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鴻文筆筆見骨

張鴻文筆筆見骨

宋戴復古讀放翁先生劍南詩草詩聯 張鴻文

介子平

魯才晉用,張鴻文於1964年自山東大學畢業來到山西工作,而這一年我也出生。其退休之前,為太原日報社社長,而我又是這家報紙副刊的投稿者,這等小事雖還勞駕不到社長。總而言之,故對其格外敬重。

張先生好書法,且有面貌。有何面貌?男子漢風範,沒有媚態,只有遒勁。

其字構沉雄挺拔,莊重遒健,字貌氣韻高古,逸趣神韻,以變而有法、勁而不怒為獨到,以間架豪放、方圓兼用為形態。其用筆,簡潔而流變多端,奇宕而時出新致,通篇渾然,一氣呵成,且以中鋒運筆,點畫氣息自然高古,朴然蒼鬱。先生揮毫時,注神筆底,執管近下,肘腕高懸,主運於腕肘而不主於指掌。提筆中含,頓筆外拓,中含取其勁臂,外拓得以健強。早年習柳,後入蘇黃,中年之後,主攻二王。容眾家所長,收放得宜,終有穩重挺拔、脫梵谷古大觀。

貌朴雄逸,古氣未漓,團圓氣貫,豪邁不羈,取法碑版札帖,質古而新意。看似跌宕多姿,一任折轉,卻筆力內含,體勢嚴謹,仔細研讀,還會有粗而能銳、精而能拙的發現。傅青主「寧拙毋巧,寧丑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直率毋安排」的美學格調,已不自覺貫穿其周身,不經意浮泛於毫端。「四寧四毋」者,天機自然也。所謂「四寧」,應釋為真純不羈、虛靜通明、大朴不雕、率性而生、拙則入古、巧則趨邪也。

其學也篤。以前作為單位的主要領導,公務纏身、文山會海也自然之事,為自己找一個「沒時間」的推脫,心安理得,仰不愧天,但張先生沒有,業餘時間多鑽研於此,痴迷於此。廣置碑帖,批閱臨習,化他為我,神摩於心,退筆成冢,廢紙三千,多年沉湎,自有其心得所在。自一點一撇中,洞古人精微之妙,方有師古不泥古、融天機而自得之妙。夫書者,英傑之餘事,文章之急務。藝從心得,得之為節操;手與神運,運之為字跡。書者抒懷,喜即氣和而字舒,怒則氣粗而字險,草書大字可也;書道玄妙,哀即氣鬱而字斂,樂則字平而字麗,楷體小字足以。「詩雖奇偉,而不能揉磨入細,未免粗才;詩雖幽俊,而不能展拓開張,終窘邊幅。」袁枚《隨園詩話》論詩句,與書也通。書肇於自然,秉於陰陽,何須拘泥大小哉!

其書,筆筆見骨,其性主剛,線線矯健,其趣簡古,而其人,文靜謙和,彬彬爾雅,「字如其人」之悖也。書畫之益,蓋在消粗獷之氣,助變化之功。行草乃書法里的連營畫角,疆場風雲,書者定是壯人臆氣、疏放無羈性格,作品方會有長川繞樑、氣脈連貫面貌,方會有雲中神龍、不見端倪氣象。此書恰與張先生大漢性格合,書者,心劃耳。梁漱溟嘗言:「吾為人寫字作書,每意求筆力矯健,乃轉見其俗劣。蓋胸次未能廓然坦蕩。」此即性格對書寫之作用。

雄健之風,剛毅之勢,總能予人一番健康蓬勃、積極向上感覺。張先生《老圃寒花集》所錄,皆此類作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雅昌藝術網 的精彩文章:

從「今日」到「未來」,盤點今日美術館的2017
吳悅石:不問畫技高深 先問讀書一二

TAG:雅昌藝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