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親職教育引發的思考

親職教育引發的思考

親職教育引發的思考

parent education

深思

這幾天「北大畢業生拉黑父母」事件持續發酵,引發了人們的關注和思考。父母對子女的教育,一直以來都是很重要的社會課題。畢竟,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國家的未來,如果不能在他們小時候給予合適的教育,很難保證他們不誤入歧途。由此,我們又能想到去年成都強制推行「親職教育」一事。

「親職教育」的概念來自於德國,意思是將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作為一項專業要求極高的職業來看待。一般的親職教育針對未婚青年與已為人父母,為他們提供子女成長、適應與發展有關的知識,增強父母教養子女的技巧與能力,使之成為有效能父母。

「強制親職教育」意味著要強行要求涉案未成年人的父母接受專業的教育指導。強制親職教育系國家公權力強制介入干預家庭監護的一種方式,其目的不僅僅在於提升父母教養子女的技巧與能力,更在於督促監護人切實履行監護教育職責。

教育

當我們讓視線回到「北大畢業生拉黑父母」事件時,我們不難發現,王猛(化名)父母的教育方式的確是存在問題的,在我看來,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忽略了孩子本身所有的人格。

而這個問題,存在於中國許許多多的父母身上。人格是一種具有自我意識和自我控制能力,具有感覺,情感,意志等機能的主體。並且,無論性別、年齡、種族等等條件如何,任何人都是有人格的。可就是有很多父母,認為孩子是自己的附屬品,置孩子的人格於不顧。孩子也是人,也有自己的情感和想法,父母可以給予必要的引導,但不能是控制和強制性的行為做法。之前許多媒體報道過的父母帶孩子隨地大小便的行為,就是忽視孩子人格的典型例子。

眾所周知,這種行為是不講文明的,這是從社會層面來講。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個人層面。一味地縱容這種行為或是不以為意,是對孩子羞恥心的漠視,如果沒有羞恥之心,又如何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呢?人格的另一個重要表現,就是自我意識和自我控制能力,在「北大畢業生拉黑父母」一事中,王猛(化名)父母對其的控制欲的確令人心驚。如若一個人沒有自我意識,不能控制與自己息息相關的諸如生活事宜一類的事情,我們真的能稱這樣的一個人為真正意義上的人嗎?

由此看來,推行親職教育是尤其必要性的。在許多人的眼中,父母彷彿從來都是天生會教育孩子的,但事實卻並不如此。一個又一個觸目驚心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背後,多多少少都與家庭教育的缺失或扭曲相關。不稱職的父母所教育出來的孩子會是如何,想必不用多言。

我們只能希望,越來越多的父母能夠在自己教育孩子的同時,審視自身,改正教育上的錯誤,彌補教育上的缺失。但父母對孩子教育方式和方法的規範,從來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教育路漫漫,願有心之人能不懈上下求索……

- END -

文字阡陌邂逅

編輯檸萌

圖片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從今起,再無聯繫
基於序列到序列模型創造神奇數據產品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