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莊子》之大而美,你可是知道?——《莊子·逍遙遊》第1期第1課

《莊子》之大而美,你可是知道?——《莊子·逍遙遊》第1期第1課

莊子其人

《莊子》的課程從這周開始。很多人覺得莊子雲里來霧裡去,歷史書上關於莊子的生平記載也不多,我們只能大體知道他出生在戰國初。從時間上看,他和梁惠王、齊宣王是同一個時期的。

孟子也是這一時期的聖人。有意思的是:莊子評論諸子百家,但它沒有評論過孟子。孟子批評墨家、批評名家,批評了很多家,獨獨沒有批評過道家,沒有批評過莊子。老子和孔子,莊子和孟子,他們彼此之間心照不宣,心心相印,骨子裡有一種很深的懂得。

莊子,姓庄名周,字子休,生宋國睢陽蒙縣。師長桑公子(一曰長桑君,太微天帝君之弟子也,莊子、扁鵲皆從師),受號南華仙人。往上追述,莊子還有一個師傅是老子,雖未謀面,但他私下裡把自己許給老子,追隨老子。

《莊子》其書

《莊子》書分內、外、雜篇,原有五十二篇,然而當時流傳的版本,今已失傳。目前所傳三十三篇,是晉朝郭象整理,裡面的篇目章節與漢代亦有不同。

其中,內篇七篇,外篇十五篇,還有雜篇十一篇。內篇明於理本,外篇語其事迹,雜篇雜明於理事。內篇雖明理本,不無事迹;外篇雖明事迹,甚有妙理。內篇講道理的根本,外篇講事比較多,雜篇有事有理有本。

我們想一想:理和事是截然分開的嗎?很多人說:我不是為了這個事,我就是想講明白這個理。經典的邏輯一以貫之,如果真的不在意這個事,那麼請問理又從何而論?所以,事和理是不分的。如果很想講清那個理,一定是很在意這個事。沒有離開道理的事,也沒有離開事的道理。

讀《莊子》,就是為了幫助我們做一個明事理的人。《莊子》經文比較長,講了很多不同的故事,但都是在反覆說明一個道理。我們就知道做個明理的人真的是多麼重要。

整部《莊子》的特點,就是大而美。我們中華文化也是這個樣子:大而美。《莊子》的大而美,我們從以下四個方面講一講。

宇宙視野

「北冥有魚」,「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北冥」和「南冥」合起來,組成冥冥之間。在冥冥之間,會有什麼事發生?太多了。它會持續地放大我們對於世界邊緣的認識。

經常會聽到有人說:今天遇到了一個很奇怪的人;那人怎麼是那樣的脾氣呀?這只是因為我們對這個世界認識的比較小,也比較少,人家本來就在這個世界天然存在,只是我們不認識而已。在《莊子》中,我們會經常遇到很多奇怪的事,很多奇怪的人。

對世界邊緣的認識,從兩端來說,有比我們知道的小還小的小:「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朝菌從來沒有見過晚上,我們就不能跟它談晚上的事;夏蟲不可語冰,它從來沒有見過冬天,我們就不能跟它談冬天的事。

當然,也還有比我們知道的大還大的大:「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我們離世界的邊緣其實很遠很遠,人處在中間,不管是往上一端,還是往下一端,都很遠。這是對人這種特殊物種的護佑。

但是真的很遠嗎?也不是,我們現在就可以跟著鯤鵬去振翅翱翔,中間連過渡都不需要。至遠而又至近,這就是人可以實現的。為什麼要有這種視野?為什麼要持續地放大對世界邊緣的認識?對話異質文化。面對不同的文化,消解異質文化,一笑泯恩仇。

游心情懷

很多人認為莊子是浪漫的,於是就沒有邊界;儒家是講規矩的,很拘謹,於是就放不開。講規矩和放得開,是在兩端嗎?如果認真地來讀《莊子》,就會發現他特別能守的住,守一定之規。

在冥冥之間,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哪一部分?真的是到「窮髮以北」嗎?窮髮就是不生毛髮,什麼都不長。這個世界最重要的地方是在那個地方嗎?不是。讓我們認識那些地方,是為了幫助我們認識人間。真正的游心情懷,最重要的是游心於天地、人間世。

一個人無所逃於天地之間,於是這天地之間,有兩件事最重要:一件是事親,侍奉父母雙親,不可懈於心,不能有一點的懈怠。「夫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一個孝的人,工作不挑來揀去的,因為要孝養父母。這是有很高境界的人才能做到的事情。

另一件是事君,「夫事其君者,不擇事而安之,忠之盛也。」真正的好幫手,是能敏感的覺知到在這個群體中自己是什麼角色,願意自動補位的人。讀這些話,會覺得莊子太儒家了。儒家,道家,天下本來就是一家。

遇到不願意的事情,怎麼辦?「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不可奈何是這個世界的常態,真的是在不可奈何當中,有一個北冥、南冥。從無奈當中找出一個有奈,才是有真本事的人。

「切夫成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在不得已當中還不失去自己的原則和本分,這真的是好,真的可貴。感謝我們的先哲聖賢留下這麼多美好東西。游心於天地,游心於人間世。

《莊子》還帶領我們游他人的心。惠子說: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你又不是魚,你怎麼知道魚是快樂的。莊子說: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你又不是我,你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快樂呢。

我們有時候有這樣的表達:我覺得宋老師是這樣想的,我認為楊校長是那樣想的。對方可能會說:你又不是我,你怎麼知道我是這樣想的。你又不是我,你怎麼知道我不是這樣想的。所以,真的不能罔測人心,不輕易的去想人家是怎麼想的,大概真相就會呈現,大概是真正的游心。

美感經驗

生命的美感特質,這是《莊子》特別特別顯著的一個方面。整個中華文明文脈,如果系統的來看它的美感特質,在《莊子》這部經典中表現的最淋漓盡致,它真的是美。

裡面有美景: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還有美人: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

還有美的情景劇:孔子游乎緇帷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弟子讀書,孔子弦歌鼓琴。在中國孔子研究院,有一片又一片的竹林,就是取於《莊子》中的這句話。

內聖外王

《莊子》終究的核心還是會聚焦在「內聖外王」。「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水要比較厚,才能游的遠;風要比較大,才能飛的高;土壤要比較肥沃,才能長大樹;根要扎的比較深,才能夠長久。這是最本質的內聖外王之道。

他內聖到:「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全世界的人都稱讚,也沒有飄起來;全世界的人都認為自己不對,如果自己做的對,也並不沮喪,只有內聖外王的人才能做到。

今將圖南,美成在久。做好一切準備之後,只認準一個目標,就是要飛往南方,飛到那個光明的地方,飛到那個溫暖的地方。「黎明即起,讀聖賢書」的口號是:一念恆定,美成在久。它的語碼就是從《莊子》中來的。

我們都準備好,在春節快要來臨的時候讀《莊子》。今將圖南,美成在久。

向上仰望,不切斷和我們祖先的聯繫。

向下紮根,不切斷和一方水土的聯繫。

時間:周一至周五

早上6:00--6:3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黎明即起讀聖賢書 的精彩文章:

心有主,讓生命越來越有厚度——《大學》第3期第9課

TAG:黎明即起讀聖賢書 |