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申遺,超越三星堆,中華文化將逾5300年
文史
02-07
近日,中國「良渚古城遺址」作為2019年世界文化遺產申報項目,被中國提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四川三星堆文明的發現,已經讓中華5000年文明的說法,開始被國際社會接受,良渚文明如果被承認,這一說法將不再有人懷疑。
良渚古城復原圖
良渚文化距今5300年,比夏代更遠,長期以來,是中華5000年文明的有力證據之一。它發現了玉琮和玉鉞等禮器,發現數個連續的文字元號,有大型人工排水和灌溉系統,人工種植的稻米,以及1600平方米的祭祀遺迹。
玉琮 禮器
另外,良渚遺址還發現了大量階級分明的墓葬,以及總面積200多萬平方米古城,古城已具備城市的基本特徵,分貴族區、作坊區和平民居住區。
玉鉞
傳統的文明三要素是「國家、金屬工具、文字」,良渚文化暫時沒發現金屬工具,但有玉制禮器。我們認為,玉文化是更高級文化,製作難度和象徵意義絕不低於青銅。目前,但這一說法有待世界考古界達成共識。
良渚先民生活場景
一直不理解,中國為什麼在世界考古界沒有話語權? 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連續幾千年不間斷文明,卻在努力爭取一些新興國家的肯定……
良渚文化遺址
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智人生活遺迹中國最早,距今10萬年。賈湖骨笛證明中國8000年前懂音樂,河姆渡文化遺址證明中國7000多年前,已經開始有規模地人工種植水稻,我相信,華夏文明一定有更早的起源。


※日本收藏的3大中國文物,全部為國寶,其中1件證實其尷尬歷史
TAG:微觀地球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