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陳立夫:全球化時代與中國文化的再出發

陳立夫:全球化時代與中國文化的再出發

中國人首重「人獸之辨」,故我國的心性之學特別發達。在中國文化里,「平天下」的過程比「天下平」的理想更偉大,因為「過程」展現了一個博厚配地、高明配天的文化道統,中國文化因為擁有傳承千年的文化道統而悠久,悠久的中國文化因為擁有「德本」靈魂而崇高。所謂「德本」,即以仁義道德為本,在孔孟學說的元典文本「四書」中,有257個「仁」字,130個「義」字,187個「道」字和105個「德」字,我國的仁義道德沒有像宗教那樣將人性神化,也沒有像達爾文主義那樣將人性獸化,千百年來行之有效地教化國人的行為方式以符合普遍的道德規範。梁漱溟先生稱「中國文化為世界文化之早熟者」,有卓見也。在全球化時代的今天,人類進化應以互助為原則,我們配合此一時代以復興中國文化,誰曰不宜?

道統立孝,政統倡孝,在中國的全部傳統道德中,孝是千年道統和歷代政統相互耦合得最好的一個德目。堯舜是王天下,堯帝法天以成其大,舜帝以大孝著稱,二人都是集道統和政統於一身。我國「以孝治天下」的政統源自春秋的葵丘(今河南蘭考)之會,諸侯稱霸,春秋無義戰,齊桓公召各路諸侯會葵丘盟誓,盟約的第一款以「誅不孝」為先,可見無論是王天下或霸天下都要倡孝。政統首倡孝道者為漢武帝,魏晉時代鑒於孝道式微開始明確提出「以孝治天下」,以後雖有沿革,也為歷代政統所承奉不違。

孔孟教孝,言「堯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孟子?告子下》),這也是春秋葵丘之會的深意所在,我國的民族生命和文化生命能夠持續不墜的原因,乃在一個孝字。由於政統和道統的合力推崇,故孝道始終厚植域中,成為最有民意基礎的德目。中國人不講孝,也就枉為中國人,所以中國家庭以孝為齊家之本,而不同於西方家庭首重夫婦之愛。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家庭之建立,雖出於夫婦之結合,然仁之本不源於夫婦之倫,而源於父子兄弟二倫之孝悌。父母對子女之愛始於子女初生,終其一生,而夫婦之愛,一般始於20歲左右。且夫婦之關係,在今日工商社會中近似契約式的兩性相悅,愛中有欲,非為純愛,一經婚變,情愛即可中斷,非如孝能以持久不匱之情愛擴展至無窮盡也。再則入可以不婚嫁,然不能無父母,故以孝為愛之基礎,家庭最為穩固無虞。我國的孝道與農業社會聯繫在一起,與大家庭聯繫在一起,隨著競爭激烈的工業社會來臨,孝道基礎動搖,其內容可有損益,但不能沒有孝,人人都有弱勢的晚年,關心老人的今天其實就是關心自己的明天,這很公平。誰忤逆孝道,誰就仵逆千年天下,這個道理連江湖黑社會也明白,所以我希望文明社會的每個人都能肩負一份繼往開來的責任,「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我在美國生活了19年,這19年可不是白活的。西方的優勝劣敗當然很刺激,以利為目的的競爭怎麼可能不刺激?因為刺激,於是刺激製造新的刺激,第一找女人(WOMAN),第二找酒飲(WINE),第三找成功(WIN),剛「3W」之美國生活方式也。然而天天需要刺激的社會能說是一個健康社會嗎?競爭可以產生動力,但它是一把雙刃劍,你既然接受了它,也就同時接受了由此帶來的全部結果,包括為競爭所制定的遊戲規則,這就是法治。國內許多人太迷信西方的法治,以為法治一定比中國歷史上的德治更進步,這就把因果關係弄顛倒了。例如美國的愛迪生,有人統計這位偉大發明家的一生有三分之二時間是在法院和法庭鬥爭中度過的,發明難不住他,然而涉及發明專利的無窮官司把他纏得筋疲力盡,「如果能再次轉世人間,我就絕不再當發明家」,這就是愛迪生的臨終遺言。所以,法治首先是無奈,因為競爭激烈不得不如此,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法治的競爭就是無序的競爭,法治是競爭的內在要求,不是個人喜歡或不喜歡所能轉移的,故競爭的社會一定走向法治的社會,這也是一條鐵原則。

中國在歷史上一開始就走德治的路子,尊黃帝為「人文初祖」。孔子講歷史,因為文獻不足,故刪書從堯開始,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論語?泰伯》)。天佑中國,歷史上有堯、舜、禹三大聖君,連續降生,連續禪讓,為國家奠定公、誠、仁、中、行之五大德基,形成文化道統和德治政統。五百年後,經湯與伊尹的先後努力,道統為之復興,德治_義上軌道。再五百年,歷史幾乎重演,文、武、周公三大偉人又連續降生,連續當政,大道之行也,復能行健不息。五百年後,孔子降生,認為夏尚忠,殷尚質,「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論語?八佾》)。故孔子的思想是「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其最高政治理想就是王天下,從德治走向無為而治,故子日:「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論語?衛靈公》)。

中國歷史上的德治給今人留下什麼有益的啟示呢?

