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鳳凰山車神:能看到尾燈算我輸,免費送你一泡單叢

鳳凰山車神:能看到尾燈算我輸,免費送你一泡單叢

很難想像,一個駕駛技術高超,喜歡開快車的制茶匠人是什麼樣子。在人們的認識里,茶人需心性平靜沉穩,才能踏實做出好茶。飆車?茶人怕是沒這麼狂野。

但廖奧就是這麼個人。他的車技冠絕鳳凰山,別人從來只能看到他的汽車尾燈,大多數時候連尾燈都可能看不到,被朋友戲稱為「鳳凰山車神」。

他也是鳳凰山交警中隊長期「核心客戶」,被列入了黑名單。有段時間,只要看到他的車牌,交警都不放他上山。

不過,在「車神」傳奇的背後,卻是廖奧和鳳凰山山場的一段親密故事。相比這個,他覺得「車神」什麼的都是浮雲。

只有老司機才能駕馭鳳凰山路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除了「鐵人」的名號外,在廖奧的朋友圈裡,他還被稱為「鳳凰山車神」。這個名頭聽上去比「鐵人」更有娛樂性,同時也說明了廖奧車技好。只要去過鳳凰山的人都清楚,能開出「車神的速度」,絕非一般。

和大多數茶山一樣,鳳凰山的路況也不佳,通向山裡的路蜿蜒崎嶇,狹窄顛簸,如果不是老司機,上去一趟絕對會暈車。特別是遇到下雨天的話,道路變得更加泥濘不堪,十分難行。

「滿路都是泥水,開車跟開耕田機似的在泥裡面拱。」廖奧笑著回憶當時的情節。

比下雨天更糟糕的情況是雨天堵車。每年4月份左右,是茶人上山收茶的高峰期,車輛來來往往,如過江之鯽。但4月份同樣也是鳳凰山多雨的季節,為了跟老天搶時間,茶人上山的次數也就越頻繁。這兩個原因,讓堵車的概率大大增加。

「越堵心裡越急,都想著收茶呢。」可沒辦法,看著長龍般的車隊,很多人只能無奈地罵娘。

在鳳凰山「飆車」,讓廖奧開出汽車拉力賽的感覺。好在他底子好,早年在成都的時候就經常開車上山,也參加過不少賽道比賽。雖然鳳凰山不能玩「漂移」,但之前積攢下來的車技完全夠用。

為了收好茶,廖奧「被車神」

但是,如果你認為廖奧開車快只是為了炫技,為了刺激腎上腺素,為了追逐「沉默加速度」,為了旁人的那一聲驚呼,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在「車神」的美譽後面,其實有著廖奧不為人知的理由。他告訴我們,之所以開車這麼快,最大的原因是為了搶在別人面前多收點茶。

「鳳凰山收茶競爭太激烈,很多茶去晚了就被人收走了,而且真正的好茶本來就不多,需要大面積地去找。」

車開快點,廖奧就能多跑幾家。遇到天氣好,路況不是那麼糟糕的話,他一天能跑十幾家,而其他人只能跑一兩家。

「我為什麼好茶多?全是跑出來的。只有不停地去各個茶農家了解他們每天出的新茶,不停去對比,才能收到更多好茶。」

在收茶最頻繁的那段時期,廖奧差不多每個月要往鳳凰山跑六七十次,一天最高的紀錄是跑四次。常年跑下來,鳳凰山每一道彎的角度、每一個坡的坡度像記憶一樣長在了他腦子裡,比導航還精確。

茶農們也因此學會了「聽音辨人」的本事:他的車的馬達聲剛傳到山腳,茶農就知道廖老闆來收茶了。

跑遍鳳凰山山場,掌握單叢自然奧秘

鳳凰山上有茶園8000多公頃,分布於27個村,200多個自然村。樹齡100年以上的古老茶樹有15000多株,200年以上的古老茶樹有4600多株。茶樹資源可謂浩瀚豐饒,每個山場都有每個山場的特點。

鳳凰單叢「一叢一味,一樹一香」,跑了這麼多產地,廖奧對鳳凰山各個山場的風格有著自己清晰的認知。在此基礎上,他把產品做得很細,即便是同一個香型,也會因山場位置、海拔、樹齡等不同而做成不同的產品。

