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歲星雲大師:我是這樣跟疾病戰鬥了50年!
星雲大師今年已經91歲高齡了,
可很多人並不知道,
他在51年前就是一個糖尿病患者,
一直疾病纏身。
「我50年前患糖尿病,醫生說我活不到80歲,
但如今我已年近九十,而且還要繼續活下去!」
「我現在走十步二十步可以,
走一百步困難,要靠輪椅。
所以,輪椅是個好東西,
坐輪椅比走路舒服多了。」
「我最好的是腸胃,
吃什麼都覺得好吃,
都消化,值得欣慰。」
慢為養生之道
多年以來,
星雲大師在自身與疾病的和平相處中
尋找到了養生之道的真諦,那就是「慢」。
大師說,人生不能一味地求速成,
所謂「飯未煮熟,不能妄自一開;
蛋未孵成,不能妄自一啄」,
人間萬事都有其平衡之道。
並把「慢」的養生功效概括為四點。
1、慢工可以養藝:「慢工出細活」,
精雕細琢就是要靠慢工慢慢來。
2、慢步可以養生:
現代醫學證明,慢步可以養生。
長跑、快跑,
適合運動員在競技場上大顯身手,
真正的養生要靠慢跑。
3、慢活可以養壽:星雲大師認為,
現代人工作忙碌,生活節奏快,
由於緊張壓力造成許多現代文明病。
因此,應該把生活步調放慢一些,
吃飯不要狼吞虎咽,開車不要超速,
講話不要像機關槍,不要有太多的趕場,
不要完全為別人而忙,有時也要為自己而活。
思維反應不要太快,
何妨遲鈍、笨拙一點;
每事不一定都要跟人競賽,
也不必每日加班。
經年累月不休假,
即使機器也會有損。
現代人要想長葆身心健康,
慢活不失為養生之道。
4、慢言可以養量:大師說,
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拙於言辭,
平時總是沉默寡言;
有的人好發議論,喜歡高談闊論。
「一言以興邦,一言以喪邦」,
好發表高論的人,不善克制自己,
很多話不經思考脫口而言,
一旦惹出麻煩,才悔不當初。
「面對各種疾病,大家要有一個態度,
就是自己要做自己的醫生。
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身體有病,最重要的是自我治療,
自己做自己的醫師。
自己心理健全,就可以克服困難;
自己的毅力堅定,就可以克服一切的病苦。」
星雲大師的養生四法
一、多吃素食:
現代人都懂得吃,
也知道不宜食肉太多,
因此素食風氣很盛。
真正的養生之道,素食最好。
你看,牛、馬、大象、駱駝,
都是素食者,不但性格慈和,也有耐力;
鳥類的飛鴿,也是以五穀為食,
但是鴿子一飛千里,
其他肉食鳥類何能望其項背?
所以,素食的人生,
養成自己溫和的性格、
忍耐的力量、工作的勤勞,少了許多殺業。
二、多淡少鹽:
中國人有一句話叫「淡而無味」。
其實真能懂得淡中之味,才能知道真味。
再說,飲食清淡,才是健康之道。
因為吃得太咸,容易口渴,
需要喝大量的水來緩解,
不但造成腎臟負擔,
尤其吃了過量的食鹽,
更是引發高血壓、血管硬化等疾病的重要原因,
所以「多淡少鹽」,合乎養生之道。
三、多果少糖:現代人多數喜歡吃糖。
不但飲料有糖,舉凡點心類的幾乎都是甜食,
生活中,不但下午茶要配上甜點,
甚至飯後還要來些甜食。
糖吃多了,容易發胖,
甚至產生蛀牙,對身體有害無益,
因此最好能以自然的瓜果
代替對糖類食品的攝取,
既能當飽,又能增加營養。
四、多嚼少食:
現代人的生活忙碌,
對於三餐飲食,
有的人花太多時間在宴席應酬上,
有的則是狼吞虎咽爭取時間,
兩者對於身體的健康都是很大的損耗。
細嚼慢咽能幫助腸胃的消化,
有益健康,不能不重視。
現在舉世流行素食文化,
很多人藉助素食來保健、美容。
根據醫學研究,素食有益身體健康,
而且可以培養耐力,養成溫和的性格。
之所以提倡吃素的原因有二:
儒家所謂「見其生,不忍見其死;
聞其聲,不忍食其肉」;
佛教經典中提到,要不斷大悲種,
慈悲而不殺害動物生命。
另外有人說,植物也有生命,
也有感情,若說不殺生,
應該既不殺動物,也不殺植物才對。
其實植物的生命是「生機」,
生長的機能的意思,跟生命不同。
生命是「有心」,
你看豬、馬、牛、羊要被宰殺的時候,
會產生恐懼。
而植物是「無心」,
雖有生死的反應,
但沒有苦樂的感覺。
所以殺生的界定,
在於是否「有心」與「無心」。
吃素,除了出自慈悲心之外,
最重要就是尊重生命。
問:吃素,除了幫助身體健康外,
還有什麼好處?
答:有時父母帶小孩子出去玩的時候,
都會弄些小螃蟹、小魚給孩子玩,
有的會把魚倒掉起來,
有的將螃蟹殼剝開,一直虐待到死。
這會讓孩子從小就不尊重生命,
不知生命可貴,
將來長大以後對人也會不尊重,
父母教導孩子,
從小就要養成其尊重生命的可貴,
愛惜小生命、小動物的習慣。
所以,我是覺得,
今天的家庭教育首先要孩子尊重生命,
讓兒童愛惜生命,
對未來的社會風氣才會改善。


TAG: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