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歷史:從古至今戰俘為何不集體反抗?背後的原因發人深省
從古至今,各朝各代的更迭都少不了戰爭的存在,彷彿只有「戰爭」才能讓人類不斷進步。戰爭不可避免會產生勝者與敗者,而失敗的一方往往會成為戰俘。
提起戰俘我們總能想到他們被屠殺,生而為人,我們都會在想,他們難道不會反抗一下嗎?就算活下來一部分人也是好的,但是,戰俘好像就是一群不會反抗的人。難道是戰爭的失敗造成了他們這個樣子的嗎。不可否認,戰爭的失敗佔了一部分原因,但更大的一部分原因是源自於戰俘的心理。
現在的很多人都沒有經歷過戰爭,更別說戰俘經歷了,受現代電視劇的誤導,很多人都會說「若是我當了戰俘,被屠殺時我就裝死逃過一劫」。其實這是典型的僥倖心理,僥倖心理也是戰俘不反抗的原因之一。
戰爭過後先成為戰俘,再到被屠殺,所有人肯定都是頭一遭,難免會對屠殺的過程產生僥倖。但事實並非如此,勝利的一方往往會以射殺戰俘為快,當戰俘被不斷射殺,尚且生存的戰俘發現躲不過去時,便會滿心絕望與恐懼,也就忘記反抗了。
被當做戰俘存在的人,往往是被失敗的一方拋棄的人,他們在不斷的戰爭中,早已失去了對生的希望,最強大的後盾已經棄他們而去,反抗也就變得奢望了。
成為戰俘的人,往往是成群結隊在一起,很難肯定他們之中就沒有敢於起來反抗的人,但即便是有,也是以個人失敗告終。我們沒有聽到過有關戰俘反抗的消息,不能代表沒有人反抗過,只能說,在戰俘這個群體里,反抗者沒有得到支持,卻得到了被勝利一方「殺雞儆猴」的嚴懲。
在戰俘人員的眼中,不反抗是死,反抗會死的很慘。在現實中所看的景象中,所有人都選擇了前者。戰俘們在最初被捕時,也許會存在反抗心理,但當經歷過打壓,所有人都順命而為之時,反抗早已被拋到了腦後。
對於戰俘,也許會有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但當真正的了解過戰俘的困境之後,才知道,戰俘的反抗面臨著諸多的問題,面對戰俘不反抗的原因,你又是怎麼看的呢?


※美國人到底有沒有登上月球?專家說星條旗在月球上飄的不對
※揭秘:兩千年前的他是現代人穿越回去的?專家:他首推廉租房
TAG:歷史大爆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