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老謀子 司馬懿—生涯終章,依然笑看風雲

老謀子 司馬懿—生涯終章,依然笑看風雲

1

高瞻遠矚,才能站穩腳跟

導讀

坐上託孤大臣的寶座,司馬懿已然是曹魏當之無愧的元老級人物。當皇帝給他的賞賜無以復加,當江山近在咫尺,年邁的他開始為子孫鋪好光明大道:這條路本該自己走,但有些事還是要留給後世的人去做。

曹丕五月離世,孫權八月就帶領大軍圍困江夏。滿朝文武群情激奮,紛紛請戰救援。但是曹叡不決定出兵。司馬懿對於這位年輕的新帝刮目相看。後孫權再犯入寇襄陽,曹瑞果斷命令司馬懿還擊。這是司馬懿有生之年的處女戰,他小試牛刀打了個漂亮仗,年底就被晉陞為鏢旗大將軍,屯駐在曹魏南方戰區的大本營宛城,成為軍界的第三號人物。

此時離開蜀漢許久的孟達突然回歸,諸葛亮讓孟達的好友李嚴出面請回孟達,最後用計謀借司馬懿的刀除掉了孟達。之後,諸葛亮決定親師北伐,早在一年前,他就悄悄帶了大軍北駐漢中。因為蜀軍「拖不起、輸不起」,所以他拒絕了魏延風險極高的子午谷奇謀。事實證明,這可能是諸葛亮最可能成功的一次機會。

此刻的司馬懿,還沒有與蜀漢交過手,相比起陌生的山地作戰,他對攻打吳國更有心得。所以他獻計攻吳,在攻打的過程中,曹休因為強攻讓司馬懿感到不快。後來,曹休被孫權和陸遜玩得團團轉,狼狽地逃回魏國,最終氣死而亡。這一結果也讓司馬懿終於有機會和夢寐以求的對手諸葛亮在沙場上一決雌雄。

接下來的陳倉之戰,絕對是三國頂尖兵器展覽。諸葛亮帶領的蜀兵,絕對是當時全球擁有最高科技裝備的軍隊。雲梯、衝車、火箭、井闌……這些精良且殺傷力巨大的兵器是曹魏士兵所沒有見過的,加上層出不窮的攻城方法,曹魏大將郝昭幾乎快要黔驢技窮。但在此絕境,後方派來了援軍,讓諸葛亮的這次北伐再一次失敗了。在曹魏一方,年僅三十八歲的郝昭去世,曹真升任大司馬,司馬懿也從鏢旗大將軍晉陞為大將軍,成為了曹魏軍界當之無愧的二號人物。之後,曹真提出伐蜀計劃最終結果是費曜、郭淮慘敗,曹真全面撤退。曹真回國後羞赧難當,並與第二年三月病逝。這下,曹丕時代上位的曹魏軍界四大巨頭,只剩下司馬懿一人了。

2

誰才是真正的天下第一人

司馬懿身在宛城,整整三年沒有正經打仗,他期待諸葛亮的新動作。諸葛亮果然來了,他啟用了他的最新發明——木牛,並招誘了鮮卑族的首領軻比能,從側翼給草為製造威脅,他自己則率領大軍圍困曹魏西部軍事重鎮——祁山。

眼看著前線越來越近,存糧越來越少,此時郭淮找到羌胡的首領請求每家出些糧食幫助朝廷渡過難關。司馬懿抵達前線,留費曜、戴陵和四千幾精兵,配合郭淮的雍州兵把守產麥區,自己率主力部隊前來救援祁山。諸葛亮調兵遣將,就將費曜的四千軍隊解決掉了,解決完了之後,諸葛亮便下令讓蜀漢士兵割麥屯糧。這種以逸待勞的方式讓自己軍隊可能疲於奔命的司馬懿充滿警覺,於是他下令三軍將士在山下安營紮寨,進行休整。