第一,德治不是不要法,「無為」的前提是「無不為」,但是不管法治也好,「無不為」也好,最後還是要回到德治的路子上來,法治本身不是目的。就說「無為而治」的舜吧,雖有好生之德,以仁治民,但他對於作姦犯科者亦必繩之以法,故舜法天之垂象,制五刑以示人,定四罪以明教化,然後可刑期於無刑。社會需要法治,但不能為法治而法治。德治因深孚眾望,民信之,服之,愛之,進而歸之矣。

第二,法治不是目的,為政之道最後還是要回到德治的路子上來,那麼德治又是為了什麼呢?德治是讓人知恥,德治本身也不是目的,故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西方社會的法律條令多如牛毛,實際上是防君子不防小人,「君子懷刑」不去犯罪,「小人懷惠」(《論語?里仁》,上同)卻可以與政丵府玩貓捉老鼠的遊戲而自鳴得意,西方的惡律師為了不義之財也可以助紂為虐玩弄法律,因為任何法律都有漏洞可鑽,這就是矛盾原理,天下沒有無堅不摧的矛,也沒有固若金湯的盾,矛、盾相長,「民免而尢恥」,法治社會的最大弊端即在於此。德治社會則不然,它講的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不講什麼「法網恢恢」,法網如果恢恢,需要付出高昂的社會成本,不但有負面影響,而且未必能將作姦犯科者一網打盡。什麼是「天網」?在儒家學說里,「天」有三種重要的說法,一種是物質的天,如《易經》的「仰則觀象於天」,這是很科學的。另一種是超物質的天,稱為「天神」。「天」最大量的說法是指精神的天,或日心性的天,屬於哲學概念,故不同於道教和佛教,沒有宗教色彩,更不是怪力亂神的迷信。「天網」理念使人「有恥且格」,對賓士天下非常有效。千百年來歷代政統的德治實踐表明,無恥小人可以觸犯法網,但不敢不敬畏「天網」,政丵府再多的威懾力量也比不上諸如「天地良心」、「天經地義」、「天造地設」、「天公地道」、「天誅地滅」、「天地共誅」這些由民心編織而成的「天羅地網」。

第三,歷代政統有亂世用法、治世用儒的現象,然而不管怎麼用,千年道統最後總會把國家拉回德治的軌道。前面說了,法治不是目的,而德治也不足目的,德治讓人知恥是為了教化,其本身也不是目的。人有了羞惡之心,道德才能發生作用,「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賢役大賢。天下無道,小役大,弱役強」(《孟子?離婁上》),所以德治的終極目的是「人之為人」的教化。西方的法治源於性惡說,視人人為小人,然而無恥小人每時都在產生;德治的基礎是性善說,相信人心可以竟日遷善,其出發點在教不在誅,從而在源頭上剷除無恥小人得以產生的條件。如季康子問政:「如殺無道,以就有道,如何?」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論語?顏淵》)。故德治貴在身教,「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論語?子路》)。孔孟認為君主最能以身教民的楷模首推夏禹和周公,前者治水在外八年,三過家門而不入,於己則惡衣惡食,卑宮室,拜嘉言;後者憂勤國事,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日夜思慮,無非為民,幸有所得,坐以待旦。「政」者「正」也,右邊一個「文」字,講的就是「鬱郁乎文哉」,因為「周尚文」(崇尚文化),所以孔子對周公至為敬仰,睡覺也夢見他。中華五千年,就數周朝以德開國氣魄大,以德治國的氣魄則更大,故能上下八百年,歷史上的大漢(約四百年)、盛唐(約三百年)和強明(約三百多年)也不錯,至於萬世一系的暴秦以法治國,焚書坑儒不到15年,已經「坑灰未冷山東亂」了。

中國歷史上的德治有沒有弊端呢?當然有。德治講「道德面前人人平等」,重德輕法,故我國的法律喜歡大而化之,有「大而化之之謂聖」(《孟子?盡心下》)的長處,但也給司法解釋和執法帶來無法可依的難度。又,我國推崇聖賢之治,「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有「遠之則有望,近之則不厭」(《中庸》)的長處,但法隨人轉,難免落下人治的話柄。西方的法治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是長處,然而立法容易用法難,法治不等於「王子犯法與庶人同罪」的司法公正,法律一旦受到金錢和權力的干擾就會閉起眼睛,「竊國者侯,竊鉤者誅」的現象每個國家都有,法治不是萬能的。為什麼說「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呢?無他,懼在春秋筆法!春秋筆法也被官方稱為「蓋棺論定」之謚法,哪怕天皇老子也難逃謚法的千秋功罪評說。有詩曰:「周公恐懼流言日,上莽謙恭下土時,若是當時身便死,一生真偽有誰知?」(白居易)活躍於事功背後的春秋筆法是德冶最厲害的地方,歷史上沒有哪位帝王將相不怕的,如果蓋棺不能論定,道德可以數十年、數雨年地追蹤,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當求萬世名,這就是「道德面前人人平等」,西方的法治能辦到嗎?岳飛可以蒙冤死在秦檜的「莫須有」罪名之下,但「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秦檜還是被追蹤歸案長跪於岳飛墓前,岳飛崇高的靈魂最終一定蓋天蓋地與日月同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民國歷史 的精彩文章:

四大家族的〝貪腐〞真相
我的媽媽林徽因

TAG:民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