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日記:我在海上的七天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一種感受:
刷無聊朋友圈刷多了,突然刷到特別有意思的內容,自己也會跟著特別開心。
那天我刷到cm的「航海日記」,就是這種心情。
cm在我印象中是一位很有自己想法的男生,看到「出海七天」這種與日常生活八杆子打不著的活動,我心裡偷笑:這就是他會幹的事啊。
當即我就向他邀稿了,希望能和二三的讀者們分享。他在火車上痛快答應。
沒有明顯的時間線,稍稍整理了一下他的航海心路歷程。
讓我們一起看看,雷州海岸的日出日落吧。
NEW RELEASE
期末終於迎來了考試的最後一天,車票訂好了,行李也收拾好了,本想著等考試結束就可以回家了。
可是班主任在群里臨時徵召兩名出海人員,去雷州半島海岸帶近海科考一周。這條信息吸引到我了,要知道,對於海洋專業的學生,本科生階段其實是很少有出海的機會的。
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向老師報了名,沒想到老師給我買了保險就說成了,這讓我甚是驚訝和喜悅。這回好了,要在海上,浪里個浪,一周。
第一次出海,也不知道要準備些什麼,只是聽說船上的伙食很差,買了一大袋零食就跟隊來到了碼頭。
本次航次搭乘的考察船是海大的 「天鷹」號,能為海上石油勘探提供護纜、護標、守護、後勤運輸、海況地質調查等海洋工程護航服務。
上了船,整個船參觀了一下,發現船上的配置還不賴,有專門的實驗室,有寬敞的餐廳,有電視機,洗衣機等,重要的是居然有自動麻將機!
傳聞一些大船上還有健身房和圖書館,呃,可能我上的船有點小。
到了分配的房間,是一個四人間。船上的房間比之前海博會參觀過的公務船的房間要簡陋,但有個地方下榻就不錯了,畢竟是來科考,而不是度假。
沒等鬧鐘響起,就早早地起來。站在前甲板,迎著涼涼的海風,看著太陽從海面慢慢地升起,船也啟航了,再見,陸地!
開航沒多久就看到了有「水上大熊貓」美稱的白海豚,白海豚躍過海面的畫面真的很美(可惜拍不到)。
粵西海域的海況不好,浪很大,船很顛。我是暈車體質,很自然而然地暈船了。
有一次暈得實在厲害,整個人扶著船沿的欄杆癱著吐。就這時,一個大浪卷了過來,整個身濕了一半,人也立刻清醒了。我舔了舔嘴唇,涼涼的海水刺激著味蕾,鹹鹹的,腥醒的,啊!原來這就是海水的味道。
沒想到第一次嘗海水是以這種形式,高興得很久以後才感受到濕透的衝鋒衣帶來的涼意。
頭兩天不適應顛簸搖擺的乘船,一直在吐,吃進肚子的東西通通加上胃酸「回歸大海」。那種感覺真的是超級難受,其實有時候吐出來還舒服些,最怕的是沒有東西可吐,最後把膽汁都擠出來。
所以不管怎樣,到了飯點,即使沒有胃口,也要強迫自己多吃幾口飯才是個明確選擇。船上的伙食其實很不錯的,只是看你有沒有胃口吃而已。每頓飯基本都有魚,幸運的話,遇上漁民大收穫加上船長高興就能吃上一頓新鮮肥美的海鮮。
在這裡不得不提一下船上的廚師,他的拿手饅頭和湛江白切雞得到了大家一致的好評。有時候真的很羨慕那些不暈船的隊友,飯量超好,戰鬥力又超強。
沒有這種天賦的我只能「勤能補拙」,往往是在實驗室做著做著實驗,實在忍不住想吐了,就趁著過濾等待的時間跑出去吐,吐完又沖回實驗室。要知道,對於暈船的人來說,光躺在船上什麼都不幹就已經算是煎熬了。
但老師和隊友是不會同意你整天躺在床上休息的,因為出海一趟真的很不容易,一是科考任務很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內容;二是出海花銷太大,每天光燒油就接近兩萬塊了。
談一下工作內容吧,考察工作分為兩大部分採樣和相關觀測,採樣包括採集不同深度的海水樣品、海底沉積物樣品、海洋生物樣品(包括生活在海底的生物樣品)。
采完總水就得立刻在實驗室過濾做成樣品和做測定葉綠素和滴定溶解氧的實驗等等,而采完泥後沖洗掉沙土,篩選下底棲生物加甲醛做成標本。
相關觀測包括測水文(海水流速,透明度,溫度,ph等),天文(風向,風速等)。
如果說風平浪靜造就不了優秀的水手,那麼一帆風順也體現不了出海的意義。
大家在床上休息,突然感覺船好像被什麼撞了一下。趕緊下床詢問,才知道原來船擱淺了。一開始對擱淺了解不深,還以為沒什麼的。但船一直左右激烈地搖晃,好像被什麼東西撞擊著,哐!哐!哐!
