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驚艷世界兩千年的中國點翠工藝,應該繼續發揚這種殘忍的奢華嗎

驚艷世界兩千年的中國點翠工藝,應該繼續發揚這種殘忍的奢華嗎

-

點翠是一項漢族傳統的金銀首飾製作工藝,它是首飾製作中的一個輔助工種,起著點綴美化金銀首飾的作用。

翠,即翠羽,翠鳥之羽。有人說,點翠是中國傳統的金屬工藝和羽毛工藝的完美結合。

-

-

傳統的點翠工藝極為繁雜,製作時先將金、銀片按花形製作成一個底托,再用金絲沿著圖案花形的邊緣焊個槽,在中間部分塗上適量的膠水,將翠鳥的羽毛巧妙地粘貼在金銀製成的金屬底托上,形成吉祥精美的圖案。

這些圖案上一般還會鑲嵌珍珠、翡翠、紅珊瑚、瑪瑙等寶玉石,越發顯得典雅而高貴。

-

-

點翠的羽毛以翠藍色和雪青色的翠鳥羽毛為上品。由於翠鳥的羽毛光澤感好,色彩艷麗,再配上金邊,做成的首飾佩帶起來可以產生更加富麗堂皇的裝飾效果。

自古的帝王服裝王后的鳳冠,就採用翠鳥鳥羽作為裝飾。明清時期,尤其是清代,皇官后妃們的首飾幾乎離不開點翠,如點翠鳳鈿、鳳簪、鳳釵、頭花、帽花、鳳冠、步搖、鈿花、耳環、耳墜、蝴蝶釵、眉勒子(抹額) 等。

-

-

許多點翠飾品經歷漫長歲月仍是鮮艷閃亮,所以,羽毛點翠工藝這項傳統的金銀首飾製作工藝在中國流傳久遠,其工藝水平不斷提高,發展到乾隆時代已達頂峰,到了近現代常用於京劇演員服裝和頭冠飾品。

如今翠鳥稀少,又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加上能夠操作翠羽的工匠和工藝,也幾近不再,所以市面上的點翠飾品已經非常稀少。

-

-

現代一般用染色鵝毛代替翠鳥毛進行點翠工藝的仿製,更可用藍色緞面絲帶代替翠羽,經過巧手裝飾,與羽毛幾可亂真。

的確,再偉大和珍貴的藝術,都不應該以犧牲其它物種生命為代價。為了製作傳統點翠濫殺翠鳥的行為,已經不再是純粹的藝術傳承,而是自私的奢華。

因此也有許多人呼籲,不應該再繼續發揚點翠工藝。

-

-

不管點翠是否應該得到傳承和發揚,但至少我們可以使用替代工藝。畢竟現代的染料如此多,工藝也很發達,其中利用燒藍工藝製作的點翠就完全可以和翠鳥羽毛相媲美。

燒藍和點翠乍看區別不大,燒藍工藝類似於釉色,也稱點藍工藝,常說的銀琺琅說的便是燒藍工藝。

和點翠的金做底托不同,燒藍是以銀作胎器。用銀花絲在胎器上刻出花紋,再敷以透明的琺琅釉料燒制,五六百度的低溫下一般要反覆四五次燒結。

-

-

將色釉融化成液體,附著在銀器的底部,最終形成藍色釉料與銀色的完美搭配。還有一種以銅為底座,敷以掐絲琺琅的便是景泰藍。

燒藍工藝也是我國傳統的首飾工藝之一,由於這種「藍」只能燒制在銀器表面,因此也稱為「燒銀藍」。銀藍的色彩能夠呈現出水彩畫的透明感。

-

-

燒藍的「藍」是燒制後形成的類似低溫玻璃的塊料。

燒藍相較點翠容易一些,因此除了首飾,燒藍工藝還常常運用在器具,手飾耳飾一類上,搭配上瑪瑙,松石做裝飾,同樣為皇家所喜愛。

-

在藝術的世界,只要是好的設計,完全可以彌補各種材料的不足。點翠高超的技藝水平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體現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藝術創造力。

雖然沒有寶石的炫亮華麗,但是點翠製成的飾物,自有一種艷麗拙樸之美。

點翠工藝應該得到發揚嗎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赤椒視頻 的精彩文章:

看到這些神秘的原住民肖像,才發現世界面孔如此多姿
戴頭巾的伊斯蘭女性:我本來就很美,憑什麼要戴面紗

TAG:赤椒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