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使用創可貼方法不當,可能會導致截肢
家裡有小朋友的家長都應該學習一下創可貼的正確用法。
曾經有一個新聞,一個4歲小女孩手指受傷以後,奶奶給她貼上創可貼,但是創可貼容易脫落,所以又用橡皮圈纏上了幾圈,好了,創可貼終於固定好了,但是過了兩天,小女孩的手指顏色發黑,感覺麻木,到了醫院以後,醫生診斷為乾性壞疽,只能截肢。
圖片來源於網路
這也是因為一個小傷口,而導致截肢的故事。
今天丁香園發了一篇文章,說醫生竭盡全力接上了3歲小女孩的右手無名指,只為了能讓她長大以後戴上結婚戒指,看了很讓人動容。
而第一個故事的小女孩,卻沒有這樣幸運了,也許等到她戴結婚戒指的時候看到短缺的手指,會黯然神傷。
小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通過肢體的觸摸去了解這個世界,因此受傷總是難免的,而創可貼使用方便,到處可以買得到,經濟實惠,是老百姓心中的「萬能貼」,只要受傷了,好像拿一張創可貼貼上去就好了。
其實使用創可貼,是有適應症和正確方法的,不是每一種傷口都可以使用創可貼。
創可貼的作用是什麼?
創可貼,是人們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種外科用藥。創可貼,又名"止血膏藥",具有止血,護創作用。它是由一條膠布,和中間一小塊浸過藥物的紗布構成。
為了適應各種傷口,使用更加方便,現在創可貼不再是印象中的長條形,而是有各種各樣的形狀。
圖片來源於網路
但是值得強調的是,創可貼的膠布是不透水,不透氣的,因此中間的紗布一般含有殺菌藥物,如:苯扎氯銨,而現在市場上有一些卡通的創可貼,中間的紗布是不含殺菌藥物的,除了好看以外,對傷口沒有什麼好處,並且容易引起感染。
圖片來源於網路
所以大家要選擇安全可靠的創可貼,不要為了美觀去選擇不合格的產品。
GIF
什麼傷口適合使用創可貼?
因為創可貼自身身材的限制,也因為創可貼自身的特性,創可貼只能用於緊急情況,小傷口的止血。
小的傷口表現為:
因為創可貼自身的透氣性並不好,吸水能力也不強,因此容易被血液滲透,而血液是細菌的培養基,不透氣的特性更利於一些厭氧菌的繁殖,不利於傷口自身的修復。
因此,創可貼至少每天換一次,或者有血液滲透到邊緣就要換一次,最多只能使用兩天。
使用創可貼之前的準備
有一些人受傷之後,馬上用創可貼一貼,就以為萬事大吉了,其實在使用創可貼之前,為了預防感染,要先對傷口進行處理。
1、用生理鹽水或清水沖洗傷口
2、確保傷口裡面沒有異物殘留
3、已經用碘伏消毒過傷口
什麼傷口不適合用創可貼?
1、小而深的傷口不能貼
創可貼透氣性差,小而深的傷口更容易引起感染破傷風桿菌等厭氧菌。
2、動物咬的傷口不能貼
動物咬傷的傷口,往往帶有大量細菌,甚至毒液,因此不能貼上創可貼,應該用大量清水沖洗,並及時就醫。
3、感染的傷口不能貼
創可貼透氣性差,並且吸水能力不強,不利於膿液的引流。
4、有異物殘留的傷口不能貼
如果傷口裡有異物,不能自己自行取出來,因為可能取異物的過程中引發出血或者損傷神經血管,加重傷情,因此要去醫院就診。
4、表皮輕微擦傷不需貼
表皮擦傷,不必使用創可貼,只要用碘酒消毒一下,就可以預防感染。
同時對創可貼的膠布、紗布、藥物過敏的人,也不能使用創可貼。
創可貼的正確用法
圖片來源於網路
小兒不建議使用創可貼
小兒的皮膚嬌嫩,一般創可貼的說明書上都會標出,不適用於2歲以下兒童。
另一方面,小孩不會明確表達出自己的疼痛不適,不能及時發現身體的病痛,如果創可貼使用的方法不對,包得過緊,會壓迫血管和神經,出現開篇故事那個小女生一樣的情況——手指壞死。
所以小孩要慎用創可貼。
如果是用其他紗布、膠布包紮的傷口,也要注意不要包得太緊,密切觀察傷口周圍的顏色、溫度,如果傷口周圍的皮膚出現顏色蒼白或發黑,溫度下降,就提示可能已經缺血壞死了。
如果傷口周圍紅腫、疼痛、流膿,就提示傷口感染,不能再用創可貼,需要到醫院及時就醫。
小小的創可貼,也有大大的學問,用對了,可以幫助我們處理小傷口,用錯了,有可能導致截肢。要掌握使用的適應症和正確的使用方法,才能夠避免像文中小女孩這樣的悲劇發生。
·end·
—如果喜歡,快分享給你的朋友們吧—
我們一起愉快的玩耍吧


※「等我有了錢,我就回來和他結婚」
※簡單幾招,改善你的瘢痕問題
TAG:毛毛的小確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