讓對方儘可能地接近自己的「理想畫像」,

即便這種改變違背了對方自身的意願。


 


他們會通過不斷貶低,或是道德、

情感綁架

的方式讓對方的自尊心受到打擊,相信自己真的是「不夠好」的;或是相信

「如果愛一個人就要為Ta改變,否則就是我的錯,是我不夠愛Ta」。


 


3. 控制:操控者想要佔據絕對的主導地位,獲得對你的完全控制權


 


自戀且掌控欲極強的操控者們,希望自己不僅是關係中掌握權力的那個人,還是伴侶生活中唯一能給ta造成影響的人。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會不斷地洗腦自己的伴侶,

在伴侶面前醜化和妖魔化Ta身邊其他的人,致使對方主動或被動地慢慢遠離其他親近的人,最後身邊只剩下操控者一個人,也只能夠信任這一個人。


 


不僅如此,他們還會為了控制對方,而讓對方相信

「只有Ta會愛我這種人」、「唯有Ta是真心愛我」,

或是「我離開了Ta就無法生存」這樣的信息。控制者們無比的享受這種擁有對伴侶唯一、絕對的掌控權的感覺。







以下是操縱者們會在關係中表現出來的6點跡象:


 


· Ta試著讓你相信你所相信的是錯的,而Ta說的才是真實


 


· Ta堅持不懈、循序漸進的勸服經常讓你開始懷疑自己親眼看到、親耳聽到的東西,以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 當你不接受Ta那個版本的「事實」時,Ta就會有不好的反應,比如不理你或者生氣




· Ta經常表現得異常的堅持和執著,有時即便你已經請求結束關於某個問題的討論了,Ta依然會將爭論繼續下去




· Ta習慣於扭曲事實,並給出一個既長、又非常複雜的論證過程去證明自己的觀點,以至於到最後你已經被Ta的論證繞得徹底迷茫




· Ta會告訴你其他人都在欺騙你,只有Ta願意跟你說真話




 「煤氣燈」操縱在具體實施的時候,會經過8個不同的階段。而被操控者就是在這一個接一個的階段中,一步步變得「懷疑人生」(Ni, 2017):


 


步驟一:

說謊、誇大和否認


 


說謊、誇大和否認

是操控者最慣用的、幾乎貫穿兩人相處的整個過程的三種策略。在好友A被操縱的那段關係中,她的男友一直給她灌輸的一種觀點就是:「你實在太單純、太天真了,所以不懂這個世界有多麼危險,人心是多麼險惡。」


 


和所有操控者一樣,A的前男友也有很強的控制欲。為了控制她不和其他異性來往,他告訴她:「你太單純,不明白所謂的異性朋友都只是想和你發生關係而已」。為了拆散A和她要好的同性朋友們,他會洗腦說女生之間的友情都是虛假的,對方只是在利用她。


 


可見,A的前男友為了操控她,說了很多與事實不符的話。他誇大了社會中的危險,否認了男女相處之間的合理性,也否認了A自己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


 


步驟二:隔離


 


就像前文中說到的,操控者的目的之一是

讓自己成為伴侶生活的全部

。為了實現這一點,

將對方和Ta別的親朋好友隔離開來

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在A的敘述中,前男友當時每天都會仔細翻看她的手機,要求她刪除一些「可疑的異性對象」。他的話術是,既然他們只是普通朋友,自己是更為重要的男朋友,為自己刪掉一些人又有什麼關係?他表示自己不會幹涉她出去見朋友,但不論她去哪裡、見誰,他都會跟著她一起去。


 


於是漸漸地,A為了避免在男友看她手機時可能發生的衝突,就告訴朋友們沒事不要跟她聯繫,有事她會主動聯繫他們。同時也因為男友跟在旁邊實在掃興,她越來越少出去聚會。不知不覺,朋友們慢慢都淡出了她的生活,她離從前的交際圈越來越遠,男友也逐漸成為了她生活最主要的部分、及信息的最主要的來源。


 