要知道,船底是焊接的,要是受不了撞擊裂開了,後果不堪設想。水手們在船艙緊張地工作,說著些什麼。這下心開始揪起來了,不會有事吧這次。
水手們把船上的水龍頭都開了,試圖通過降低吃水線來走出去。船長還命令放下救生小艇,派了兩個水手去求救,救生衣在甲板擺了一地。往四周一看,灰茫茫一片,沒有船隻,沒有陸地,請求支援?還不如靠自己。
經過一番專業的操作,船開出去了,總算是化險為夷。可是明明有探深儀和海圖儀,按理是不會發生擱淺這種事的。事後,船長說探深儀測出來是7米的,可那裡不知道又什麼沉積了泥沙,導致水深只有1米。
船長還說,當時他試了一次,沒把船開出去,立刻就腿軟了,這是他30多年都沒遇上過的。
其實當時想發條微信說些什麼卻沒網,想打個電話給父母又怕他們徒生擔心,想打給她卻沒她手機號碼。想起之前高二寫過一句話:「努力珍惜所擁有,努力追求所未有」。
是阿,不管怎樣,這次也算是有驚無險。活著嘛,就應該好好珍惜身邊人,並且對生命保持一種敬畏和尊重。
海上的氣候就像女朋友的臉,變化無常。
也因此看到了海上各色的的日出和日落,美得隨手一拍就是一張不錯的壁紙。日出時漁民揚帆起航,日落時海鷗飛翔相伴。
一天的工作結束之後,是漫長的夜晚。
船上的娛樂條件有限,必須靠自己找樂子才能度過無聊孤獨的一夜。海上沒有信號,手機充其量是鬧鐘和相機的存在。想看電影和聽音樂只能是離線好的,想和人微信更是不可能的了。
如果在近岸拋錨,浪比較小的話,釣魚是一個絕佳的選擇。不用一會就釣到了兩條鰻魚,一條狗鯊,一條石頭魚。
每天晚上,我最喜歡的就是,在餐廳和隊友和水手們看CCTV-10科教頻道的《自然傳奇》節目,還有等著20:15的饅頭出爐哈。
海上終日的漂泊,每日面對著茫茫大海,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聽著海浪的聲音,望著天際微笑的上弦月,細數著星星點點,心裡卻想念著遠方。
我想唯有張九齡的「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才能體現我當時的心境吧。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給你,只望能夠與你相見在夢鄉。
航次走了一周終於把任務完成,用了整整兩天返航。望見陸地的那一刻,有一種莫名的感動。當踏上岸上的那一刻,才真切地感受到什麼是踏實。
內心真的很感謝老師和師兄師姐們這些天的照顧和指導,我沒有帶水果,是他們分我一個蘋果,給我一個香蕉。我暈船,是他們悉心照顧和分擔工作。
還有感謝水手們對科研工作的支持和幫助,當採樣遇上惡劣情況準備放棄時,是他們屢屢堅持再來一次。這次航次體驗了很多,開拓了視野。希望有機會可以出一下遠洋,看到更藍更清晰的大海。
出發是日出,歸來已日落。日落是為了日出,期待下一次出發!
雖說生活在珠三角沿海地區,但「出海」對於很多人來講還是一個陌生的領域/概念。
cm跟我說自己寫的不好,我說沒關係。這種如此真摯而又簡樸的文字,實在是不多見了。跟隨他的記錄,我們彷彿也到了搖搖晃晃的船上一般。
我始終認為生活是體驗積累的過程。
越是特殊的體驗,它對生活的貢獻就越大。海上漂泊的時候、獨自在異國他鄉的時候、挑戰蹦極的時候......你會發現腦子裡會有一些前所未有的想法,那正是你直面自我的時刻。
希望大家生命里,能多一些值得紀念的時刻。
再次感謝大家。鞠躬。


TAG:二三事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