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校長很揪心:孩子不交作業的原因竟然是培訓班作業太多!

校長很揪心:孩子不交作業的原因竟然是培訓班作業太多!

杭州時代小學校長、浙江省特級教師唐彩斌,是小編的老朋友,唐校長曾精心編撰了一份數學閱讀書單,堪稱史上最全小學生數學閱讀書單,至今還是極具收藏價值,在朋友圈被家長熱傳。

不過,很多粉絲可能還不知道唐校長的另一個重要身份:杭州市政協委員。近日,正逢地方兩會召開,開會前,唐彩斌對當前杭州小學生上課外培訓班的情況做了一份實證調查。調查結果讓這位校長很揪心:孩子的課外培訓班的負擔,居然已經遠遠超過學校課內的學業負擔!我們來看看這份調查顯示的數據。

學生的負擔並非來自校內,

而是課外培訓班

這份調查是唐彩斌聯合了幾所學校一起開展的,收集到有效問卷一共597份。

首先是對學校的課內學業負擔做的調查。調查結果顯示

93.8%的學生覺得「去學校上學」是一件開心的事情;

82.4%的學生對於學校里老師布置的作業,總體感覺到「非常輕鬆或比較輕鬆」

78.4%的學生對於平時老師布置的作業可以在1個小時之內可以完成;

81.3%的學生在雙休日,可以2小時內完成作業。

唐校長說:「這些數據背後,可以看到學校教育悄然帶來的變化。隨著近年來學校推進深化課程改革,學校里的教學活動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受到學生喜愛,學校給學生布置的作業在一個合理的區間。」

學校功課

然而,這份調查表的重點不是這個,而是對於學生校外培訓班的調查結果,結果顯示:大部分學生的負擔不是來自於校內,而是來自於校外。

周一至周四,家長給孩子布置額外作業的佔到61.7%,

雙休日布置作業的佔到75.5%。

周一至周四,晚上開始參加培訓的佔50.0%,甚至20.1%的學生參加2個以上的培訓班。

周五至周末,沒有參加培訓的僅8.8%,參加2個班以上的70.9%,3個班以上的佔到44.6%,

甚至有4.7%的同學參加5個班以上。

在調查中,唐彩斌看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數據

有90.4%的學生表示「非常喜歡和喜歡」這些課外培訓,

79.2% 的同學認為「課程內容吸引我,上課老師也喜歡」,

95.1%的學生認為對自己的成長有幫助。

當調查中假設,因為同學去,所以大家都跟風去培訓,如果「同學都不去課外培訓,你還會去嗎?」

30%的同學認為「大部分取消,留下少部分喜歡的繼續」,依然有44.6%的學生認為「全部繼續」。

也就是說:大部分學生,是喜歡上培訓班的!喜歡上培訓班的!喜歡上培訓班的!!!

家長問老師:培訓班作業太多,學校作業可以不交嗎?

拿到這份調查表的錢江晚報記者對一些在校老師做了相關採訪。採訪中記者發現,對於一些孩子來說,課外培訓竟然已經成了主戰場!

一位語文老師告訴記者說,有家長晚上打電話給她,說孩子培訓班裡的作業來不及了,能否學校里的作業不做了?

「剛開始,我是不同意的,哪有課內作業給課外作業讓路的道理?後來,提這樣要求的家長竟然越來越多!理由是,家長們認為學校老師教的,孩子都會了,不做沒關係,但外面培訓班裡的是超前的知識內容,不做就不會。」這位語文老師說,她感覺很失落,家長可以讓孩子提前學,難道要讓學校的老師超前教嗎?

杭城另一位資深的小學數學老師說,他現在教五年級,每次課堂上教授學生一個新的知識,班上大部分學生都會了。「他們都是在課外學的,有的在三年級就已經學了。小學知識比較簡單,提前學的學生,他們的成績就很好,家長也很滿意。學生的真實實力到底如何呢?只有進入初中、高中才能揭曉。」

其實,不交學校作業還不算最牛的,有些學生,甚至因為培訓班的超前學習,覺得學校教的太簡單,而請假停課去上培訓機構的課!

課長想起一句話,當下的教育,是從少數人的搶跑,演變為集體的狂奔!

