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和荷蘭在海上進行幾次戰爭?那第一次戰爭的戰況如何?
今天我要講的歷史事件是關於英國和荷蘭之間的戰爭,時間大約是在公元1652年到公元1674年之間。
可以說在17世紀,英國和荷蘭,在從事海外貿易和擴張方面,為了各自的利益,一共進行過三次的戰爭,那每次戰爭的結果如何呢?
那我就把這三次戰爭戰爭的經歷概述一遍。
在這三次戰爭,我們要提到一個人物,就是克倫威爾。我們知道他是英國的護國公。
地點呢,就是在英吉利海峽、地中海和北海,今天我們要談的就是英國和荷蘭之間為了各自的利益的海外擴張
今天我著重講一下英國和荷蘭的第一次戰爭。
我們知道在1649年,英國國王查理一世被推上斷頭台以後,英國的新貴族們,為了獲得更多的財富,就不斷的進行海外擴張,從而獲得更多的殖民地。
而就在這時,荷蘭正在崛起,並且在歐洲的海外貿易爭取得了一定的程度優勢。
克倫威爾明顯的意識到,要獲得更多的財富,進行海外擴張,必須建立強大的軍隊。而且要使自己的海軍力量強大起來。
有了這個想法以後,克倫威爾就積極的擴建國家軍艦的數量,從1646年的39艘,上升到1651年的80艘。不光數量上得到了提升,而且在軍隊的型號上和裝備上也進行了改進,軍艦更加靈活,而且更具有攻擊性。這就為英國的海外擴張奠定了必要的基礎。
當英國海軍勢力的實力整體提升以後。在1651年,英國為了遏制荷蘭,頒布了《航海條例》,可以說《航海條例》是很苛刻的,尤其是對於荷蘭。
那《航海條例》的內容是什麼呢?為什麼荷蘭會有如此強烈的抗議。讓英國禁止《航海條例》的頒布。
其實《航海條例》本質上,就是為遏制荷蘭海外貿易崛起的一種工具吧。我們都知道,荷蘭在歐洲能夠獲得一定程度的優勢,最大程度上就是荷蘭,就是從事大量中介運輸服務的,一旦這種運輸服務得到遏制。那荷蘭的貿易會受到很大的苦頭。
當荷蘭意識到這一點以後,所以強烈的抗議,《航海條例》的頒布。那《航海條例》的內容是什麼呢。
條例規定,凡是從歐洲其他地區運往英國的貨物,都要有英國船隻進行運送,另外凡是從亞洲、非洲、美洲等地運往英國或者英國殖民地的貨物,也有英國船隻或英屬殖民地的船隻運送,而且英國各港口的進出口貨物,以及英國沿海從事貿易的貨物,也要有英國船隻運送。
這對於荷蘭來講,是一個嚴重的打擊,所以荷蘭提出了強烈的抗議,但英國人卻一口回絕了荷蘭的要求,所以英國和荷蘭之間的戰爭一觸即發。
這就是英國和荷蘭之間三次戰爭的背景。
那第一次英國和荷蘭戰爭是如何開始?又是如何結束,最後又是那個國家勝利呢。
可以說在當時,荷蘭和英國在海上都是軍事強國。又因為《航海條例》的事情,荷蘭耿耿於懷,總想教訓一下對方,以取得利益的最大化。
在1652年的5月的一天,英國海軍上將布萊克,率領20多艘軍艦在多佛爾海峽巡邏。這個時候。荷蘭的海軍上將特洛普正好率領艦隊護送荷蘭的商船。
因為長期以來,英國海軍有條明文規定,就是經過多佛爾海峽時,別的國家的船隻都要向英國艦隊致敬。而恰恰這次,特洛普拒絕向英國艦隊致敬!為什麼呢。
因為兩國正因為這個《航海條例》的問題,弄得很不愉快。而且都要想教訓一下對方,所以雙方的積怨一下子都爆發起來了。兩支艦隊展開了長達四個多小時的炮戰,這樣第一次英國和荷蘭之間的戰爭就拉開了。
在1652年7月,英荷兩國正式宣戰。
英國採取的作戰戰略就是,扼守住多佛爾海峽和北海。因為這是荷蘭從事海外貿易的重要通道。英國的本意就是切斷荷蘭對外的聯繫辦法。讓荷蘭人投降。
荷蘭人豈能束手就擒?就奮起力爭。但荷蘭的艦隊多次向英國艦隊發起衝鋒,自始至終都沒有突破英國人的封鎖。這 樣荷蘭過度依賴外貿易的弱點,讓他嘗到了苦頭。荷蘭的財政急劇下降。
在這種情況下,荷蘭和英國無法僵持下去。就開始了跟英國的談判。
在1654年的4月。英國和荷蘭簽訂了《威斯敏斯特和約》。荷蘭被迫接受了《航海條例》的大部分內容。並且同意支付給英國東印度公司造成的財產損失多達27萬英鎊。
而且還將大西洋上的聖赫勒拿島的控制權交付給英國,最後就是同意在英國的水域遇見英國艦隊時致敬。
這樣第一次英荷戰爭就結束了,第一次英荷戰爭,以荷蘭的失敗而告終。


※他是一個風流的國王,但他因情變擺脫了羅馬教廷,創立了英國國教
※他是俄羅斯崛起的支點,他讓俄羅斯以後成為世界大國成為可能!
TAG:霞綺江練聊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