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文韻揚州——漢廣陵王

文韻揚州——漢廣陵王

文韻揚州——漢廣陵王

(文:劉永春)

揚州,早在《尚書?禹貢》時,即為天下九州之一。春秋時稱邗,戰國時稱廣陵,西漢時稱江都國、廣陵國,東漢時稱廣陵郡……到了唐朝,揚州的名子方趨穩定。只是疆域比現在大得多,包括今江蘇、安徽、上海、浙江一部、江西一部,是當時全國最富庶的地方之一。

而漢廣陵王劉胥呢,是漢朝開國皇帝劉邦之曾孫、漢武帝之四子,也是在揚州被委以重任的漢十二位廣陵王之一。他在其曾祖輩劉賈、祖輩劉濞、叔輩劉非、同輩劉建之後,才接手史稱廣陵國的揚州。這裡需要解釋一下,先於他管理揚州的祖輩叔輩皆不是他的親祖父親叔父。也就是說,漢姓天下為王為國不是世襲制,而是任命制。大凡帝王者皆得一個心病,絕不任由家族威望在一個地方無度膨脹,其惡果直接威脅到中央的統治。所以說,劉賈、劉濞僅坐史稱荊國、吳國的揚州一代君王,即雙雙遭遇天災人禍,拱手讓與他人,結束了荊國、吳國曇花一現的命運;爾後的劉非、劉建雖屬父子關係,卻管理史稱江都國的揚州時間極短,僅維持一代多點,再也未見曇花二現;到了劉胥被史稱廣陵國七名廣陵王之中,他的家族捍衛世襲制的地位稍長,而到了第八位也不得不易位,可見,漢朝對劉姓封屬國管治尤其謹慎。不過呢,變更花式多樣,有的反叛被誅殺,有的戰死被中止,有的因故被取締,有的……而過多的,還是中央帝王換主被分流被換位。

當初,劉邦從相羽手中奪取了江山,對於相羽而言,劉邦的確有過人之處。可劉邦也許心知肚明,他自己之所以能從相羽手中奪取了江山,是因為離不開中軍帳里蕭何、張良、韓信等一干人馬的輔佐。論功者行賞,得天下者封王,實屬開國君王的慣用手法。劉邦也無例外。韓信最早被劉邦封為齊王,同年劉邦又封英布為淮南王,次年劉邦再啟金口封彭越為梁王,從封異姓為王始到斬盡殺絕止,劉邦共冊封七人。全出於劉邦的本意嗎?未必。全出於劉邦的無奈嗎?也未必。劉邦得了天下,論功勞蕭何最大,授予他宰相實屬名歸。蕭何就是蕭何,擁有宰相的肚量與水平,在爭江山與治江山的征途上,他始終擺正自己是服務於劉家的一名勤務員。特別是治天下比爭天下更容易腦袋落地的血腥博弈中,他的一生還贏得了圓滿,偉人也。功勞次之的張良,兼容軍事家與政治家的頭腦於一身,什麼時候進退把握得特有分寸,可謂精確到微米、納米,所以他的一生雖與蕭何贏得圓滿的途徑殊途,但總歸贏得了同歸的目的。說實話,張良為了永恆地保住其性命,極早地遠離了吞併他性命的政治漩渦,高人也。連自己卿卿小命都保全不了,這些人的人生就是失敗的人生。七位封王者,個個不是等閑之輩,實屬開國元勛之序列。可他們也犯了勇者過剩謀者慎微的通病,即打江山成了超人,坐江山成了痴呆。其中,五位在世者同因謀反罪名遭滅門。萬幸哪,另外兩位因病去世免遭滅門之災,其兒孫從此卻被剝奪了王位的權利。

