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入「日軍」手中的「中國戰俘」,悲慘命運,被日本人當成了訓練的工具
二戰發生到今天為止,美國對被日本的俘虜的經歷念念不忘,甚至出版了好多書來譴責日本對戰俘的虐待,可想,虐待的嚴重程度,於是,就有人提出:在二戰期間日本俘虜的美軍很少,就受到了如此虐待,可想中國那麼多的戰俘又會受到怎樣非人的虐待。
和美國比較,日本最早侵略的國家是中國,而且,也是被日本傷害最重的。我國軍事實力不如日本,因此在盧溝橋事變後,中國軍隊就開始了與日軍無休止的戰爭,儘管我國的武器和軍人的素質與日本有很大差距,在戰鬥中我國軍隊戰鬥實力也不如日方,所以失敗了,除了戰死,就是成為俘虜。
可是,中日戰爭持續時間很長,但是最後的統計數據顯示中我國的戰俘卻遠遠比不上戰爭的殘忍度
所以,這個統計數據是嚴重不足的,這可能與我國的傳統文化有一定的關係,我國從古到今都奉養儒家學說,對俘虜這個身份是鄙視的,所以,就一直隱瞞自己戰中俘虜人數一方面;也有一方面原因是因為日本沒有按照相關法案來對戰俘進行登記,從而使一大批戰俘就此消失。
經過參考其他類似戰爭,可以大致估計被日本俘虜的人至少也超過百萬人,這是讓人感覺心痛的,那些為了國家勇往直前的人犧牲了自己,卻就此被忽略,這是何等的殘忍。
在日本文化中有一個非常殘忍甚至是野蠻的制度,那就是戰爭勝利後,勝利者可以隨意處置戰俘,所以屠殺戰俘很普遍,每次戰役之後,最先被屠殺的是傷殘者,因為這些人會浪費食物和藥物,這就是我們為什麼看到的戰俘沒有傷兵的原因。
而那些頑強抵抗,意志堅強的軍人,則是日軍首要屠殺的對象,因為這些人都有崇高的使命感,所以會用儘力氣去反抗,這樣對日軍是不利的,因此日軍對這些人是深惡痛絕的
除此之外,日軍還有的一個傳統就是恐嚇屠殺,目的就是為了摧毀我軍的意志力和戰鬥力,在重要政治區,日本人就大肆恐嚇以及屠殺戰俘,以此來造成恐慌,很多人因此就舉手投降,是日本的陰謀得逞。
如果中國戰俘沒有被殺死,那麼就會被送進日軍的集中營,這些集中營在全國各地都有,而這些戰俘在前往集中營的路上就被束縛了雙腳,在路上通常沒有食物和是水,還會被日軍殘暴的折磨,有的甚至會被打死。
有的可以勉強活下來,到了那裡後,死亡的陰影又會籠罩著他們,據一個老兵戰俘回憶說,1000多人被俘一周都沒有水和食物,之後命令集合,只有400人走了出來,而剩下的則被炸塌洞口,遭到活埋
而在大城市的集中營里,戰俘的生存條件也很艱苦,一天吃不飽,吃飯的工具也是撿的,衣服也不能禦寒,只能把有布的東西圍在身上,還要進行高強度的體力勞動,生病也沒有醫生,所以戰俘會大批大批死亡,戰俘還有的作用是日軍的訓練品,讓新兵練刺殺,練習殺人膽量,這也是戰俘死亡的另一個原因。
在戰爭中,女性軍人被俘後,會遭受更加殘忍的折磨,有的被侮辱後殺害,還有的則被當成了慰安婦,使她們的心靈和身體都遭受傷害,這些可憐的女軍人活下來的很少。
除此之外,日軍還驅趕戰俘去礦山,工廠以及其他地方做工,不給吃不給喝,這些戰俘很快就體力不支,倒下了。
到底有多少戰俘在日軍手裡喪命,我們無從得知,但是我們要牢記恥辱,不辱使命,這些戰俘都是我們應該紀念和尊重的,因為他們使我們前進,努力。


※抗戰時期發生在老君台的「靈異事件」,日本鬼子連續幾發炮彈都成了啞彈
※杜月笙為什麼在戴笠去世後,說自己也完蛋了?
TAG:史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