面對司馬懿主力軍休整的大營選址,諸葛亮開始沒了把握,他先派出士兵叫罵請戰,而司馬懿無動於衷。司馬懿叫來部將牛金,帶一隊輕騎兵,騷擾割麥的蜀軍,收效甚佳。諸葛亮舉兵回撤,司馬懿則令三軍將士拔營起寨,遠遠跟著蜀軍,若即若離。這在諸葛亮看來,哪裡是「跟」,分明是「逼」。僵持了許久後,司馬懿最終戰得蜀軍撤退。

3

諸葛、司馬之爭,拼的是耐力

在司馬懿勢頭猛進的時候,曹植兩次向曹叡上書。這封信的矛頭直指身為曹魏最高級將領和主要執政者的司馬懿,一語成讖。而司馬懿對於這兩次上書並不知曉。他正在加緊準備與諸葛亮的下一次挑戰。他首先上書曹叡請求遷移冀州的農夫,促進產麥大區上邽的生產;然後他又在京兆、天水、南安設立「監冶謁者」,在這三地大興冶煉業,為鍛造兵器準備了重組的原材料。除此以外,司馬懿利用一年時間興修了成國渠和臨晉陂。

另一方面,諸葛亮也沒有閑著,他調動部隊充實北伐兵力,在黃沙屯勸農休士,派民工增築了漢朝蕭何修建的山河堰。諸葛亮在黃沙屯備戰兩年,覺得時機差不多了,便再次向強大的曹魏發起挑戰,這是他第五次、也是人生最後一次北伐。

第五次北伐,諸葛亮率領十萬蜀軍,兵出斜谷,吳國應約派出十萬人分三路入寇曹魏。而曹魏方面,洛陽的曹叡總攬全局,派出征蜀護軍秦朗領步騎兩萬,增援司馬懿,司馬懿的關中兵團約有十二萬人。這是赤壁之戰以來,三國動員兵力最大的戰役。在這五丈原上,三國的「卧龍」嘆老、無奈,最後在軍中病逝,享年五十四歲。

至此,曹魏的邊疆終於可以獲得片刻的寧靜。

4

姜還是老的辣

GIF

過了一段時間沒有大風大浪的日子,曹叡病危的消息就傳開了。在他生命的最後,他作了最後的人事安排,這個名單里都是曹魏的宗親,上面不存在司馬懿的名字。記錄口諭的劉放、孫資拉攏曹爽做戲後,忽悠曹叡更改聖旨並召回司馬懿。隨著曹叡的離世,朝廷頓時演變成了曹爽、司馬懿分庭抗禮的格局,兩人共同輔佐年幼的曹芳處理政事。司馬懿又回到了朝堂,一場比戰場更兇殘的較量正等待著司馬懿,這一年,司馬懿六十一歲。

曹爽在初期也秉持著韜光養晦的政策,他與司馬懿實為同床異夢。在曹爽不斷拉攏朝臣,划出自己的小圈子的時候,等於把其他人排斥在圈子之外,這些圈外人正是司馬懿的機會。曹爽集團雖然發展迅速,但這個班子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太年輕。中國的政治是「老人政治」,年輕是資本卻不是資歷。於是,曹爽拉攏了與司馬懿年齡相仿的桓范鎮場,讓他作為外援與司馬懿抗衡。

讓司馬懿苦惱的是,他的權力快要被架空了,如果不能重獲權力,就是一個光桿司令。在此時,投機分子孫權看著曹魏朝廷亂成一鍋,便派東吳四大軍界巨頭外加政壇新星傾巢出動,聲勢十分浩大。此時曹爽深知讓司馬懿全勝而歸的危害,但勸阻無果後,只好讓司馬懿前往征戰。這場戰役十分順利地結束了,司馬太傅老當益壯,再次向全國展示了自己的軍事才華,也讓曹爽發現了自己集團的致命漏洞——不懂軍事。

