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因為這本書,編輯差點和銷售打起來了……

因為這本書,編輯差點和銷售打起來了……

事情是這樣開始的。

銷售部的同事在群里發了一條消息:有讀者反饋《行星全書》的封面不好看,不想買!

作為一個護犢子的編輯,怒火「噌」的一下就上來了:

罵我「兒子」?

說我可以,不能說我的書!

封面哪裡不美麗?哪裡不好看?土星美麗的星環他看不見嗎?

(以上只是心理活動,如被發現,就當夢遊)

內心活動再激烈,我表面上卻和沒事人一樣,只是平靜地敲下了五個字——「封面好看呀」。

可是,編輯也有編輯最後的倔強,握緊雙手絕對不放。再三思考後,我決定用文字來反駁。(鑒於同事也提到了我的大兒子《太空全書》,那我就兩本書一起展開講講了。)

理由一:不同的書,有不同的「書設」

當今人世,成也人設,敗也人設。

書界也如此。

《太空全書》和《行星全書》就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書設」,說白了就是定位。

咱們先好好說說書名。

我以為這兩本的書名已經夠直白了,科普嘛,要的就是通俗易懂。

按字面意思理解,《太空全書》就是指太空里的那些事兒,從地球到太陽系,到銀河系,再到河外星系……《行星全書》呢?則是詳細說說八大行星的前世今生,再稍帶手講一下會比心的冥王星,畢竟它曾經也是行星家族的一員。

因此,這兩本書的「書設」很明顯,《太空全書》是一家之主,是全局,是一個面;而《行星全書》則是家族裡受寵的長子,是部分,是一個基本點。

如果說《太空全書》的封面走的是高端大氣上檔次路線(畢竟宇宙那麼大個家族,聽起來就很酷炫),那麼《行星全書》則是低調奢華有內涵style(只想做一個默默無聞但實力超強的宇二代)。

理由二不同的書,有不同的「書生」

你選擇走哪條路,決定了你會擁有什麼樣的人生。

「書生」也一樣,各有不同。

展開講講這兩本書的內容。

《太空全書》從地面觀測,到進入太空、飛向深空;從地球出發,到太陽系、銀河系之外的宇宙;從小行星、彗星和行星,到恆星、星系和星雲;從可觀測的宇宙,到看不見的黑洞、暗物質和暗能量,幾乎無所不包。跟隨這本書,你就相當於來了一場瑰麗奇幻的太空之旅。

隨便拉幾張圖出來都是大場面:

不同於《太空全書》的廣博宏大,《行星全書》則「專一」多了,專註掰扯「行星」,堪稱NASA行星探索簡史。

你會看到水星的北極有冰:

水星上發現冰,是不是意味著有可能孕育生命呢?

你會看到金星表面像薄煎餅一樣的艾斯特拉區:

金星上會發生火山噴發,像「薄煎餅」一樣的圓形區域是沉積了厚厚的熔岩的熔岩池冷卻之後形成的。

你會目睹人類第一次從月球上看到地球的樣子:

這張照片是 1966 年月球軌道器1號拍攝的,2015年的「月球軌道照片恢復項目」對照片進行了重新修復和修正。

你會看到首選移民星球——火星的全貌:

這張照片是由海盜 1號軌道飛船 2003 年拍攝的一系列火星圖像合成的。

你會讚歎木星表面的風暴怎麼會如此壯麗:

木星上的大紅斑,實際上是一個持續颳了300年的大風暴,風暴比地球還大。

你會為土星上神秘的六邊形旋渦感到震驚:

這張照片是卡西尼號於 2014 年拍攝的。土星寬闊扁平的星環,就像警長的帽檐。

你會發現天王星的星環非常稀薄:

這張照片是凱克天文台通過紅外透鏡拍攝的,揭示了天王星星環上很多肉眼不可見的細節。

你還會看見與木星的「大紅斑」類似的海王星「大黑斑」:

海王星正中央就是著名的「大黑斑」,這個巨型風暴內部幾乎是無雲的。

理由三:但行好事,莫問前程。賣得不好?不存在的!

龍應台在《目送》里寫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編輯和書的緣分,也是一次又一次的「目送」。

這兩本書都是經歷了「十月懷胎」,好不容易才「生」下來的——從選題、組稿、審稿、加工、印製到上市,每一個環節都經歷了數月的時間,有很多人為它們付出了心血。

(小編手機里的一張舊圖,攝像大哥為了把書拍好看點,也是委屈了肚子)

作為「母親」的小編我,希望每一本書都能在「書生」的路上,走遠一些、再遠一些。

貼心提醒:真的不要惹編輯,一言不合,他就會用文字「砸」你噢!

噢,對了,宇宙家族增添了一位新成員——《星座全書》,全天88星座及其他天體野外觀測圖鑑——了解星座,這一本就夠了!獻給喜愛仰望星空的每一個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紫圖圖書 的精彩文章:

仰望星空,為生命賦予不一樣的意義
中年少女章子怡告訴你,優雅女人必備的十個習慣

TAG:北京紫圖圖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