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國遺忘百年的領地,當地居民看到中國人很開心,自稱大家同根
古代的中國是非常強大的,縱觀世界都難逢敵手。一直到了清朝晚期中國落後於西方各國,深刻的向世界詮釋了什麼叫落後就要挨打,這也算是寶貴的歷史教訓。
值得一提的是在清朝前中期國力其實還算可以。俗話說得好弱國無外交,清朝是很熱衷於和其他國家來往,其他國家也都臣服於他,定期前來上貢。
清朝之所以前期熱衷於這個,目的也很簡單,漢人想要讓其徹底臣服需要時間,於此同時他也需要其他國家的承認,說難聽點就是找存在感。
(此國在地圖上的位置)
實際上中國歷史中的宗藩制度能夠追溯到戰國時期,在當時這些國家都被稱為屬邦,到了漢朝的時候,因為要避諱劉邦的名字,都將其改為了屬國。
有趣的是古代的中國對於這些藩屬國的主動並不感冒,即使對方願意獻地,統治階級也不願意要,一方面是有點驕傲自大,另一方面是如果徹徹底底的承認還要派兵駐紮,非常麻煩,費錢費力。
(坎巨提人)
清朝鼎盛時期有二十多個藩屬國依附著,這些歷史似乎從沒有人提。在眾多藩屬國中有個名為坎巨提的小國家,此國在歷史中存在感非常低。
此地的戰略地位卻非常的重要,當時許多國家對其虎視眈眈,英國直接武力出動,將其拿下,成為了殖民地。在此之前此地一直是中國的藩屬國。
(坎巨提的婦女)
根據歷史記載,在光緒年間大批的清朝百姓前去居住,光緒帝還下令修建了城池,因此當時的坎巨提大家都默認就是清朝的地盤。
隨著清朝的沒落,大多數藩屬國都主動脫離了大清,或者是淪為了西方各國的殖民地,坎巨提正是後者,他因為清王朝的不治理,當然當時清朝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風景還是很好的)
如今的坎巨提歸巴基斯坦管理,這一歷史問題算是得到了有效的解決,畢竟兩國關係可是非常鐵的,也有歷史學家指出這塊土地本可以是中國的,但失去了也不遺憾。
清王朝對這些藩屬國是壓根不想管理的,有與無都一樣。反觀坎巨提的人民,他們對中國的感情很深,很多人自稱自己有個中國心,而且還公開表示與中國同根。
(當地的老人)
至於當地為何和中國如此親,原因無外乎兩點,首先第一點,兩國歷史淵源很深,第二點他如今是巴基斯坦的領地,這兩國的關係不用多說了吧。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卡扎菲眾保鏢中最美的那個,在其被抓後依然不甘示弱,下場如何呢
※中國曆朝歷代,官府明文禁止施展此「巫術」,神秘無比,仍有人用
TAG:歷史雜貨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