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頸椎病「剋星」,每3天一次,堅持15天,脖子疼、手麻肩酸不見!

頸椎病「剋星」,每3天一次,堅持15天,脖子疼、手麻肩酸不見!

"中國醫科大學 魏華臣教授

頸型頸椎病往往因為癥狀輕微而不被人重視,但實際上它是因為頸椎退行性變所導致的,臨床最為常見,以頸部癥狀為重點,但如處理不當,則易發展成他型。其中以下這種原因較為常見

1、睡眠的不良體位:因為持續時間長,會造成椎旁肌肉、韌帶及關節的失調,而波及椎管內組織,加快退變過程。

2、頸椎病的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較為公認的發病機製為機械壓迫、頸椎不穩定及脊髓血液循環障礙等。但這些原因並不能完全解釋臨床上的所有徵象。頸椎病的病理生理過程非常複雜,其發病原因各種各樣。其中年齡問題、慢性損傷等原因在頸椎病的發生和複發中起著重要作用。

頸椎病常見癥狀

1、上肢酸軟無力,手指發麻,嚴重者可出現下肢無力、行走不穩、雙足麻木等癥狀,行走時有踩棉花感覺,如壓迫交感神經可出現頭暈、頭部疼痛、視力模糊、兩眼發脹發乾、耳鳴、耳堵、失去平衡、心動過速、心慌,更有出現胃腸脹氣等癥狀。

2、頭暈目眩,視物模糊或視物目痛,身軟無力,納差,脖子酸痛麻木,或肩膀疼痛。舌淡紅或淡胖,邊有齒痕。苔薄白而潤。脈沉細無力。

頸椎病常見調理方法

體針;主穴:分2組。1、夾脊頸4~7;2、啞1~4、風池、天柱、大椎。配穴:神經根型加肩井、胛縫、曲池、合谷、後溪、養老;椎動脈型加百會、四神聰、太陽、頭維、三陰交、太溪、行間;交感型加百會、四神聰、心俞、肝俞、膽俞、太沖;脊髓型加足三里、太陽、外關、委中、陽陵泉、環跳。啞1~4位置:啞1與啞2、啞4均位於督脈上,啞1為第2、3頸椎棘突間(啞門下1寸)、啞2為第3、4頸椎棘突間,啞4為第6、7頸椎棘突間(大椎上1寸)。啞3在啞2旁開05.寸(雙側)。胛縫穴位置:肩胛骨內緣壓痛點。

分享護理方法

1、斜方出擊:雙腿分開與肩寬,兩手持啞鈴屈肘置於胸兩側,上體稍向左移,右手向左前斜方出擊,左右交替,各反覆~8次。

2、避免長期俯首姿勢,做事六十分鐘左右應矯正一段時間姿勢。其次要矯正壞的平時生活嗜好:如卧床閱讀及看電視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頸椎 的精彩文章:

對頸椎病說「不」?做到這3要素,疏經通絡,祛寒止痛,輕鬆根治
吃橘子別扔皮,留著這樣用,輕鬆趕走頸椎病!清熱、去火、治失眠

TAG:頸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