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世界越來越好,科技越來越「黑」

世界越來越好,科技越來越「黑」

編者按:

「繁星之所以美麗,是因為某一顆星星上有一朵看不見的花;沙漠之所以美麗,是因為它的某一個地方藏著一口井。」

那些致力於改變世界,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人們,如今正在科學的領域,矢志不渝地尋找著那朵花、那口井。

向心懷大愛的科學家們致敬,同時也願這世間的所有美好,都如同風沙星辰,永伴你身。

世界上再也不會有盲人了

我曾經做過一個夢,一個關於黑暗的夢——我走進一片森林,我能聞到陽光照在苔蘚和草木上的淡淡香氣,能觸摸到溫潤的露水俏皮地掛在葉梢,能聽見小動物在灌木叢里穿梭發出的「簌簌」的聲音……但是這些美好的事物,對我來說都是死的,因為在這個夢裡,我看不見:沒有色彩,沒有動作,只有一片紋絲不動的黑。

雖然這只是一個夢,但是那種看不見光明的恐懼和無助,仍然時時刻刻提醒著我:愛護你的眼睛。「完美的視力也是一項人權」,可是那些已經失去了視力的人怎麼辦——在全世界,有著將近四千萬盲人,有超過2億人有視力障礙。

為了讓盲人恢復視力,科學家們的腳步從未停歇——最近牛津大學的研究員們,首次研發出了生物材料合成的人造視網膜,可謂醫學界革命性的進步。

生物材料合成的人造視網膜

為什麼說是革命性的?因為在此之前,人造視網膜都不可避免地需要使用金屬材料,而金屬材料會對敏感脆弱的眼睛造成不可預料的傷害。這次,由研究員Vanessa Restrepo-Schild帶領研發的柔性人造視網膜,原料是水凝膠和生物來源的細胞膜蛋白,對眼睛更友好,也降低了各種可能的副作用。

研究員Vanessa Restrepo-Schild

目前為止,該人造視網膜僅在實驗室條件下進行了測試,下一步,他們將測試在生物活體上的表現,以及擴展其功能。

在腦子裡塞個顯微鏡

這就是黑科技了?還有更黑的……有的科學家直接腦洞大開——在盲人的腦子裡塞個顯微鏡,是不是就能讓他重獲光明?

美國萊斯大學在「使盲人重獲光明」的研究上另闢蹊徑——他們研究如何將信息直接傳輸給大腦,這就繞過了感官的範疇。目前,他們正在開發一款扁平化的顯微鏡FlatScope,看起來像晶元一樣。

扁平化的顯微鏡FlatScope

將FlatScope植入顱骨和皮層後,通過光學介面來監視和觸發被激活的神經元,就能實現對感官輸入的監視和控制。藉此,科學家們能夠發現意識是如何處理感官輸入的原理,這為研究控制感官輸入奠定了基礎。

這一靈感得益於半導體的製造:「我們現在能夠實現在很小的主板上集成數十億的晶元,為什麼不能將該技術用於神經介面呢?」

神經元活動

「FlatScope」的研發隸屬於是DARPA(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創建高解析度神經介面計劃,如果像顯微鏡這樣的技術可以快速理解神經元活動,那麼就有可能製造出將視聽數據發送到大腦的感測器,來取代人類缺失的感官。但是,FlatScope還需要被製作得足夠平且薄,否則在放入顱骨和皮層內之後會對大腦產生額外的壓力。

儘管離實際應用還非常遙遠,但這個研究具有重大的突破性,成果十分令人期待。

它能看懂抑鬱患者的悲傷

樂動君在之前跟大家普及過「微笑型抑鬱症患者」,「微笑抑鬱」患者除了具有抑鬱症的癥狀,同時還擁有比較好的社交能力,表面上與正常人無異。因此,「微笑型抑鬱症」比普通抑鬱更危險,很多家屬在患者出現異常行為或自殺時,都感到震驚或難以置信。

長期以來,在抑鬱症診斷過程中,心理醫生的從業經驗和專業水平被過度依賴,醫生得到的所有關於癥狀的描述,都是患者的主觀陳述——患者說什麼就是什麼,這也就意味著診斷的結果很可能是不準確的,有的時候甚至謬之千里。而且有些患者會出於各種原因,隱瞞自己的信息和癥狀。

清華大學馬惠敏教授的團隊經過十年的研究,把人工智慧技術和心理學結合起來,在2016年推出了AI心理圖儀——WarmHug(溫暖的懷抱),真正實現了對心理問題的客觀、高效、精準檢測。

AI心理圖儀——WarmHug

AI心理圖儀的界面是分別在正性和負性的背景圖像上疊加人臉圖像,構成了一組圖像的序列,當被測者看到這些圖像序列,設備上的眼動儀會捕捉到被測者心理上幾百毫秒之內的客觀反應,被測者來不及考慮,更來不及撒謊,眼睛就已經泄漏了內心的小秘密。這是基於情緒圖像認知反應的一種全新的心理測評方法,使用這種方法,被測者不需要再回答任何傳統的抑鬱症檢測所必須的問答題目。

