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要給寶寶穿太多!

不要給寶寶穿太多!

曾經有個新聞說,有個男寶發燒到40度,奶奶抱著去看醫生,男孩小臉蛋漲得通紅,呼吸微弱,醫生用手在他後背一模,全是汗!看他穿了什麼:上身穿厚棉內衣+毛線衫+棉背心+絲棉襖,下身是厚棉長褲+毛褲,全身又套了一件彈力絮連體棉襖……醫生趕緊讓奶奶把孩子的絲棉襖和彈力絮脫掉散熱!

很多媽媽覺得1歲以內的小寶貝抵抗能力弱,所以經常把寶貝包裹得密不透風,即使在溫暖的室內也穿的里三層外三層。這樣做到底好不好呢?冬天該如何給1歲以內的寶貝穿衣才是科學的呢?

穿衣要適量,以不影響活動為宜

要知道,即使是寶貝年齡小,穿衣也要適量,如果穿得太多,寶貝一旦活動便會出汗不止,反而容易著涼,並且也降低身體對外界氣溫變化的適應能力而使抗病能力下降。 有了寶貝的家庭室內一般都不會太冷,尤其北方,冬季室溫一般都在15度以上,沒有必要穿太多了,純棉內衣+薄棉的上衣和褲子足矣。半歲以上的寶貝由於活動量會稍大,只要毛衣和保暖褲就可以了。

柔軟舒適的貼身內衣不可少

很多媽媽只注意了保暖忽略了寶貝的內衣,其實內衣對寶貝的皮膚感覺尤其重要。寶貝需要穿柔軟的棉內衣,這樣不僅可以吸汗,而且還能讓空氣保留在皮膚周圍,阻斷了體熱丟失,寶貝不容易生病,所以內衣一定要柔軟貼身。

保暖有講究,多穿小心「中暑」

冬天有些父母惟恐寶貝著涼,即使在室內也把寶貝捂的密不透風,還要用上空調、熱水袋或電熱毯等等,加之冬季房間門窗關閉,室內空氣不流通,由於體溫會逐漸上升,汗又排不出去,很容易造成寶貝冬季「中暑」。 給寶貝增減衣服,原則上以小寶貝的面色正常,四肢溫暖、不出汗為宜。如寶貝行為異常,或者臉上有汗,體溫在37℃以上,就表明保暖過度,應該鬆開包裹或者減少衣服。如寶貝手腳發冷、體溫不足36℃,說明保暖不夠,需要增加衣服和提高室溫,

注意寶貝的鞋襪

襪子最好選擇純棉質地的,更容易吸汗,不容易潮濕。如果寶貝的襪子潮濕,寶貝就容易著涼。 鞋子大小選擇最好要合腳。有些媽媽會給寶貝選擇大幾碼的鞋子,要知道,過大的話會使腳上熱量散失。而鞋子太小的話不僅不能很好地保溫,而且不利寶貝腳的生長。所以小寶貝的鞋子最好選擇稍稍寬鬆一些,質地最好為全棉,穿起來柔軟。

推薦洋蔥穿衣法

簡單地說,就是根據當下的氣溫,像洋蔥一樣一層層加上去或脫下來。

上身穿法:最裡邊是排汗功能良好、手感柔軟的內衣,中層穿像羊毛衫、馬甲之類的保暖衣物,最外層則是可以防水防風的棉衣、羽絨服。

下身穿法:秋褲+棉褲/羽絨褲(特別冷的時候,可以在中間再加一條毛線褲)

這樣穿的好處主要有兩個:一是保暖效果好,二是方便穿脫。因為層次多,穿脫也方便,所以這樣不管是在室內還是在戶外活動,都能做到又好看又暖和。

寶媽們學習了,一定一定要傳達給寶寶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因為老人們都害怕寶寶凍到往往比他們自己穿的還多,真的是太糟糕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專家建議晚一點再給寶寶吃的食物
DNF:旭旭寶寶3把15荒古武器上16,結果寶寶表示想靜靜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