對鳳凰單叢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它有成百上千的香型變化,其中,黃梔香、蜜蘭香、玉蘭香、杏仁香、桂花香、夜來香、肉桂香、芝蘭香、柚花香、姜花香、茉莉香、楊梅香、番薯香、鴨屎香等十多種香型最具代表性。要做出每一種香型本來就不是易事,採用非拼配的方式更是罕見。

「各個區域樹不同,生態小環境也有差異,做出的茶也各有特色。我不做拼配茶,也是為了保留每個產區的個性。」廖奧解釋道。

他跟我們舉了這樣的例子:「單叢他是按茶區劃分的,分為烏崬山的單叢、石鼓坪的單叢、嶺頭單叢。這些不同區域的單叢性格全然不同,烏崬細膩高雅,石鼓坪濃烈艷麗,嶺頭香醇厚重。」

一山一韻,每個山場都有它的個性

鳳凰山公認最好的茶在烏崬,一山一味,老叢眾多。事實上,鳳凰單叢除講究山場外,也講究有一定年份的老樅茶。有年份才能吸收山場特有的土壤成份、適應山場與眾不同的小環境氣候,體現出山場獨特的山韻。

「好的鳳凰單叢茶首要條件是優質山場、優質茶樹。」

符合這兩個條件的最佳代表非宋種莫屬。烏崬宋種(宋種1號)是鳳凰茶區現存最古老的茶樹,生長在位於海拔約1150米的烏崬山上,據說是南宋末年由村民李氏幾經選育繁殖後傳到今天,樹齡達600年左右。

烏崬宋種是當今鳳凰名茶中最古老的一株名樅,因種奇、香異、樹老而出名,曾用過「團樹葉」、「大葉想」、「岩上珍」、「東方紅」等名,於1980年正式命名「宋種單叢」。遺憾的是,烏崬宋種已經死亡,就在前幾天,連樹樁都挖出來了。

「像宋種芝蘭香,樹齡400多年,茶樹生長於海拔1200米的烏崬山上,它的風味、湯感、內含物等等都跟中山茶、低山茶有很大不同。」廖奧對這種香型的茶的品鑒描述是內質香氣清高似蘭,湯色金黃,滋味醇厚,老叢特韻明顯,耐沖泡。

再比如他經常去收的烏崬山老叢水仙。有的老叢品種不是很出名,但位於烏崬山頂峰,又是野生老叢,茶氣好,「頂喉」,回甘持久強勁,是資深單叢愛好者的首選。

好茶不僅僅與山場和樹種有關

在廖奧常去的山場中,位於鳳溪東郊坪坑頭村的鴨屎香曾給他留下過深刻印象。鴨屎香,生長在海拔約900多米的茶園裡。鴨屎香屬黃枝香型,這幾年憑藉「怪異」的品名和高揚香氣在單叢界走紅。

東郊坪土質很好,低山的鴨屎香香氣抓人,高山的鴨屎香香氣不沖,口感醇滑,帶著高山的韻味。而廖奧自己就做過一款代表性的高山鴨屎香,清透爽利,醇厚甜滑,很受單叢迷們歡迎。

不過,廖奧也指出,對單叢也不要過分迷戀其山場和樹種,一款好單叢的產生還取決於季節、採摘天氣,以及製作技藝。

在同一株單叢茶樹上,不同季節和不同天氣採摘的茶青,製作出來的茶香味香氣都有著很大的差異。

「頭春茶湯水柔和順滑、香氣偏幽;秋冬茶香氣高揚、湯底偏薄。晴朗天氣採摘的茶青湯底清純、香氣高揚;雨菜(雨天採摘的茶青)湯底模糊、香氣悶感。」廖奧說道。

茶葉最怕雨水過多,青葉含水量大,香氣藏不住。4月份采青季,下雨天鳳凰山的茶農都不去採摘茶葉,直到天氣放晴。

「但是等到天晴,有些青葉都開始老了,所以我開車快真的是跟時間在賽跑。」

結語

要制出一杯好茶,離不開匠心匠藝,也離不開對每個山場奧義的了如指掌。幾十萬公里的奔跑,成就的是廖奧紮實的單叢知識體系。「願充鳳凰茶山客,不作杏花醉里仙」,他樂在其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語網 的精彩文章:

新會柑—柑普的最佳原料
瓷器中的冰裂紋

TAG:茶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