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進藏路上最具特色的11座橋:有的已離我們而去,有的卻還在來的路上

進藏路上最具特色的11座橋:有的已離我們而去,有的卻還在來的路上

什麼是「橋」?橋即為路。高原自然環境複雜,地形地貌多樣,險峻的高山,洶湧湍急的河流,這些因素使得交通極為不便,經濟發展受到阻礙。而一座「橋」卻戰勝了自然環境,天塹變通途,人們的才能與智慧因為「橋」而得到體現。

同時「橋」也是絕佳的觀景平台,有橋的地方大多視野開闊。駕車或者行走在橋上,能夠充分領略高原風景。前往高原的旅途中,我們會遇見很多座橋,它們有的歷經歲月洗禮,正在慢慢地離我們而去,被新的橋所替代。有的卻正在到來的路上,使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盤點進藏路上的11座最具特色的橋,哪一座是你最美好的回憶?

廟子坪大橋

如果想通過317國道進藏,去往四姑娘山、色達等景點,就必須先駛入都汶高速。習慣了成都平原的一馬平川,都汶高速卻處處都是遮天蔽日的大山,讓人感覺到畫風突變。而紫坪鋪水庫就在你的必經之路上,一座廟子坪大橋,連接了水庫的兩端。

廟子坪岷江特大橋位於都汶高速公路,橫架於紫坪水庫之上,四面環山。山間很少放晴,霧蒙蒙的山間常常伴隨著霧氣。奔行在廟子坪大橋上,從橋上往下望去,水面上漂浮著雲霧,湖中小島朦朦朧朧,讓人有一種置身於在仙界之中的漂浮感。

自駕駛過廟子坪大橋後,你就會感覺到周遭環境明顯的變化,這也意味著你已經離開成都平原,真正的踏上了一段旅程。

瀘定橋

「瀘定橋」又稱「鐵索橋」,位於四川省甘孜州瀘定縣城的大渡河上。瀘定橋全長103.67米,寬3米,由橋身、橋台、橋亭三部分組成:橋身由13根碗口粗的鐵鏈組成,左右兩邊各2根,是橋欄,底下並排9根,鋪上木板,就是橋面。

公元1705年,康熙皇帝為了國家統一,解決漢區通往藏區道路上的梗阻,下令修建大渡河上的第一座橋樑,經過一年的修建,大橋於公元1706年建成,康熙皇帝取「瀘水」(即大渡河舊稱「沫水」,康熙錯以為「瀘水」)、「平定」(平定西藏準噶爾之亂)之意,御筆親書「瀘定橋」三個大字,並立御碑於橋頭,碑文正文為「瀘定橋」,而橫批為「一統河山」。從此瀘定橋便成為連接藏漢交通的紐帶,瀘定縣也因此而得名。

瀘定橋不僅以悠久的歷史、川藏交通的咽喉稱著於世,瀘定橋更以紅軍奪橋的業績載入中國革命的光輝史冊,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在長征途中「飛奪瀘定橋」創造了人類行軍史的奇蹟!使之成為中國共產黨重要的歷史紀念地。而瀘定橋也是走318國道進藏必去的景點之一。

飛奪瀘定橋插畫

新龍波日伸臂橋

行走在藏區,你會偶遇不少獨特的伸臂木樑橋。此種橋興於元代,盛於清朝、民國、歷史悠久,結構獨特,蘊藏著獨具民族特色的建築。其中最為有名的,是在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龍縣樂安鄉境內,橫跨雅礱江的波日橋。該橋建於元末明初,1844年重建,1933年之後多次進行維修,是目前保存年代最久、跨度最大(主跨35.6m)的伸臂木樑橋,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全橋不用石灰、石條,不用一顆鐵釘,也不用繩索捆紮,而是全部填充石塊加重其橋墩自身重量,確保「大手臂」的支撐力度。造型粗獷古樸、地域特色濃郁蘊藏著獨具民族特色的建築。

