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距離渤海2公里的舊廠,讓秦皇島成為中國玻璃產業的搖籃
就在上個月,位於河北秦皇島的耀華玻璃廠(現為秦皇島市玻璃博物館)入圍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第一批名單。
這次發布會於1月27日下午在中國科技會堂舉行,主辦方為中國科協調宣部主辦,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中國城市規劃學會承辦。在會議上揭曉的這批名錄,涵蓋了造船、軍工、礦業等主要門類,共有100處具有代表性以及突出價值的工業遺產。
在河北省範圍內,共有開灤煤礦、唐山鐵路遺址、灤河鐵橋等七處工業遺址入選。但在秦皇島範圍內,入選的僅有這座耀華玻璃廠舊址。那麼,為何是它呢?
可以說,耀華玻璃廠是秦皇島近代工業的一個縮影。入選理由是這樣描述的:亞洲第一個現代工業法生產玻璃的廠家,被稱為中國玻璃工業的搖籃,亞洲第一條「弗克法」生產線,製造了中國第一塊機制平板玻璃。
這座玻璃廠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22年,當時著名實業家周學熙(1866—1947年)發起建廠的建議,後由灤礦及開平礦共同投資創立。在建廠的時候,當地就僱傭了比利時的工匠,同時採用進口的特種耐火磚,砌築了1座熔窯,10台垂直引上機,9台煤氣發生爐。
在建成投產後,耀華的玻璃成為了國內產品的佼佼者,同時遠銷海外,出口至日本、美國以及新加坡等地。在另一方面,耀華在設立之初就成為了近代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在1922年至1948年,耀華歷經中比合辦、中日合辦、官商合辦三個時期。
在進入新中國後,耀華繼續保持著優異的生產水平。它逐漸成為我國最大的綜合性玻璃生產企業,平板玻璃產量居國內首位,產品銷往世界6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進入新世紀後,位於市區的耀華玻璃廠面臨著新的抉擇。在2001年,耀華玻璃廠搬遷,為記實這段歷史,當地決定留存工廠中的部分歷史建築,同時在原址上設立一座玻璃專題博物館。
如今,博物館已建成,由展覽區、遺址公園、主題餐廳和辦公區四部分組成。其中,廠址的主要遺存有泵房水池、水塔、發電房等等。隨著這座舊廠入選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相信它的價值將被更多人認同。
(註: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這裡是浙江工業最強的縣級市,人口超100萬,跨海大橋直達嘉興
※這裡是江西最有實力的「縣」,緊鄰鄱陽湖,汽車產業形成小氣候
TAG:築草為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