打退了東吳侵略者,司馬懿的官職已經加無可加,他重掌軍權,決定藉此機會進一步擴充自己的勢力。所以他向朝廷請示,請求主管興修芍陂的事務,一邊與司馬懿對峙的曹爽自然開心不已,於是他開始正式推行自己的政治改革大業:他想恢復曹操時代任人為才的雄風,這就要廢棄現在實行的九品官人法。

這無疑觸怒了世族大家的權益,但是司馬懿此時並不作聲,而是在一旁等著自己為一觸即發的暴動點燃導火索。在這之前,司馬懿請纓攻打東吳軍政兩界的超新星——諸葛恪。皖城諸葛恪勢力的存在,成為曹魏帝國的心腹隱患。但諸葛恪深知自己不是對手,便棄城逃遁,司馬懿不戰而勝,下令就地駐紮。駐紮的消息傳到了朝堂之上,有傳言說司馬懿成天玩種田,修水利,怕是要當個農夫了。但是司馬懿對這樣的看法毫不理會。

司馬懿的為臣之道、為人之道概括為八個字,就是:低調做人,高調做事。做人越張揚,便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實事幹得少,根基不穩,容易毀折。曹爽的團隊雖然年輕有想法,卻也敗在年輕二字,他們的政治改革已經把朝中的老臣得罪個遍,個人醜聞頻發,終有一天會露出致命的馬腳。

而此時,曹爽決定討伐蜀漢。這次伐蜀,不僅是為了樹立自己在朝中的威名,還希望藉此機會將軍權收歸宗室。司馬懿原本看穿了曹爽的真正意圖,堅持不讓曹爽出征。最後,曹爽順利帶兵出征,而司馬師被安排擔任中護軍,司馬懿雖然無法親身前往,但是這樣的安排無疑可以讓兒子通風報信,甚至是從中作梗。不僅如此,曹爽還自作聰明戴上了司馬昭,而司馬昭心裡,自然是琢磨著怎樣實現父親的意圖,在曹爽軍中大肆破壞。最終,司馬懿父子裡應外合,曹爽無奈,只能尷尬收兵回歸洛陽都城。

5

要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

被司馬懿父子玩得團團轉的曹爽回到朝堂之上後,心裡非常不爽。在移民事件和安排郭太后出宮兩件事上,他都和司馬懿對著干。

曹爽和司馬懿對著干,他不僅在移民事件找茬,還不顧勸阻安排郭太后出宮。司馬懿清楚,朝廷眼下不是他的容身之處,必須要規避禍端。而此時,司馬懿的夫人張春華因病去世,司馬懿當即以此為由,向朝廷提出辭呈。當然這並不是他真的想辭職,只是藉機韜光養晦。

另一方面,司馬懿走後的曹爽集團可以說是一權獨大,但漏洞也逐一暴露與擴大:集團核心三人組四分五裂,下屬離心離德,集團核心曹爽越來越貪圖享樂。司馬懿卧病在床,「演技」了得,讓曹爽防備之心有所鬆懈。司馬懿趁魏帝曹芳離開洛陽祭掃之際,上奏郭太后,請廢曹爽兄弟,待天子歸朝,又派人上奏章向魏帝陳述曹爽之罪。曹爽兄弟被罷免官職並遭軟禁。

朝堂之外,有一位義女夏侯令女的事迹令人動容。曹爽的堂弟娶了夏侯令女為妻,過門沒幾天以後,這個堂弟便死了。夏侯令女怕父母逼自己再嫁,先是提前以斷髮為信,表示決不再嫁。後父母等她情緒平復後又有讓她再嫁的打算,她抽刀先後削下自己兩隻耳朵和一隻鼻子,對於旁人的費解,夏侯令女這樣解釋道:「仁者不因盛衰而改節,義者不因存亡而變心。曹家之前風光的時候,我尚且要守節,何況如今曹家衰亡,我怎忍心棄之?」據說,司馬懿聽聞夏侯令女的事迹,大為感動,特許夏侯令女領養孩子以繼承曹家香火。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雖然不斷地開始倡導自由,婚姻的定義越來越被弱化為一紙文書。但是,對於感情的忠貞是一直沒有變的,這也是人區別於大部分動物的一大特徵。雖然夏侯令女的行為太過極端,以自殘為守節的手段。但是,她面對曹家日薄西山的態勢卻依舊守節的氣節確是撼動人心的。

