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馬召非物質文化遺產

馬召非物質文化遺產

西里和尚度柳翠

《西里和尚度柳翠》源於馬召鎮紀家村,紀家村人傑地靈,非物質文化遺產門類繁多,尤以《西里和尚度柳翠》歷史悠久,觀眾看後會得到無盡的樂趣和藝術享受。《西里和尚度柳翠》是以大頭娃這種民間啞劇形式,在逢年過節時表演。據老藝人講,故事發生在乾隆元年(1711年),本村有一座老佛爺廟,廟內有一老一少兩個和尚,老和尚法號「西里」,60多歲,腐子,修行50年。一日,天上神仙下凡,變成年輕少婦「柳睪」,走親戚回家路上,忽然風雨大作,不能回家,無奈在廟中借宿,進廟後肚疼不止,戰戰兢兢,呼喊腹痛不已,讓老和尚給她揉肚子。老和尚懾於戒律,不便答應,怎奈少婦苦苦哀求,老和尚見少婦痛苦不堪,心想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便摒棄了男女授受不親的規矩,毅然為少婦揉了肚子,又依其要求,暖了肚皮。接著少婦又挑逗西里和尚作雲雨之事,老和尚禪心未動,堅決拒絕。柳翠得知老和尚六根清凈,不染紅塵,遂用手指撣了老和尚的瘸腿,剎時老和尚的瘸腿不飄了,神仙「柳翠」遂現了真身。老和尚感激涕零,老和尚興高采

烈,從此到處化緣,積攢銀兩,籌備修建老佛爺廟。咸豐十年(1841年),人們為紀念老和尚的功德,在周邊村親的資助下,修建了老佛爺廟。從此西里和尚度柳翠的故事被人們一直傳誦至今。

《熨斗村曲子》

《熨斗村曲子》是周至縣馬召鎮熨斗村傳統民間曲子,是周至地區較有特色的民間曲藝,在周至縣民間藝術中占重要的地位,其歷史悠久,經歷了隋、唐、元、明、清、民國及新中國成立至今,傳承45代,大約1400多年《熨斗村曲子》表演形式靈活輕便,一般十來個人即可。它所使用的樂器有三弦、二胡,笛子,打擊樂器有四頁瓦、鍾、尖板,滿唱中一唱眾合,情緒活躍,引人入勝,演出的代表作有「五更鳥」,」六月花」,「農家樂」、「林英著五更」、「算卦」,「十愛財」、「十不拘等,。現在,演出人員已發展20多人。2008年9月,《熨斗曲子》參加「陝西省首屆農民戲劇節」演出,獲一等獎;2008年10月,全國政協常委程世娥帶領考察團50多人來周至考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情況。當考察團觀看《熨斗村曲子》演出的原生態鄉土曲目《五更鳥》時,掌聲不斷,讚不絕口。2008年10月下旬,省文化廳蔣副廳長來我縣點名觀看了《熨斗村曲子》,對《熨斗村曲子》原生態、鄉土味的

演出讚揚有加,對《熨斗村曲子》在活躍農村文化生活方面所做的貢獻給予了肯定。2008年11月,縣政府為歡迎省、市創衛辦前來檢查指導工作,特邀請《熨斗村曲子》在樓觀台助興演出,受到省、市領導好評。

《周至竹馬》

竹馬起源於唐朝,相傳唐太宗李世民大戰尉遲恭,凱旋慶典之時,以身強力壯、步伐敏捷的壯漢扮演牛斗虎為先鋒,以少年扮做戰馬,以少女扮做遊子,慶祝勝利,以娛軍民,繼而流傳民間,形成傳統。每逢歲時都要耍竹馬社火等民俗活動迎神祛邪,以求村舍安寧。周至竹馬隊遍及縣域內大的村堡,計有百餘家,但以馬召鎮富饒西村和湧泉村的竹馬錶演最具特色。據富饒西村老人傳,竹馬傳入富饒西村於康熙年間,當時有個姓李的專管文娛的朝庭官員,與本村張家有親戚關係,便將竹馬引入本村。

竹馬是用竹篾扎製成馬形,紙糊彩繪,再以白布條做圍裙的道具,表演時由兒童套在身上做戰馬狀。竹馬一般在晚上表演,首先以百面鑼鼓開場,以烘托氣氛。入口處只見火光一閃,一人托著一個牛

頭道具衝進場地,左拱右突,繞場一周,群眾向後退讓,俗稱打場。馬號吹響,禮花四起,竹馬在中

鼓、堂鼓、鑼、鈸等打擊樂器急促的節奏聲中入場,引馬人手持馬鞭,引導十幾名身套竹馬,穿著古

時戰袍,背插令旗,戴銅馬鈴的少年扮作戰馬一-入場,繞場一周後,隨著引馬人馬鞭的指揮,竹馬時兒徐行、時丿兒賓士、時兒跳躍,根據引馬人的指揮變換陣形和套路。富饒西村的竹馬陣形和套路豐

富多變,稱為:單掏、雙掏、剪子鼓、百馬分鬃、三齊王亂點兵、蛇蛻殼、纏四柱、纏八柱、小鑽翻、大鑽翻、跑列叉、羊羔遺屎、鴿子旋窩等。其中跑竹篾子很有特色,引馬者手持八根二丈長的細竹篾,竹篾的另一端分別發給騎馬者手中,四馬逆時針方向急馳,一時馬嘶旗飛,八根竹篾子快速飛旋,不亂不散,觀眾眼花繚亂,為之驚奇。竹馬錶演完畢出場後,剩下最後一匹馬(通常是年齡最小的表演者)突然勒馬,以最快的速度,逆時針繞場一周,以謝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至街頭巷尾 的精彩文章:

暢想馬召一日游

TAG:周至街頭巷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