「初中學高中課程、小學讀初中課程、學齡前認字過百」——這樣的超前教學,成為不少培訓機構的常態。「超前教學通過『提前教、超綱教、變相押題』等手段,短期內快速提高學生成績的同時,違背了教育規律,也擾亂了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

說到這兒,課長想起了曾經推送過的一篇爆款文章:從瘋狂補課到學霸弒師:教育被「劇場效應」綁架引發的慘劇,值得每位家長深思

把關於上培訓班的劇場效應一段給大家重溫一下:

校外培訓班的劇場效應

第一階段(沒有人上培訓班):班裡同學們學習成績有好有差,好在老師和家長們並未特別在意孩子們成績好壞,幾乎沒有人會為了提高分數上補習班。回顧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學校,那時社會上幾乎沒有補習班這種鬼東西存在。

第二階段(個別人上培訓班):突然,有同學利用周末時間補課,或者是上的補習班,或者是找的一對一的家教,短時間內提升了自己的成績排名,引發了其他家長的效仿。

第三階段(大部分人上培訓班):於是,競爭愈演愈烈,別人上補習班成績提升了,你不上補習班就相對落後。班級里幾乎所有同學都上了補習班。結果大家的成績排序又回到了起始狀態。

第四階段(追求名牌培訓班和名校老師):上補習班已經不夠給力了,需要上名牌補習班,找名校老師補習。「你家孩子報的哪個補習班?」,已經成了很多家長聊天的中心話題。某些「名牌補習班」一位難求,招生甚至比公辦名校還牛氣。

校長兩會提案:減輕學生課外負擔!

拿到調查結果的唐校長心情複雜。他認為,現在學生負擔已經出現課外比課內還要重的現象!應該「多管齊。下,多方合力,減輕學生過重的課外負擔」。

唐彩斌對記者說,作為一名小學校長,看到目前學生課外負擔過重的現狀,特別揪心。「學生課外負擔過重,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從長遠來看是不利的。」

為此,他在這次兩會提案中提了4條建議:

建議1:不規範的課外培訓機構,應該關停。

建議2:學校做好學校的,引導一部分。唐校長認為,從「擠占效應」的角度來說,學校里給的專業教育服務作為學生和家庭來說滿足了,對課外教育的期待就會減少了。從當前的教育現狀來說,大班額的教學無法滿足學生的個性需求。

建議3:做好家長教育工作,課外培訓自動退一部分。越來越多的數據顯示,家庭教育對於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但需要讓家長更加理性地看待課外培訓。在全球PISA測試中,上海的經驗告訴我們,每周超過10小時之後的作業,付出的時間與學業的進步成負相關,也就是說花的時間越多,學習效果反而不好。

建議4:鼓勵學生拒絕一部分。 唐校長說,作為大人,總以為孩子沒有選擇的能力,就代替孩子做了選擇。在課外培訓和課外學習的過程中,家長要尊重孩子的意見,不要以為他們不懂,其實孩子們什麼都知道。

課內負擔減了,學校的威信卻降了!

建國以來,國家層面已發布了9道「減負令」,地方出台的「減負令」多達上百道。減負措施層出不窮,如:

不留書面家庭作業;一到三年級不舉行任何形式的統一考試;全面取消百分制……然而,這些規定實施那麼多年來,學生的負擔卻越減越重!孩子剛剛出了學校就被家長送進校外輔導班。

學生的課業負擔不減反增,家長的焦慮感更甚。中小學減負陷入一邊學校減負另一邊校外培訓機構拚命加碼的怪圈。

為什麼會出現學校作業為課外作業讓路這樣的怪現象?復旦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員陸一博士曾為《中國青年報》寫過一篇文章:《日本教育減負30年反思》,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其中的根源:

教育減負帶來的課外超量的補習不僅加重了家庭的負擔,限制正規學校教育的上限與邊界,還削弱了學校和老師的威信

正規學校教育要能提供足夠的學業挑戰才不會被輕視。學校和教師要理直氣壯地承擔更多課業教育而不是變相地把充實、提高的內容轉移到課後家庭輔導。

每個人學習不同科目的能力不同,心智發展速度不同,興趣方向也不同,課外補缺、拓展和提高都是自然的需求,不以盈利為主要目的的公立學校、公辦少年宮及其師資也應該能提供這些教育,如果把這部分空缺出讓給私營機構,應試壓倒育人就可想而知了。

陸博士的一個觀點需要引起家長的高度重視:

學校減負,學生去校外自主選擇培訓班,看似有了更大的自由選擇學習的空間,其實這個年齡的學生既不充分了解自己,也不了解社會需求,甚至不夠了解競爭遊戲規則。

自主選擇適合的教育資源既超出了學生的能力,也超出了多數家長的見識水平。除非精通教育和社會規則的高級知識分子家庭,多數家長在為孩子做學業選擇時手足無措,心態焦慮。私營培訓機構的營銷誘惑、家長間的模仿與攀比、恨鐵不成鋼和病急亂投醫等心態都會造成超量教育、過度補習,對孩子來說,不僅無效,更可能適得其反。

寒假到了,又是課外培訓的高峰,你也來參與這個小調查吧,

下方留言區寫上你家的孩子報了幾門培訓班。

留言區的龍椅等你來搶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領學者教育 的精彩文章:

TAG:領學者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