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1984年的漫畫到正在播出的《泰坦歸來》 變形金剛30年來不變的情懷

從1984年的漫畫到正在播出的《泰坦歸來》 變形金剛30年來不變的情懷

「變形金剛」是無數人兒時的回憶,而這部活躍了30多年的作品的背後也是日美兩國協力所誕生的產物,小編今天就簡單的為大家梳理一下這個傳奇系列的誕生。

1970年,TAKARA公司從美國孩之寶買下了孩之寶當家產品《Combat Joe》人形的使用權,並為了適應日本市場將把Combat Joe改頭換面變成了《變身生化人》,之後定名為《微星小超人》。從1982年開始《微星小超人》中開始出現了可以簡單變形為交通工具的機器人,1983年TAKARA推出了名為「微星變形」的分支系列,除了單純的人形態,變形方式也開始越發複雜並涉及變形為各種物品,這便是變形金剛的起源。

之後TAKARA在新玩具系列中將機器人與變形的概念獨立出來,推出了《戴亞克隆》,包括了可變成汽車的「汽車機器人」與可變為恐龍的「恐龍機器人」,其中的設定主要是由Studio Nue的宮武一貴和加藤直之完成的,日後創作出《超時空要塞》等傳奇作品的河森正治,當時還是在筑波大學讀書的學生,以打工的身份參與到了設定工作中。其他還有像荒牧伸志、伊東嶽彥、明貴美陀等現在已是業內大佬級的人物。

之後TAKARA為了更加開拓市場為了進一步開拓市場,也就是更好的賣玩具,找到了在美國有廣大通路的孩之寶尋求合作,TAKARA負責玩具提供,而孩之寶負責銷售策略。1984年,孩之寶選出了《微星小超人》與《戴亞克隆》中的部分商品,正式以《變形金剛》之名引進美國。

(《微星小超人》與《戴亞克隆》)

為了擴大產品的傳播,孩之寶做了兩手準備,一方面委託漫威漫畫為玩具創作漫畫,另一方面請Sunbow Productions製作了卡通影集《變形金剛》在電視台播出。而這部動畫的作畫部分外包,由日本的東映動畫製作,如今機器人動畫的標誌性人物的 漆原智志、大張正己、羽原信義都在當時參與了作畫。這時的孩之寶還為了補充設定需要,向別的日本玩具公司購買了一些變形玩具的版權,如今的震蕩波,大力金剛、天火等為人熟知的角色便是那時才有的。

而如今眾所周知的是,孩之寶獲得了空前的成功,只是在當年(1984年)2月的美國國際玩具展上,還未正式上市的變形金剛就創下了1億美元的批發訂貨紀錄,正式上市後更是在7個月內就賣出了1千萬個變形金剛,佔據樂當時玩具市場的43%,孩之寶順勢在一年內推出了26款變形金剛,「變形金剛」之名從此打響!

而對於中國觀眾來說,則要追溯到1987年,當時中國的電視機年產量超過日本,達到1934萬台,全國電視覆蓋率達到了總人口的73%,電視成為了影響力最大的傳播媒介。孩之寶看到了商機,在1987年年底派兩名市場專員來到上海並將95集《變形金剛》的播映權轉讓給上海電視台,希望能夠打開中國的玩具市場。於是上海音像資料館開始了第一版經典的配音,1988年6月上視版《變形金剛》開始在北上廣三地相繼播出,次年擴大到全國200家城市電視台和部分省級電視台。

自此,《變形金剛》在中國一炮而紅,成為了一代人的集體回憶,此後的諸多續作,包括電影也就不多做贅述了,對於變形金剛的熱愛縱使時間流逝,仍在繼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漫域網 的精彩文章:

永井豪攜《惡魔人》懷舊歸來
這些遊戲,2018年將有續篇出現!

TAG:漫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