不僅如此,就如前面提及的,她的前男友會巧妙地離間她和朋友之間的關係

操控者們比一般人敏感許多,他們會觀察誰是伴侶身邊對自己最有威脅的人,也會找准挑撥的時機。


 


比如,當時A的男友就尤其不喜歡她身邊的一個聰明、三觀正的女性朋友。於是每一次察覺到A和這位朋友之前相處出現了一點不愉快時,他就會趁機在A面前負面地分析這位朋友的行為和態度,並重申「女生之間的友誼很虛偽」這個觀點。


 


步驟三:循序漸進的重複


 


就像一場真正的心理戰一樣,操控者會不斷地向伴侶灌輸那些謊言或是歪曲的事實,以便維持自己的攻勢,讓對方慢慢相信這是真的。


 


A對我說,前男友試圖讓她相信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有計劃地、循序漸進地進行說服和操控。重複是一種極有力量的心理暗示。戈培爾效應告訴我們,「謊言重複一百次也可能成為真理」。


 


與此同時,上一步的隔離也讓被操控者

失去大部分被外界警醒

的機會。朋友們都三緘其口。於是被操縱者在這種不斷的重複中慢慢開始相信對方的話,失去對自己判斷力的信任。







步驟四:當謊言被質疑時,他們會加大攻勢


 


當被操控者對他們的謊言提出質疑時,他們會加大力度。比如堅定地反駁一些明明十分有力的證據、反過來指責受害者,或者發表錯誤的斷言,等等。


 


A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她無意中看到了對方給他前女友發送曖昧消息。他的反應是反過來義正言辭地指責A,說都是因為A當時和他吵架,不聽他的話,要不是當時他被A傷害了,也根本不會回復前女友的微信。


 


在對方義正言辭的指責中,當時已經不再信任自己的判斷和認知的A也開始懷疑:是不是真的是我的問題?


 


步驟五:耗竭被操控者


 


經過持續和長期的攻擊,被操控者最終進入一種被耗竭的虛弱狀態。

他們會感到沮喪、氣餒、恐懼和深深的自我懷疑。

質疑自己的感受、自我認知,雖然不覺得快樂、但是會放棄抵抗。被操縱者漸漸覺得,「也許他是真的愛我,也許是我要求太多,也許就這樣過下去吧。「


 


步驟六:建立起一種依賴共生關係


 


被操控者此時可能已經像是變了個人,他們以消極和怯懦的態度去面對生活,於是也會受到許多負面的反饋。在自證預言的惡性循環中,他們一次次「驗證」操控者的話,越來越相信那就是準確無誤的事實。最終,被操控者變得只依賴和相信操控者一個人,與其形成一種病態的共生關係。


 


「當時的我發自內心地覺得自己就是太單純。相信他對我說的,我的聰明只表現在讀書好而已,我僅僅是個書獃子。我認為自己在社會上無法獨立生存,堅信和他在一起、依賴他,是我唯一能夠生活得好的方式。」


 


步驟七

:不時地給予虛假希望


 


作為操控的一部分,操控者會不時施與伴侶或多或少的善意和溫柔。在這些情況下,被操控者會忍不住想,「其實Ta也沒有那麼壞」、「事情也許會好起來的」。


但實際上,這種間接出現的「獎勵」不過是為了更好地進行下一次操控。與此同時,這個技巧又再次強化了兩人之間的依賴共生關係。







步驟

八:支配和控制


 


極端情況下,操控者會在實行以上所有步驟的基礎上,直接做出一些暴力的行為來強迫被操控者按照他們的意志行事。他們讓被操控者持續的處於一個不安全、恐懼又擔驚受怕的狀態,這個階段在家暴中尤為常見。


 


據A所說,前男友曾直接威脅她說:「如果你跟我分手,我會利用權力傷害你。」除此之外,她還被他「道德勒索「,因為前男友說,假如她和自己分手,就是辜負了自己對她的一片真心,是」沒想到你會是這樣的人「。


 