尋找各種借口,終於剪除了異姓王分治國家的局面,但漢高祖以及漢文帝、漢景帝等漢朝諸帝王並未由此高枕無憂,而是內 耗大量精力來清除與削弱同姓王圖謀不軌的事端,所以誅殺、終止、取締與分流、換位貫穿於漢王朝整個統治過程,才有了揚州漢十二位廣陵王你唱罷來我登場的折騰。退一步說,劉邦作為一國之帝王,怎麼忍心把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一大半大好河山讓與他人呢,又怎麼不絞盡腦汁來冊封自己的親生兒子呢?望著一個個年幼的兒子,一年半載恐怕無有期望,劉邦內心有幾多苦澀湧上心頭,尋思:採用次中選優的辦法,冊封大侄子們為王吧。往後,權誼之計的詬病逐漸顯現——殃及了國家的統治根基。

因我喜愛遊山玩水,更喜愛尋訪歷史遺迹,腳一觸摸揚州,除了遊覽「瘦西湖」「個園」「何園」外,姐姐還特地介紹我到剛落成不久的「漢廣陵墓」 博物館參觀。漢廣陵墓博物館 ,又稱漢陵苑。可能是「漢廣陵墓」在揚州歷史上所佔據的文化地位,也可能是在中國歷史長河中曾是我們劉姓家族坐江山而冊封的分屬國(地位僅次於帝王),因此說不管出自何種因素,我都要親自前往探究。其實,原來的漢陵苑和時下的漢廣陵墓博物館還是有所區別的。前者是以漢陵王苑為主,而後者呢,除了擁有漢陵王苑外,還建有氣勢恢宏的介紹幾代幾任漢家子弟在揚州為王的博物館。

若依更換家族為代來化分,漢王朝在揚州共存在五代封屬國:第一代荊國,第二代吳國,第三代江都國,第四代廣陵國,第五代廣陵郡。第一代劉賈首任荊國王,其地位很高。他是以劉邦同輩身份在揚州為王,更加令人敬重。據記載,劉賈與劉邦同姓不同宗。原先劉賈是與相羽一道揭竿而起反抗秦王朝,後來在劉邦氣勢低落困於四川,識時務者皆敬而遠時,劉賈轉而投靠了劉邦,劉邦很受感動。當然了,劉賈也不是平庸無輩,在楚漢相爭中為劉邦立下了汗馬功勞。不然的話,劉邦不會把這麼重要之地封授給他。很是可惜,劉賈在奉劉邦之命鎮壓英布反叛中戰死。劉邦在十分痛惜的同時,也在吸取異姓王叛亂的教訓,藉機廢掉了荊國番號,立馬改封大侄子劉濞為揚州首任吳國王。

剛開始,這位大侄子劉濞特別領情於自家三爺劉邦,很是勤勉地在治理吳國,當上交稅金他加倍並提前上交,當出兵為國分憂他又提前出兵並沖在最前面,只至劉邦駕鶴西遊尚未流露出半點二心。一件事情的發生,改寫了劉濞的人生,從至親變為世仇。那是文帝執政初期,劉濞的兒子在與太子下棋時被太子打死。事前文帝可能不知道,事後知道又晚了。劉濞一聽非常惱火,根本聽不進去文帝的解釋,當出力不出力,當出兵不出兵,甚至定期上朝彙報情況都稱病不去。文帝認為劉濞在和自己嘔氣。一些大臣看不下去,提出懲戒劉濞,文帝始終站在劉濞一邊擋過去,畢竟人家因自家死了兒子。就此,文帝在位雙方矛盾還有調和的餘地。自從文帝去世太子景帝繼位,情況發生了質的變化,雙方矛盾失去了調和的餘地,且促使彪悍勇猛的劉濞本性噴發,選擇走險棋走極端,聯合吳楚七國公開與景帝叫板,終於春夢未真被絞殺。第二個漢分屬國——吳國在揚州消失。

景帝年僅十五歲的兒子劉非取代劉濞任漢揚州江都國國君。劉非是漢揚州史上可憐幾位得以善終性人物。其主要原因,他受思想家、政治家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影響。好人並非好命,劉非四十齣頭一命歸西。一國不能一時無主。漢武帝封劉非之子劉建為揚州江都國第二代國王。這位劉建,與其父相比除了腐化墮落 外,還不知深淺,揚言謀反,結果在位六年,成為江都國亡國亡命之君。

