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功能逆天的道經,在唐朝曾被列為禁書銷毀
公元646年,唐貞觀二十年,江西省,一名叫吉辯的獄官像往常一樣查驗犯人物品。
當檢查到犯人劉紹略的妻子王氏的包裹時,偶然發現有一本經書,此書很薄,只有十多頁。
吉辯隨手翻開經書觀看,才看了幾行字,當即臉色大變,緊急提審了劉紹略,詢問此經書從何而來。
劉紹略也沒怎麼當回事,一五一十的交待,經書是從道士那得來的,自己一直當做是占卜預言的經書。
吉辯覺得事情很棘手,把經書和審訊資料封存,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處理。
唐太宗李世民非常重視這件事,在查清來龍去脈,道經的出處後,當即下令全國銷毀此部道經。
而這部讓唐朝歷代皇帝都忌憚的道經,名字就叫做《三皇經》。
那麼這部經書出自何處?又寫了什麼?有何神異之處,使得被唐朝列為禁書銷毀呢?
《三皇經》又叫《三皇文》、《三皇內文》,其中又分《天皇文》、《地皇文》、《人皇文》。
道教認為此書是出自晉代道士鮑靚之手。
相傳鮑靚年輕的時候登嵩山遊玩,偶然發現一個山洞,山洞的壁上刻有經文,鮑靚把經文抄錄下來,一共十四卷,稱《三皇經》。
後來鮑靚把這部經書傳給了學生兼女婿葛洪,葛洪又傳給自己的子孫,就這樣一步步傳到唐朝。
還有一說《三皇經》出自漢末道士帛和,帛和與葛洪一脈相承,最後還是傳到了葛洪這裡。
抱朴子葛洪稱,此經可以驅鬼辟邪,防病防災,就算病入膏肓、奄奄一息,只要得到《三皇經》立即就可以起死回生、活蹦亂跳。
而道士入深山老林修行,十分危險,也可以帶著《三皇經》防身,身上帶了這部經書,什麼豺狼虎豹、山精野怪,都會繞著走。
這本書只要帶在身上,甚至就連不孕不育、生孩子難產等事情,都有神奇的療效。
當然這些只是附帶的功能,《三皇經》主要內容記載的是劾招鬼神、符圖和存思法,總體來說是一部符書,本身就可以當護身符用。
所謂劾招鬼神,就是可以驅使和溝通鬼神,進而使用一些法術,或者占卜未來吉凶。
符圖,就是符籙的畫法、原理的圖解,可以照著畫符使用,而存思法,就是存想、觀想的心法,可以配合功法修鍊,事半功倍。
當然這些都不是李世民下令銷毀《三皇經》的主要原因,此經被統治者所忌憚,只因上邊還記載了一句話。
「凡諸侯有此文者,必為國王......庶人有此文者,錢財自聚,女人有此文者,必為皇后。」
正是這句話讓統治者非常忌憚,如此功能逆天的經書要是流傳開來,還不人人都能當皇帝。
那麼有人可能要問了,如此逆天的經書,如今可還有流傳?
其實《三皇經》一直以來都秘傳的道書,到了唐朝一共也沒複印多少本,銷毀的力度又大,因此古本已經失傳。
後來唐朝出來一部,有一些預言功能的《推背圖》,一直到現在都被很多人追捧。
而功能更多、更加逆天的《三皇經》,如今卻已經看不到了,實在是一大損失。
我是鹹魚道長,每篇皆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盤古和黃帝時期之間的空白歷史,堪稱失落的中華遠古文明
※古代這些不是神仙卻能長生不死的人,有沒有可能活到現代?
TAG:鹹魚道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