這種恐懼和不安全感,也使得她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勇氣違抗和離開他。



如果你懷疑自己正在被操控,可以對照以下幾種處於這樣一段關係時可能會有的感受, 進行一次自我檢查:


 


· 你開始習慣在做每件事時都質疑自己,無法為自己做出決定


· 你在生活中不再感覺到快樂


· 你感覺自己在慢慢失去身邊的其他人,覺得自己活成了一座孤島,島上只有Ta一人


·  你覺得自己好像變成了和過去完全不同的另一個人


 


若你確信了自己正籠罩在「煤油燈」的陰影下,不妨試試以下幾種重新找回現實的方法:


 


1. 明白操縱能夠被打破,是發力的第一步


大多數被操縱者,尤其在長期被操縱之後,會習得性無助。他們內化了操控者施加的責備和否定,他們不相信自己可以改變。而事實上,

你是完全可以有所作為的,只要你識別出對方在操縱,你就可以破壞這種操縱行為——因為,意識到自己正在被控制,其實是最艱難的一步。


操控者持續操控,是因為你的反應配合了他們,他們發現操控是有效的,是能夠達到目的。

如果你不給予他們這樣的獎賞,不令他們的目的達成,不像他們希望的那樣去做,就打破了對方的幻想。這篇文章已經告訴了你,對方會通過什麼樣的策略讓你懷疑自己,以及對方在操縱時期望中你的反應。而你需要做的就是反其道而行之。


 


2. 從小事開始,重新給自己賦權


 


「不再有能力為自己做決定」是被操控者最顯著的特點之一。

因為他們不再相信自己,只能完全依賴對方。因此,意識到自己的處境之後,你需要

重新賦予自己為自己做決定的權力。


 


即便暫時還無法去除「我不行」的心理,也試著先從很小的事情開始做決定、做選擇——從午餐吃什麼,穿什麼出門,與什麼人聯絡,到對對方為你做的決定說「不」。在期間,你也要在自己成功做出並實現每一個決定時獎勵自己。


 


這個過程中,不要再去思考對方口中的「對」與「錯」、「好」與「壞」,

相信你自己的直覺——它有時會成為一種保護你的力量。在每一次你做出自己的決定,並且沒有發生對方口中的壞事,甚至是獲得了好的結果時,你就能慢慢重新累積起對自己的信心和力量。







3. 找回你的社會支持系統


 


沒有「隔離」這一步的發生,操縱是幾乎不可能繼續下去的。這也意味著,

來自朋友、家人,以及所有愛你、關心你的人支持,是幫你離開操縱式關係的最重要的保護性因素

(Kathryn, 1996)。


 


因此,不論你是不是與曾經那些愛你的人已經幾乎失聯,甚至因為操控者而和他們處在一個尷尬的局面里,

去重新聯繫他們,尋求他們的幫助。

你需要將自己的情況和感受分享給他們,尤其是那些你當初由於「擔心引起矛盾」而刻意隱瞞的信息。


 


這樣做不僅是為了獲得勇氣與支持,更是讓你重新接觸到那些,除了操控者給你灌輸的之外的信息。去回憶起真實的外部世界和真實的自己究竟是什麼樣子。


 


真正愛你的人,會讓你覺得因為ta的愛變得更有力量、更自信、更自由。而那些讓你變得更虛弱、更自我厭棄、更窒息的「愛」,無論是不是操縱,都值得你去思考是否要繼續在關係里呆下去。


 


願我們都能得到自己值得的愛,而為了實現這一點,你首先要能夠拒絕所有不配你、不夠好的情感。

當然,孤獨的感覺很難受。為了避免孤獨,我們可能也會選擇不夠好的愛人,但你也一定要清楚自己為此付出了什麼,能夠接受所有的後果。


 


以上,晚安。






















@KY主創們


微博




mkt@knowyourself.cc


商務合作請洽





搜索文章/招聘/測試/轉載/請戳公號菜單欄



所發生的都不會白費,無論結果都不必後悔|KY粉絲留言精選:那些堅持自我的人最後都怎麼樣了?

TAG:KnowYoursel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