6

千秋萬世名,寂寞身後事

249年正月,洛陽北郊,曹爽集團及其無辜的家屬被開刀問斬。朝堂之上,卻是這次行動的表彰大會,司馬懿推卻丞相一職。在朝堂之上,依然有人心懷鬼胎。王凌、令狐愚企圖另立中央,卻被楊康出賣,後來王凌又犯了輕信司馬懿承諾的錯誤,最終將王凌集團夷三族,暴屍三日。

司馬懿幫子孫後代拔完了最後一根刺後,於曹魏嘉平三年(251年)逝世,享年七十三歲。按照司馬懿生前的遺囑,他的遺體被安葬在洛陽東北八十里處的首陽山,不築墳頭,不立墓碑,抱持原有的地形不變。下葬時,司馬懿的遺體穿著平常的衣服,不用任何器皿陪葬。除此之外,司馬懿還有最後一個要求就是,日後司馬家族的任何死者都不得與自己合葬。後來,司馬炎即位,司馬懿被追封為晉宣帝,被視為晉朝的實際奠基者。

縱觀司馬懿七十三年人生歷程,他的個人貢獻是不可低估的。

在政治方面,司馬懿主張緊縮大興土木的資金,用來發展農業;他從寒門中提拔出如鄧艾、王基、州泰等人才;剷除曹爽集團,為子孫篡魏開晉創下絕佳條件。

在經濟方面,他推行軍屯、興修水利,為民造福。

在軍事方面,他平定孟達,智抵西蜀,遠征遼東,是歷史上有名的軍事奇才。

後代對於他的評述層出不窮。清人王鳴盛在談及司馬懿時,說「(司馬懿)少壯則為魏畫篡漢策,及老又為子孫定篡魏策,興亡若置棋,亦可嘆矣」。與「卧龍」、「鳳雛」等飄逸雅緻的綽號不同,司馬懿的外號是令人望而生畏的「冢虎」。在《晉書》的記載中,曹操本就對司馬懿頗有提防,幾次警告曹丕:司馬懿「非人臣」,「必預汝家事」。

這就是司馬懿波瀾壯闊的一生。生逢亂世,普通人若是能求得謀生便已不易,而司馬懿用自己的才、志、謀為自己和後代開闢了一條通天之路,他一生的輝煌榮耀,在洋洋洒洒五千年的中華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為後世人所熟知。

結語

以上就是本書全部的學習內容,通過五天的精讀,我們了解了司馬懿波瀾壯闊的一生,為他的才智與人格魅力欽佩之餘,也領會到閱讀歷史的正確方法。希望各位在以後,享受歷史閱讀之餘,也不要忘了帶著歷史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歷史人物,只有這樣才可以培養我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讓歷史以端正的姿態繼續綿延下去。

【書友互動——思考題】

1.司馬懿死後,住在首陽山附近的獵戶張某人在首陽山不小心來到了司馬懿的墓葬之處。如果他此時掘地翻開墓穴,按照本書的說法,他會發現什麼:(單選)

A.成山的金銀財寶

B.類似於秦始皇兵馬俑一樣的大型墓穴

C.除了司馬懿什麼都沒有

2.曹爽失敗的最主要原因是他出征伐蜀失敗。(判斷)

【答案】

1.C

2.最主要原因是因為曹爽集團內部矛盾重重,分崩離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氏文具禮品 的精彩文章:

向前一步——女性!女性!
老謀子 司馬懿—司馬懿的亂世成功學

TAG:艾氏文具禮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