人對這些圖像的反應時間和眼球運動軌跡與人的心理狀況有顯著的關聯性,可以通過提取和分析這些體征,把正常人群、焦慮人群和抑鬱人群區分開來。這項技術目前已經應用了五年,對於高焦慮、抑鬱人群的靈敏度能夠達到83%-100%,能夠實現對被測者心理狀態的自動分類。

Warmhug可以通過提取眼動和反應時間等特徵來診斷抑鬱症

Warmhug運用人工智慧的技術,來了解人類,理解人類,最重要的是,為我們提供了挽回許許多多生命的可能。

吞個「球」補充水分

每到冬天,寒風吹走的不止我們的體面,還有我們身體的水分。在室內,我們可以使用水杯、保溫杯等等,在室外的話,我們該怎麼辦——保溫杯太沉,不能經常帶著;礦泉水瓶很方便,但是太不環保;有沒有塑料膜裝著的水?算了這個更不環保,而且還有一種難以名狀的噁心……

據說,目前全球每分鐘會賣出約100萬個塑料瓶,到2021年,每年銷售的塑料瓶會超過5000億。那麼,有沒有什麼環保又方便的辦法,能夠讓我們輕鬆補充水分的同時,又對環境友好呢?

GIF

無所不能的科學家們解決了這個難題,他們發明出了被「膜」包著的礦泉水球,而且這個「膜」是可食用的——以後不用瓶子喝水,直接用手抓著喝!

「抓」?聽著有點不可思議,其實就是面前這顆水晶球,讓我們幹了它——只要抓著它放進嘴裡,礦泉水就會在嘴中爆炸開來,完全可以代替塑料瓶裝水,讓美少女們可以隨時隨地補充水分,並且又激萌又酷!

GIF

這顆神奇「水晶球」的問世,並非易事。為了減少塑料瓶對環境的污染,倫敦的三名大學生在學校實驗室,整整花了三年的時間,才做出了這款神奇又好用的礦泉水泡。

他們研製出了一種透明的外膜,它的質地軟而韌,用天然的海藻萃取而成,是一種褐藻和氯化鈣製成的凝膠狀化合物,同時,利用分子的「球化」技術,可以牢牢地把水裹在雙層薄膜裡面。他們為之取名為「Ooho(哦吼)」

據發明者Rodrigo講,他的靈感來源於雞蛋黃,因為蛋黃就是靠著一層膜包裹著,才能和蛋清涇渭分明。

說到這裡,有愛乾淨的寶寶忍不住了——一隻球不知道被多少人摸來摸去了,怎麼吞得下?別著急,Ooho採用了雙層外膜設計,喝的時候,可以撕下一層膜,然後再填入口中。當然,如果你實在咽不下這口膜,那就咬個小口再喝就可以了。被你拋棄的膜也不會污染環境,它會在4-6個月自然降解。

GIF

相比目前昂貴而不環保的普通礦泉水瓶,Ooho的優勢顯而易見——低價又環保。預計今年就會投入大量生產和試點銷售,馬拉松、博覽會、運動競賽、快閃互動都是Ooho瞄準的發展舞台。

「白色殺手」變身居家美物

如果說激萌的Ooho是減少了源頭上塑料製品的生產,那麼接下來這個並不怎麼黑的科技就厲害了,來自荷蘭的Dave Hakkens花了5年時間,造出了把「白色殺手」變成居家美物的神器,並且他開放專利,在全球引起一陣環保颶風。

他將設計出的廢棄塑料處理機命名為Precious Plastic(寶貴的塑料垃圾),由一個塑料粉碎機和三個不同的小規模製造機器組成:一個旋轉機,一個擠壓機和一個注塑機。

GIF

而且,這個四個機器都是由廢棄物製成。比如擠壓機是小伙一個舊洗衣機上扒拉下來的轉動機輪,旋轉機是回收站「淘」來的的烤箱做的。

機器操作非常簡單,先收集來一堆垃圾,分好類;把分好類的垃圾放進粉碎機里,「咔嚓咔嚓」;接下來,只需要將塑料碎片倒進壓縮機中,塑料就會自動加熱,然後再把它們壓入模具,這樣,砧板、垃圾桶、花盆……一個只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物件就生成了。

GIF

Dave在荷蘭設計周現場說:「我們開發這種機器並不是為了展示如何製造塑料,而是想把全世界想要造這個機器的人聯結起來。」

為此Dave還專門建了個網站,開放了這項專利:現在,全世界所有地方的人,只要你想就可以開設一間這樣的塑料加工房。

世界也正在因為這個85後小伙的行動,悄悄發生改變……也會有人誇他「年輕人,你正在干一件了不起的事。」Dave Hakkens總會沖對方眨眼道:「我只是試圖通過做東西,讓世界變得更好。」

圖片來源:網路

編輯:熙榕

審閱:江洋

坐穩了沒?要開車了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蓋茨基金會 的精彩文章:

要怎麼笑才能「表裡如一」?其實你眼中的我不是真實的我

TAG:蓋茨基金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