據統計在阿壩州阿壩縣境內,就有20多座保存完整的百年木製老橋--伸臂橋,有機會可以去看一看,走一走。

怒江橋

怒江大橋,可能是川藏線上外觀最平平無奇的一座橋,網上存在的照片也不多。雖然長度僅幾十米,但飛架於兩山之間、橫跨怒江,是川藏公路的"咽喉"。

雖然這條橋並不算宏偉,卻是318國道的咽喉要道,因此橋附近一段屬於軍事管制區,有武警戰士守衛,通過時車速也不能太快。在橋上及橋後的隧道都不能停車和拍照,這也是怒江大橋照片資料極少的原因。

這裡陡峭、荒涼、自然災害頻發,被專家定義為"不適宜人類居住"的環境,然而這裡卻常年駐守著一群年輕的守橋兵。守橋兵默默地堅守,與連綿的崇山,荒蕪的大地日夜為伴。百年間,關於這座橋,有太多的歷史和英雄故事。

通麥特大橋

「不到通麥非好漢」,在川藏線上有一個以「險」著稱的地方,叫做通麥。通麥鎮位於西藏自治區波密縣境內中部。附近是帕隆藏布主幹和易貢藏布的合流處,是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湧入的印度洋熱帶水氣迅速北上散開的起點帶。

2000年4月的易貢特大山體滑坡,易貢湖水潰壩暴泄,原有的一座鋼筋水泥澆築的大橋被洪水吞沒,川藏南線交通完全中斷。當年6月,當地交通運輸部門搭建起一座便橋,這就是現存的第一代橋。

第二代通麥大橋建於2000年12月,這是一座臨時保通性雙塔雙跨懸索橋。這座橋出於安全考慮,限重20噸,車輛排隊等著過橋的情況十分常見。而且一次僅限兩部車同行,在橋上通行甚至能感覺橋身顫抖,令不少司機嚇出一身冷汗。而在2013年和2015年此橋發生過嚴重故障,一度造成川藏南線交通中斷。

去年4月,隨著「通麥天險」改建工程完工,通麥特大橋正式進入第三代。

新建的通麥特大橋為單塔單跨鋼桁架懸索橋,橋長256米,門式索塔,塔高59.5米,橋區平均海拔2000餘米,冬季最低溫度達到零下10℃,施工技術含量高、施工難度和工期壓力極大。

以前走通麥天險,基本上需要四五個小時,現在只需要半個小時就可以通過了。經歷了那麼多年的波折,今天這座嶄新的大橋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方便,「通麥天險」也隨之成為歷史。

通麥大橋祖孫三代合影

迫龍溝特大橋

當自駕離開通麥大橋,行駛20分鐘,你就會到達迫龍溝特大橋。迫龍溝,其名令人生畏,實乃川藏線徒步進入雅魯藏布大峽谷大拐彎最近點。大橋主跨430米,主塔高約140米。位於西藏林芝波密地區通麥天險附近。

迫龍溝大橋為西藏自治區內最大的公路雙塔斜拉橋,大橋位於西藏林芝地區波密縣境內,大橋全長743米。說起來,迫龍溝大橋和通麥大橋其實算一家。天塹變通途,這兩座大橋功不可沒。

雅魯藏布江特大橋

乘坐飛機入藏的驢友都有過這樣一段記憶。當飛機緩緩下落,雲霧緩緩消散的時候,透過飛機的窗戶往高原上望去,是廣闊的雅魯藏布江。在上空盤旋,有那麼一座橋,穿江而過,雖然這確實是一座宏偉的大橋,但在高空上來看,與廣闊的雅魯藏布江相比,這座橋就如同一條細細的、筆直的線。這座橋就是貢嘎的雅魯藏布江特大橋,是貢嘎機場到拉薩市區的必經之路。

雅魯藏布江特大橋,是目前橫跨雅魯藏布江的第一長橋。2003年4月開工建設,2005年8月通車。這座跨雅魯藏布江的特大公路橋全長3797米,橋面寬12米。坐上開往拉薩市區的大巴車,行駛在大橋之上,打開車窗,你能感受到雅魯藏布江的開闊,綠洲離你近在咫尺,遠處的山雖有些荒涼,但卻十分大氣磅礴,頓時有點呼吸困難。