漢武帝氣憤親侄子劉建不爭氣之餘,改漢揚州江都國為廣陵國,任命自己的第四子劉胥為第一任國君。劉胥一心想在廣陵國有所作為,為自己在競爭太子位置中撈得足夠資本。漢武帝氣勢非凡,往往是不按常規出牌,不但使一大群哥們希望落空,還立最小幼弟為太子,氣得劉胥在揚州差點吐血。對此,劉胥毫無辦法,請來巫婆設祭壇咒罵昭帝,來得到心中些許寬慰。事有巧合,昭帝果真在劉胥的咒罵中死去。劉胥對巫婆將信將疑。接著劉賀應召進京做了皇帝,聞之,劉胥內心還是不平,繼續在揚州設祭壇請巫婆咒罵,二十多天過去,奇蹟發生,劉賀被廢。劉胥對巫婆深信不疑。到了宣帝繼位,劉胥咒罵皇帝的傳聞屬實,宣帝下旨賜劉胥懸樑自盡。劉胥自盡後,宣帝覺得理虧,按照封王級別下葬,還繼續封劉胥之子劉霸為第二任漢揚州廣陵王。如果劉胥不按照王候級別下葬,今天在揚州的「漢廣陵王墓」就是另一番貌面——荒草凄凄。

大漢王朝自漢武帝起,好像是人由青年走向中年,呈現成熟的徵兆,即有志而有為者頗豐。揚州廣陵國自劉霸以後,繼承者劉意、劉護、劉守……到了後漢的第十二位廣陵候國劉元賽,也走完他後續者守土為國為民的一生。不過,在這裡強調三點:

其一,漢揚州受封的十二位廣陵國王候,為漢代以廣陵城為中心,發展出繁榮的區域文化,可謂揚州文化發展的第一個高潮。另外,對推動漢朝揚州的政治、經濟、科技等方面發展繁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其二,揚州天居山漢劉胥墓和其王后墓均為「黃腸題湊」,是兩座全國罕見的漢代諸侯王陵,為研究漢代喪葬禮儀、職官制度、木作工藝,書法藝術等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迄今為止,在全國出土的十餘座同類型墓葬中,揚州漢劉胥夫婦合葬墓是規模最大、結構最複雜、用料最考究、製作最精良、保存最完整的「黃腸題湊」式棺槨墓的典型代表。其中劉胥棺木室長13米多,寬11米,通高4.5米,光棺槨就用金絲楠木450多立方米。劉胥夫人棺用楠木與其夫相當。金絲楠木價格與黃金等價。

其三,公主劉細君,漢江都國第二代廣陵王劉建的女兒,揚州美女。她與其父作為恰恰相反。人人皆知唐昭君出塞,卻很少有人知道漢揚州廣陵公主劉絲君遠嫁塞外。雄才大略的漢武帝,為聯烏抗匈、鞏固邊疆,決定派劉細君出嫁烏孫。一紙詔書到了廣陵,封劉細君為江都國公主,遠嫁烏孫昆莫王為妻。劉細君遠嫁,開創了漢朝與烏孫國人民世代友好的千秋偉業。

凡是華夏兒女都自豪中華五千年燦爛文明。到了我們這一代,自信這些燦爛文明不但會繼承,而且會光大。如同大漢王朝的燦爛文明,像播撒在全國各地的粒粒珍珠——廣陵王國似的——熠熠生輝!因為,

中華民族是善於創造、傳承燦爛文明的民族。

落筆於2018年2月4日賢官中小宿舍樓

劉永春:江蘇省詩詞協會會員,《新城文學》副主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想喝一杯 的精彩文章:

民間故事:二百五傳奇
民間故事:黃二葬母,三年前百桌酒席無人吃,三年後再辦吃了三百桌

TAG:想喝一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