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保全好友寫下絕交書的嵇康,含冤而死卻只可惜古曲的失傳?

為保全好友寫下絕交書的嵇康,含冤而死卻只可惜古曲的失傳?

那一曲《廣陵散》,成為了千古的絕響,成為了他人生中最後為了正義節氣的高歌,也是這支曲子在這個人間最華麗的綻放和最凄美的告別。嵇康,這個留下了無數傳奇給歷史的人物,努力掙脫權利的束縛卻仍舊被陰謀害死。

魏晉時期講究氣度,所以嵇康這種擁有著傲視一切的風骨的人物就格外的受到賞識。當然過高的才華和這種性格,對於名聲和人們的敬仰有利,但對於嵇康的生存和生活卻起到了反作用。當嵇康在汲郡山中遇到隱士孫登並和他一同遨遊了一陣後,得到了好友的一句評價:「你性情剛烈而才氣俊傑,怎麼能免除災禍啊?」而另一位名叫王烈的隱士也評價嵇康說;「嵇康志趣不同尋常卻總是懷才不遇,這是命啊!」

這樣的才華和這樣的性格,讓嵇康受到了有心人的注意,在他稍有不慎時,就會落入無盡的深淵。嵇康深知官場的險惡和複雜,他寧可遊山玩水和隱士共同去遊歷一段沒有見過的山水,也不願將自己的才華浪費在人與人之間的勾心鬥角上。在司馬昭想要禮聘他為幕府屬官時,他逃跑到河東郡去躲避。在好朋友山濤舉薦他時,他又作《與山巨源絕交書》列出自己的不才,堅決拒絕出仕。而他的這種態度,招致了司馬昭的憤恨,也為他之後的悲慘命運埋下了伏筆。

在景元四年,司馬昭陷入了一起別人的家醜案子,他的好友的妻子在被迷奸後,反而遭到作案人的舉報和陷害,無奈之下入了獄。本來奉勸好友低調解決的嵇康,看到這種沒有天理的事情,毅然決然的決定為朋友作證。他的作證,以及與他有恩怨的鐘會趁此的陷害,讓司馬昭更為生氣,下令處死了嵇康和他的朋友。

在刑場上,嵇康撫琴,彈奏了那一曲《廣陵散》,他沒有感嘆命運和被陷害的無奈,也沒有責備小人的奸滑和上位者的昏庸,僅僅可惜這曲《廣陵散》即將失傳。而在歷史中保留的,僅僅只有讚美而無法重現,其實歷史上的人和事都是這樣,最終定格在時光里,留下的僅是評價,總歸是要向前看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話歷史 的精彩文章:

「人屠」白起在戰場中英勇智慧,最後也敗在了陰謀玩的不夠溜?
關於疑心的曹操,和那些忠心耿耿保護他的將領的故事盤點

TAG:大話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