之後穿過嘎拉山隧道,沿著拉薩河,一路奔往拉薩市區,眼看布達拉宮近在咫尺。這座橋讓人感受到了高原旅行的快意。

達孜大橋

達孜橋位於西藏拉薩市東郊25km處,跨越拉薩河,為跨徑500m的懸索橋。達孜橋由於一側的塔架和鞍座設在山上,橋面長度僅415m。橋面寬4.5m,為單車道橋。中國跨徑最大的淺加勁鋼結構懸索弔橋。

達孜大橋的特色在於其華麗的外觀,獨特的造型和配色,在懸索上搭配以經幡的裝飾使得其具有濃郁的藏式風格。達孜大橋不僅僅是橋,更成為拉薩河上一處獨特的景觀。

值得注意的是現在的達孜大橋歷經歲月洗禮,已經限制通行。

墨脫藤網橋

沒有橋墩,更不需要木板!藤網橋是珞巴和門巴族獨有的橋。分布於西藏珞渝、墨脫地區。用白藤編製而成。整個橋身為橢圓形長管,懸吊於兩岸大樹或木架上。橋底用粗大白藤並列固定,供人踩踏。橋的左右和上方也用藤條編成,可作扶手。

相傳,墨脫的藤網橋始建於清朝,建造藤網橋時,首先要在崇山峻岭中花數月的時間採集長達數百米,能夠跨越雅魯藏布江的粗藤及能夠搭建網狀橋孔的細藤。

然後挑選有經驗的射手用弓箭隔江相射,箭尾拖曳繩索,直到兩繩在空中或江中相絞,然後輕輕地在寬闊而湍急的江面拖拽,到達另一岸。製作過程獨特而複雜。

峽谷高溫多濕,不免腐蝕壞損,橋上的藤子隔幾年就要換一次。新換了藤子的橋安全性很好,但也有過人從藤網橋掉入江中的記錄。建這麼一座藤網橋要花費大量的省藤,由於資源消耗太大,省藤枯竭,藤網橋也慢慢的變得不再安全。所以現在去墨脫,你能看到的就只剩下被封存的遺址了,或許某一天就不復存在了。

樟木中尼友誼橋

要問318國道的起點在哪裡,都知道是在上海,但是318國道的終點在哪裡,卻很少有人知道。這座橋位於318國道真正的終點,中尼邊境的樟木口岸。這座中尼友誼橋便是318國道回不去的終點。

為什麼說回不去,因為在2015年4月,尼泊爾發生了舉國震驚的8.4級大地震,樟木鎮也受到了很大的波及,居民已經全部撤出。曾經每天入境尼泊爾高達2000餘人次的邊境口岸,現在除了少部分官兵駐守,已經無人居住,雖然已經快三年了,但是關於樟木重建的消息還是遙遙無期。

這對於想刷完318國道全程的驢友來說,可以說是一大遺憾。現在看到這座橋,就想到已經拆遷了的兒時舊家,回憶雖然很美好,但是終究是回不去了。每次提到這裡,都令人感嘆世事的無常。

瀘定大渡河興康特大橋

興康特大橋是一座建設在高海拔、高地震烈度帶、複雜風場環境下的超大跨徑鋼桁梁懸索橋,施工難度大,全橋長1411米,主橋長1100米,被稱為「川藏第一橋」,預計於2018年建成貫通。

「興康」,就是安定祥和、安居樂業、繁榮發展之意,興康特大橋的建成,可以讓雅康高速這條大動脈儘早搏動起來,加速甘孜藏族自治州和西藏的對外開放及與外界的互通共贏,發展藏區經濟社會。

興康特大橋效果圖

雖然看過那麼多橋,但是卻很難評價出一個「第一」。或許,對於「橋」來說,不存在所謂頂點。因為隨著建造技術和工藝的進步,會出現更偉大的橋樑建築作品。但是值得肯定的是,這些橋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方便,為我們的旅行和生活帶來了很多美好回憶。

許多年過去了,我們依舊難以忘記當他們口中喊出的「通了!通了!」的時候,臉上洋溢的喜悅。

你可能會對這些內容感興趣

長按添加客服微信

縱深旅行,精品小團拼車

帶你游遍藏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18國道之旅 的精彩文章:

TAG:318國道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